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有哪些職場禁忌?

阮小虎


初入職場,對職場氛圍和“潛文化”還不大明白,行事時難免左右搖擺,莫名其妙就得罪了人。

多瞭解一些職場禁忌,在職場的前進路上便能少栽跟些頭。比如:

.



.

跟風冒進

所謂“跟風冒進”,指的是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別人指哪就衝哪、別人揮哪就打哪……總之,就是盲信“前輩”,結果成了別人手中的槍。

職場很複雜,如果“前輩”不是自己家的親戚,或者知交故舊,還是不要太過輕信。平時遵照“前輩”吩咐做正常範圍內的工作可以,但切記不要被煽動起來,插手一些不應該自己做的事。

.



.

自以為是

所謂“自以為是”,就是莫名地認為自己能力很強、人品很正、長得很美——尤其是得到“前輩”如此認可的時候。

當胸中滿懷對自己的“信任”,做起事來就會傾向於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當受到“阻擾”時,就會仇恨萬分,認為“千里馬”遇到無眼農夫,英雄無用武之地。

這世上人才很多,在單位也是。保持適度的謙虛,觀察、學習別人的工作、行事方法,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很有好處。

.

.

熱血滿腔

所謂“熱血滿腔”,是指對社會、人生、前途充盈著滿滿的希望的“社會新鮮人”。

要知道,社會不僅存在無數的希望,還有無數的坑和洞,尤其是在職場這個地方。

熱血是好事,只不過一定要用在合適的地方。

熱血出腔之前,不妨先思考思考,打量打量。


也許雜談


01:表達

不要對你對上級說:“我不知道,我不確定,我是新來的不懂”,不要在你的彙報中出現“好像、大概、似乎是”這樣的詞彙。當你不確定的時候請用這樣的話術代替:

“目前關於您說的xxx部分的數據尚在統計,今天下午x點前我會將具體數據發到您的郵箱。”

“這個板塊現在是xxx負責,我會協同配合,相關進度和xxx確認後今天下班前給您準備反饋。”

02:溝通

職場新人不必畏生,無需因為自己的新人身份就不敢說話,不敢溝通。正相反,你需要快速融入團隊。建立良性的人際關係有助於你更好開展你的工作。職場新人本就存在感較弱的群體,更不能在職場“裝聾作啞”。

在工作中,應當多詢問周邊人的意見,尤其是在自己尚且不瞭解的工作。職場新人切忌低頭工作,自作主張。一定要和你的同事和上級保持順暢的溝通,清晰知道對方的訴求,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03:做事

低調做人,踏實做事。剛入職場的階段是學習和蓄力的階段。職場新人第一階段要做到,強執行力,建立上級對你的信任感。

第二步是善於總結和歸納,在工作的過程中對工作現存的流程和方法進行梳理和整合。既能快速熟悉業務,也能更好的完成崗位工作流程化。

第三步是勤思考,讓周遭的人認可你的想法。但注意不要越級彙報,不要過於自我,不宜太過張揚。

04:禮貌

職場新人一定要有新人的姿態,在日常的交往中,有幾個小細節需要特別留意:

  • 要刻意讓自己熟悉同事的名字和長相,避免“一起辦公卻不認識的情況”

  • 養成微笑的習慣

  • 和前輩溝通的時候要使用“您,請教一下,謝謝,麻煩了”這些禮貌用語。

  • 不要隨意議論別人的隱私和八卦

  • 不能在辦公場合隨便非議別人,尤其是“吐槽”別人。


05:交付

儘管過程很重要,但結果更重要。在職場任何一個工作安排都應當有結果交付,否則就不能算工作完成。作為職場新人要對自己的工作目標進行管理,要求自己每一天下班前都能有一定的成果交付。

在彙報和反饋的過程中,應該用結構化表達,先說結果,再說過程,分點說明,邏輯清晰。

讀書才談盡力,工作只看結果。不管你是經驗十足,還是剛進職場的新手,人們都不會為你的任何藉口買單。


彭小六


我已經進入職場很多年了,手底下也有不少剛入職場的95後年輕人~而且我團隊的人都是要經過我的面試才行,我見證了很多下屬從一個職場新人到一個職場中堅的成長,看到這個問題,我談一談我的看法,希望對能看到這個回答的朋友有所幫助。


