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学霸:拿特奖、发论文10篇、专利3项、被保研,优秀


南京工业大学学霸:拿特奖、发论文10篇、专利3项、被保研,优秀

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本校保研名额,连续2年获研究生学业特等奖学金。

他,发表论文10篇,SCI收录4篇,EI收录6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项。

他,被评为校大学生年度人物和学生科技创新之星。他,就是我校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研三学生——张波。

从懵懂——学习——蜕变

刚刚步入大学的张波,也是懵懵懂懂的。在大一时,张波的成绩只能算是中游,看到很多优秀的同学,他十分羡慕,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常常一个人泡在图书馆里。

“如今大学生对待学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常把工作做熟,考试不慌的;另一种是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的,我是属于第一种。”张波强调平时预习很重要,做好预习工作,课上才会轻松,否则课上听不懂,课后就更难理解了。

南京工业大学学霸:拿特奖、发论文10篇、专利3项、被保研,优秀

被问及一个人学习是否会感到孤单时,他回答道:“学习是一个人的事,不同人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自己去学习是我乐于去做的事,也就不会感到孤单了。”

“只有将120分当成目标,才能拿到90分。”张波说道。凭借着踏实认真的学习心态和自主学习的方法,用了一年的时间,张波的成绩便从专业中游上升到了专业第一,并连续两年保持着专业第一的好成绩。

南京工业大学学霸:拿特奖、发论文10篇、专利3项、被保研,优秀

2019届实验室成员合照

大二下学期,张波开启了他的科研竞赛之旅——参加了第九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从资料的查找,到作品的修改润色,再到老师的指导点拨,在这场比赛上,张波花了大半个暑假时间准备,已经成竹在胸。

比赛中,张波针对由供电和强耗电的地区差异产生的问题,对如何保证电网的稳定性、中国新能源风力发电的现状以及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了重点讲述。

然而评委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仅仅凭本科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无法支撑起这样的愿景,目前的规划不切实际。评委推荐他瞄准市场前沿、学术前沿进行深入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学霸:拿特奖、发论文10篇、专利3项、被保研,优秀

“这句话当时对我的打击不小,但后来回顾那段比赛经历,心中感慨颇多,也默默感谢那位评委老师,因为她不仅指出了我规划中的不足,也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这次竞赛坚定了他不断努力突破、充实自己的决心。

张波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科研竞赛中,都进行了尝试摸索。这些经历给懵懂迷茫的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准备——等待——机会

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而张波是一个懂得抓住机遇的人。

大二大三的假期实习中,张波在家乡找到了关于自动化控制的实习工作。在这次实习中,他明显感受到压力巨大:“不仅专业知识不足,手艺也没有比专科生强。”他明白自己还有许多要提升的地方,实习中他暗下决心要去读研。

大三上学期,张波申请加入学院组织的创客平台,依托平台,参加了“无线电能传输”的项目。

通过这个项目,张波认识到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也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也对“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坚定了继续深造努力的决心。

南京工业大学学霸:拿特奖、发论文10篇、专利3项、被保研,优秀

中日国际会议(右一)

2016年3月,在导师方志老师的带领下,张波参加了中日国际会议——The 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lasma Scientech for All Something。

在这次会议上,来自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展示了专业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张波领略了各高校在科研领域的尖端技术和探索方向,大大开阔了视野。

凭借出色的成绩,大四时,张波获得了保送攻读本校研究生的资格,成功继续自己的科研之路。9月入学时,张波还获得了南京工业大学新生“百人计划”校长特别奖学金。

南京工业大学学霸:拿特奖、发论文10篇、专利3项、被保研,优秀

张波也常常会去听一些小讲座,让自己学习更多的技能。例如由秋叶老师主讲的PPT制作技巧的讲座,就让张波受益匪浅。他通过这个讲座学习了:制作PPT时如何缕逻辑、做美化,怎么做贴合主题的动画效果。

在这之后,他将在讲座中学习到的技巧运用在每周工作汇报、学科竞赛和学术报告中,通过不断尝试,日渐熟练。

在校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准备中,张波白天做实验,晚上整理数据,只有利用午休时间制作PPT。然而正是秋叶老师的点拨和日常工作汇报的训练,让他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一份精致的PPT作品,赢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肯定,最终荣获了年度人物的称号。

积累——科研——竞赛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知识积累不局限于本专业的学科,很多都涉及学科交叉,所以我们除了要懂材料,还要懂流体力学、机械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

南京工业大学学霸:拿特奖、发论文10篇、专利3项、被保研,优秀

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合照

张波进入方志老师的课题组学习,主要从事高电压测量诊断和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应用领域研究,导师的指引和支持激发了张波对气体放电等离子体这一新兴领域的探索欲望。

三年中,他主持了一项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6篇,申请并授权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

2018年11月,在学校创新创业氛围的影响下,张波开始尝试将科研成果转换成产品项目,并报名参加了第三届中关村人才创客大赛。

他的项目是针对目前伤口处理过程中灭菌效率低、便携性不高、储存不便和对伤口刺激较大的问题,融合低温等离子发生技术、低温等离子生物医学技术、脉冲功率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气体放电技术等前沿手段,开发了一种便携式等离子伤口治疗仪。

竞赛点评过程中,评委老师提出产品的便携性、美观性、商业模式化等问题还有待改进。这让张波明白了:一个产品即使技术成熟,从技术到落地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要合作、交流,还要走出去。通过不断改进,不断地进行科研突破。目前,这项科研技术已经与南京创客中心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南京工业大学学霸:拿特奖、发论文10篇、专利3项、被保研,优秀

正因为在科研的道路上,坚守学术为本,将科研融入生活,始终不气馁、不焦躁,抓住机遇。

张波荣获第五届东亚等离子体与静电环境应用国际会议“优秀口头报告”、校研究生科技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和校研究生科技论坛“科创之星”二等奖;先后斩获了第三届南工劝业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18年中美创客大赛南京赛区选拔赛技术导师奖、第四届全球创客大赛优秀奖、第十一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第三届中关村人才创客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

南京工业大学学霸:拿特奖、发论文10篇、专利3项、被保研,优秀

科研竞赛的小建议

对于科研竞赛,张波总结自己的经验,分享了两点小建议:

1、专业知识学习和科研素质培养是一切创新创业的前提和基础,脱离基础科研的创新无异于“空中楼阁”。

2、在双创型竞赛中,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需要充分认识自己优势和特色,才能出奇制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专业性和前瞻性的科研成果就是自己最大的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