舒城 舒服!——记安徽舒城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舒城 舒服!——记安徽舒城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安徽舒城,被誉为“舒服之城”,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尤为贴切。谈起生态创建,安徽省舒城县环保局局长周家仓说:“舒城地处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优势明显。2007年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8年获得国家级生态县命名,十几年来,生态创建一直在路上。”

舒城是巢湖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丰富,农作物品种560多种,是华东著名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绿色食品供应基地。通过科学谋划,舒城构建了工业“金三角”和生态“绿三角”布局,使山水风光成为城乡建设的天然基调和秀美底色。

舒城对所辖的万佛湖上游110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限制开发利用,严禁在此区域建设涉水污染项目,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打造生态建设“绿三角”。在所辖的万佛湖下游区域打造产业发展“金三角”,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构建生态园区,严格项目准入。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把有限的环境容量配置到最需要发展的区域和行业。

在发展路径上,“金三角”地区,抢抓合肥经济圈建设机遇。一方面围绕合肥主导产业抓配套,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基础设施投资260亿元、产业投资1000亿元的华夏幸福杭埠产业新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立足传统优势产业抓提升,通过集约经营、技术改造、产业链延伸等,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羽绒羽毛、食品加工等产业规模。

“绿三角”地区注重挖掘好、包装好、宣传好舒城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到2020年,建成7万亩名优茶、40万亩油茶、35万亩板栗、5万亩山野菜、7万亩有机鱼养殖基地,把舒城打造成华东地区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园22个和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基地15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45个、有机食品认证7个,跻身安徽蔬菜生产十强县、茶产业十强县。

发挥绿色、红色、古色旅游资源优势,舒城统筹推进万佛山、万佛湖、周瑜城、汤池温泉、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等景点建设,加快旅游业发展,努力打造长三角休闲度假基地。万佛湖入选中国100条游客最喜爱的山水旅游线路,一山一湖一泉一线一古城的旅游布局基本形成,舒服之城、度假胜地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晓天镇方冲村东拜天子峰,北眺望母山,境内有鲢鱼塘和鲢鱼地,有千亩油茶观光园,山水秀美、景色宜人。按照“天子坐拥,鲢鱼戏珠”的设计理念,方冲村坚持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养殖黑毛猪、桂花鸡,发展休闲、观光和体验农业,打造美丽乡村中的精品。随着天子峰休闲度假山庄等农家乐项目的开发,走出了一条进得来、留得下、能体验、有得带的乡村旅游之路。如今,“梳洗打扮”后的方冲村成了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并渐渐成为晓天镇一个新的观光景点。

高峰乡东港村的村民们也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收获了更多获得感。东港村是新四军第四支队纪念馆所在地,2014年,东港村被列为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本着“建设美丽乡村,助推红色旅游发展”的理念,经过规划建设,如今的东港村红瓦白墙、干净整洁,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半山腰,石砌的防洪墙巍然屹立,白天游人如织,夜晚灯火通明。田野里一片葱绿,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联、渠相通,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真正做到了宜居、宜业、宜游。

周家仓说:“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通过将人居、现代农业和田园观光相结合,舒城成功创建了1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7个省级生态乡镇,245个国家、省、市级生态村,34个生态省建设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的改善增加了发展的底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增加了发展的成色,真正走出了一条绿色振兴之路。

舒城 舒服!——记安徽舒城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舒城 舒服!——记安徽舒城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