1、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儘管我們都不喜歡“辦公室政治”,但是實際情況就是“辦公室政治”無處不在,我不建議職場年輕人參與任何辦公室的鬥爭,但是也一定要防止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捲進去。

所以,當你的人剛到公司的時候,你還並不瞭解同事的人品和公司形勢時,不要跟某些同事走的太近。對同事的熱情要禮貌回應,但是千萬不要佔同事遞過來的便宜,對明顯的拉攏和站隊的行徑,也要保持警惕,可以裝傻,可以婉拒。

2,不進行辦公室政治也不是要碌碌無為,恰恰相反,職場新人一定要認真對待崗位培訓,專注工作,快速成長,工作中不懂的要及時請教,讓所有的人都無法挑剔你——哪怕工作成果上做不到,也要在工作態度上做到完美。

3、收齊自己的小脾氣和小喜惡,千萬不要在同事面前抱怨或者是背後說其他同事。這種行為,不論是對你的工作能力和個人形象還是領導的印象,那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剛入工作,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順心的事情,但是你可以找不在一個公司一個行業的朋友傾訴,可以和你的父母抱怨……但是一定一定不要在同事面前講!

請記住一個職場定律:“你希望眼前的人保密,不如先自己保密,因為對方一定會讓你失望”。

4、中國職場有個習慣,就是“使喚新人”。只要剛進到公司,肯定有很多同事叫你幫忙做這個那個的,這個時候你要做兩件事——第一,這件事是公事還是私事?第二,如果這件事是公司或者單位業務方面的,那這件事屬於你的業務範疇嗎?你懂不懂?貿然插手做不好的話,責任算誰的?

首先是公事私事方面的區別,如果是私事,帶個咖啡或者搭個車之類的,一兩次幫就幫了,如果是長期的,那就是對方不分輕重了,你可以讓對方碰個軟釘子。

職場也是“人善被人欺”的!

至於公事,這就要想得多一些了~作為公司業務的新人,很多事情公司的流程都不是很明白,你有這個心去幫忙但是不一定能做的好,但是你做了出了問題你是要承擔責任的,所以給自己又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和痛苦(對的,痛苦兩個字,因為你可能會被罵的),但是如果你同意了,就一定要盡心把這件事當做大事去做好它,在職場裡一定要做一個靠譜的人。

要知道,在職場裡,“靠譜”就是非常高的評價了~你工作時間長了就能發現,其實“靠譜”的人,真的比你想的少很多很多~

那這種好的評價,為什麼不自己來拿呢?


總結一下,與同事間相處就是說話過腦,謹記萍水相逢,。耳朵眼睛都機靈點,腦子多思考,不要被人坑了,不要過渡熱情也不要過渡冷漠,把握好那個度。



大家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請點贊和留言,歡迎關注~我會經常分享職場經驗和金融知識給大家~

我是傲文,期待和你一起成長!


李傲文


菲凡說,把自己當學生是初入職場最大的禁忌

所有禁忌都是思維決定的,思維不改變,技術動作都不會改變。

為什麼說把子當學生是最大的禁忌,因為大多數職場不適應,試用期就被幹掉,老闆看不上,工作不到位,都是學生思維造成。

一、“我是來學習的。”

無論是面試還是已經工作,很多新人一直秉承,我是來學習的思想,你心理可以這樣想。

但嘴上千萬別這麼說,一旦你說出來,同事和領導會直接把你劃分到小朋友的圈子裡。

大家就不是一類人。

來學習,那是要交學費的,現在上班了,公司還是要付給你工資的,那付給你工資的意思是什麼?

你要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要思考我能做什麼,我的價值是什麼,而不是我來學什麼,你來教我什麼!!

二、期待考試成績

職場中,沒有什麼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即便有排名,那也是績效考核。

不會有人給你劃重點題,告訴你考試範圍,然後你一個突擊,這學期就過關了。

少來這一套。而且也不會有四六級等著你過關,讓你每個學期都有幾個目標。

職場中的目標有時候是模糊的,甚至你的老闆都不太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這時候就涉及到多維度的考察:

你的理解能力如何?

處理危機事情的能力如何?

和同事的關係如何?

和領導的關係如何?

是否能和客戶保持很好的關係?

即便你是搞技術的,也一樣要看和上下游的關係和別人對你的反饋。

除了能說話的業績,很多都是軟指標,一句話可能然你被人看扁。

所以,職場規則有時就是沒有規則,每個公司每個部門每個領導的規則都不同。

作為新人,先融入環境,不要總以為我只要把事情做好,其他事情我不管,我不喜歡和別人溝通,我性格內向。

那你就回家吧,你出來上班幹什麼?

你那麼內向,你就宅在家裡啊,既然想保持自己,就不要談什麼職場適應,保持自己好了。

三、沒人教我啊

很多新人都抱怨,領導不教我,同事不管我,也不給我什麼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總之:沒人教我啊。

其實每天都有人在教你。

你可以看同事如何處理客戶投訴,領導開會如何下達指標。

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在你眼前過,你視而不見,就覺得沒人教嗎?

教,並不是手把手,坐在你旁邊,一句句給你講,觀摩能力是很重要的。

自學能力更是重要。

回到剛剛的話題,別老用學校那套用在職場上,增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這就是職場新人最大的禁忌。


菲凡說


大公司和小公司的職場不一樣。

小公司要不是就是老闆說的算,要不就是家族企業,你可以天天看到老闆和董事長。

大公司你的頂頭上司也是一個打工的,拿工資的。而公司真正的股東,老闆你可能一輩子難得見一次,要麼就是在報紙媒體上見一下。

你進入這兩種職場所報的心態,做事風格,禁忌都不一樣。

小公司的禁忌:

如果你想跳槽,不要叫老闆知道你是騎驢找馬來的,刷工作經驗來的,你裝都要裝出來要努力工作的樣子,然後偷偷的在外面發簡歷,聯繫工作。

跟老闆談薪水,不要簡單的說工資低了,而是做出成績後再跟老闆談漲薪。

不要議論公司的不足,老闆聽了會不高興,小公司缺點多,用不著你來指點。

不要公司內部談戀愛,給人感覺不靠譜。

小公司不規範,眼裡要有活。

大公司的禁忌:

如果你想跳槽,不要叫你的頂頭上司知道,跳槽多聯繫獵頭以及跟同行業把關係搞好。

跟老闆談薪水沒用,老闆也是打工的,公司制度裡有漲薪的規定。

你的頂頭上司可以發牢騷說公司的不足,但是你不可以說,你沒資格。

不要在公司內部談戀愛,很多公司不允許,另外你在別人眼裡也是怪怪的。

大公司也不要打聽別人的薪水,這個是很多公司的忌諱。

大公司規範一切都有流出,要申報得到批覆再執行,你不能自己做決定。


老李校長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2個年頭。回頭想想剛入職的那幾年,真心是傻白甜地屢屢掉坑碰壁,關鍵是:當時的自己還渾然不知!

趁著今天的邀請,我梳理出了一份職場新人清單,希望能夠幫到剛剛走出校園的你。

1、少看書,尤其是講職場規則的書。

在學生時代,我們的知識大都來自書本。畢業也是要參加“依據課本編出來的”考試。可以說,在學生的眼中,世界和書中的樣子差不多。

然而,上班之後,你將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現實世界。

就像我們能在實驗室裡,模擬出無摩擦力的運動實驗;而在現實中,這種現象是根本不存在的。

職場不是真空,實際中的工作環境是流動的,變化的。每個人都在影響著其他人,這種互相影響決定了你在職場中的最終定位和角色。

而大多講職場的書籍和文章,都是固定在一個框架下,講解靜態局部問題的解法。

如果完全按照書本上的方法,去生搬硬套的話,只怕會成為他人眼裡的“書呆子”。

因此,我給你的第一條建議是:

從書本中學習基礎能力和常識規律(比如基本的讀寫能力,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則等等。),然後拿到現實中去實踐。盡信書不如無書。


2、少說“學習”。

記得我在面試前,師兄師姐叮囑我說:一定不要跟HR說“我希望到貴公司學習東西”,為什麼?

職場不是學校,沒人有義務教你東西。

公司發工資,是要你來解決問題的。還是那句話,工作不是學習,職場更不是學校。

所以,一口一個“我向您學習”,既不會顯得你謙虛,反而會讓人不願意把經驗告訴你。一句話,坐等別人教,在職場裡是行不通的。

因此,我給你的第二條建議是:

面對問題,自己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辦?”,形成初步解決方案。然後再進一步通過實踐去驗證,或者徵求前輩意見。


3、準備好“送禮”。

這裡說的不是半夜去領導家,送禮走後門。

而是職場上,總會有一些禮尚往來。

今天某人出差,帶回來一些紀念品;明天又有人主動請客,趁著午休集體改善下伙食。

你是團隊裡的新人,自然很少會被“安排”出錢。

但是,並不表示你就可以這樣坦然接受別人的恩惠。

因此,我給你的第三天建議是:

放點小零食在單位。如果有同事來和你談工作,臨走順手遞給他一些。總之,不要給別人留下收了東西還不回禮的“摳門”印象。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希望以上建議能夠幫你強勢開局,順利起飛~

—END—

我是董小琳,一個用心寫文的80後寶媽。很高興,能在這裡與你相遇~

董小琳tj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以前和我一起進入公司的一個同事,做業務非常厲害,堪稱我這些年見過最牛X的業務員,幾乎沒有什麼業務是他拿不下一樣,就有這麼強勢。



但因為他的脾氣很怪,而且自視極高,根本不甩部門的一眾領導,公司裡面看到不打招呼就算了,有時連臉都直接甩一邊,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是領導在吃他軟飯一樣,最後結果呢?幹了一兩年業務的確成了不少,但就是升不了職,比他差的多的人都升了官,但他偏偏就是原地迴旋,就像幾年裡面走出了一個圓一樣,原地踏步,再後來,他自己也沒了幹勁,默默退出了公司,慘淡收場,說白了,這位同事純粹就是自己玩死了自己,葬送了大好的錦繡前程。前車之鑑,後車之失,今天的我們自然要以此為鑑,隔絕彎路,但職場中的禁忌絕不只這一個,有些禁忌往往只在自己的無意之間,各位往下繼續看。

一、恃才傲物

有些業務能力優秀的職場人,便是陷入了這種死局,總是自以為自己才華橫溢,牛批哄哄,直接不把領導當回事,有時甚至公然對剛領導,搞得氣氛緊張,尷尬不已,同時又對別人指指點點,出謀劃策,一副同學少年,指點江山的模樣,好不瀟灑,但實際上卻是在觸犯職場大忌,搞不好直接就是斷送前程。

二、胡亂打聽

有的朋友天生就特別喜歡八卦,特別是對一些敏感的話題尤其興趣爆表,經常就在辦公室裡面張家長李家短的,嘀嘀咕咕,甚至有些不知死活的職場小白,還以此為榮,覺得自己是個萬事通,其實這種人在職場裡面是最活不久的,胡亂打聽別人的私事其實是一種極其愚蠢的行為,別人想讓你知道的事自然會讓你知道,好奇心害死貓的道理要刻在骨頭上。

三、背後說惡話

有些職場傻子就喜歡幹這種事,對哪個不滿直接就是一番暴懟,而且當面說了還不算,背後也是各種噴口水,也有的人喜歡兩面三刀,眼前奉承,背後亂噴,渾然不知是牆都透風的道理,你口中的話,說不定那天就是你頭頂的喪鐘。

四、越級報告

沒有一個人會不想得到別人對我尊重和重視,你作為一個職場人,自然也要深諳此道,越過領導直接向更上一級彙報工作,這是在將上級的軍,和作死沒什麼區別,除非你不想在這做了,想跳公司。

五、推心置腹

職場裡面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你今天覺得你和某某某感情深厚,相見恨晚,喝了酒之後就是一陣推心置腹,把所有的心裡話都說了個遍,但可能在別人眼中你就是個傻子,說不定哪天他就把你的秘密透的一乾二淨,即使你們現在玩的再好。

這次的分享就先到這裡,非常感謝你能夠在百忙之中讀完這篇問答,祝你生活愉快!另外也同時歡迎各位老鐵的評論與留言,如果你想學習更多資深職場的策略,方法,心得,就不妨點波關注唄,我會持續更新,不要錯過精彩哦,你們的支持就是我落筆的巨大動力!


風雨載人間


我是做工程出身,已經從業5年了,也算是經歷過一些事情,總結了一些職場方面的東西。不敢說是職場指南,但對於一些年輕人而言,也許有一定的借鑑經驗吧。

1、對於平級的同事:雖有競爭但是基本的尊重、相互幫助是有必要的,與人方便也是與己方便。

2012年我從大學畢業,進入中鐵旗下的橋樑公司,去施工現場做技術員。一起來的新人有5個,新人到齊的時候項目經理請所有的人吃飯、接風。

工地項目上當然要喝酒,領導一個個的來,我們這些剛畢業的麻瓜雖說苦不堪言,但也忍著,本人酒量很差,趁機去了洗手間2次,吐完了再來。其中有個小夥子比較實誠,不能喝扔堅持著,最終,喝吐了血去了醫院。當項目上的司機把他送到醫院後,我陪了他一夜。

後來我們成為好友,工作上我們配合的很好,領導也看在眼裡。

與別人方便,與自己方便!無論如何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都是出門在外掙口飯吃的年輕人,競爭不應泯滅我們的善良!

2、對於上級:足夠的尊重,但不低聲下氣,最好工作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本錢。

因為本人性格問題吧,我比較跳脫開朗,俗話也就是“二”,我的直屬領導不是很喜歡我,我曾想和他搞好關係,但收效甚微,想改變一個人的偏見太難了!

但後來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本人負責部分的工作質量和進度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年中總結的時候,大家不記名打分,我也獲得了優秀員工。後來經理提拔我當了新開工項目的技術部部長。

3、對下級:要足夠的信任,要放權,但同時要做好審核。

成為新項目的技術部長之後,工作很忙,有很多東西不懂需要學習,對於新人,我怕出錯,不慎信任,後來工作越來越多,同事的關係處理的卻很不融洽,這點對於我來說是一大敗筆!

後來因為一些原因離開了工地成為了一名編輯,如今也算是一個小部門的負責人,我自己的工作比較忙,但對同事足夠的放權,讓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事,然後追蹤結果做考核。

團隊合作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讓所有人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和尊嚴,你自然也獲得了尊重和權威!

現在感覺人際關係方便好多了,和領導相處也很自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新型房屋


職場有很多禁忌。我說一個關於申訴的經歷,希望對大夥有所幫助。

小張和小李是同一批進入G公司的新人,他們都很幸運地度過了試用期,轉正成為正式員工。經過試用期的培訓和實地訓練,小張和小李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業務能力和職場經驗。但是成為正式員工之後,他們的工作就不再是試用期的要求了,業務量大大增加和提高了。

  與試用期自己制訂業務計劃不同,轉正之後G公司為每一個員工都制定了最低業務量,要想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員工就必須完成這些業務量,而且如果完成的量達不到要求持續三個月就要被辭退。

  而這批新員工很清楚最低業務量的要求,但是大家沒有正確理解,他們認為所謂的最低業務量都是根據大家的能力而定的,就沒有放在心上。

  但是在簽完用工合同後,大家真正開始工作後才發現問題的嚴重。當組長把“最低業務量”的具體數字下發給每位新人的時候,他們才發現最低業務量的制定很高,大大超出了大家的預期水平,為此大家都怨聲載道,但是又無可奈何。

  由於小李是這一批新人中最小的業務員,能力也相對較差,他拿到任務之後覺得簡直是天文數字,不可能完成。於是他找到組長理論。雖然組長清楚他的狀況,但是由於不好因為一個人而改變公司的規定,所以也就沒有特殊照顧他,並用不容質疑的口吻回絕了此事。

  小李聽到這樣的答覆之後,很不服氣,認為組長根本不懂得變通。於是他腦袋發熱,跑到主管那裡去告狀,說組長強人所難,制定制度不合理。但是主管由於不是直接管理者,所以對他們的情況根本不瞭解,最後已經不耐煩的主管決定把這個問題再次返還到他們的組長那裡。

  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組長並沒有生氣,也沒有直接找小李談話。而是和顏悅色地召開一次小組會議,並耐心地給大家講解了一些提升業務量的技巧。會議結束後,組長宣佈因為小李的實際情況,決定把他調到一個客源充足的大型社區。

  小張起初的時候還為小李擔心,但是看到這種情況,又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是不是表現得太軟弱了。可是經過了幾天的工作,小張發現小李的工作區域雖然表面上看客流量大,大型超市也比較多,但是這些商家都有固定的供貨商,所以再次展開業務很困難。

  這就說明,這樣的工作安排不但對小李的工作無利,還會更加困難。在真正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以後,小李有口難言,心中更是氣惱。小張也明白了組長的用意,不僅感嘆上司是輕易得罪不得的。

  小李這種越級申訴的做法,雖然也是本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出發的,但是也未免太過心浮氣躁了,他只考慮解決眼前的問題,只想著怎樣儘快立功,出人頭地,沒想到問題表面上是解決了其實是激化了,更把自己擺在了風口浪尖上。

  也許有人會覺得組長過於偏激,根本沒必要把人逼到絕路上去。但是從他的角度來看,則會覺得自己的權威被挑戰被蔑視,—個剛剛轉正沒多久的新人就把自己直接告到了上級領導那裡,讓自己名譽受損。而且還不明瞭這個人到底是存得什麼心,不知道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想搞垮這個組長,於是多年的職場經驗和本能讓他做出了反擊。

  一個人身在職場一定要冷靜和理智。千萬不要認為領導平時表現得彬彬有禮、悉心培育,就會在任何情況下容忍你的任何行為,要知道這只不過是他與我們站在同一立場、同一戰線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所以當我們和上司的立場產生衝突的時候,如果他沒有任何反應和應對措施,那麼他也就沒有資格領導一個團隊。

  因此,即使我們的上司平時沒有什麼強硬或與人為難的表示,也不要認為你可以肆無忌憚地任意攻擊。無論是什麼情況,肯定是以解決問題為最高目標,而越級申訴在解決問題方面並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而一旦你的申訴重新回到自己頂頭上司那裡,就反而把問題激化,所以也是一種很不明智的選擇。


釘釘學社


1.不要錯把同事當朋友

親身經歷,之前一朋友和其同事關係非常好,覺著有點惺惺相惜的意味,但凡好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畢竟日日相處。並且,對他也是無話不談,什麼想法什麼心思都會告訴他,甚至會找他給點意見。

朋友年前打算跳槽,當時僅僅是有這個想法而已,具體原因有二:距離遠,工資少。其餘還好。

當時猶豫不決,就將這些想法告訴了同事,讓他幫忙給點意見。他很是認真的分析了各種因素之後,告訴朋友應該辭職,並且羅列了很多辭職的好處。

不過,朋友也只是聽一聽,本身還在猶豫。

但是,兩天之後,朋友被領導叫去談話,話裡話外是在詢問我辭職的事情,最終,朋友被“勸辭”。

這件事朋友只給那同事說過,當下就找到了那人和他理論,但是對方只說了一句話:我也是為了你好啊!

朋友無語,連年終獎都沒拿就辭職了。

要牢牢記住,同事之間只有利益關係,其他都是扯淡!

2.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很多人進入職場,為了取悅領導、拉近同事關係等善良的目的,搶著幹活,就是為了表現自己,贏得一個好印象。

可是,往往這樣的人吃虧最甚。

活都讓你幹了,其他人幹嘛去?

3.只會悶頭苦幹

這裡面要說的有兩點。

第一,你做的任何事情,要給領導看到;

第二,學會團隊合作,縱然會“麻煩”到其他人,也要進行“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