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十师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与思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与思考

#谷丰计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在五十年代剿匪的枪声中诞生,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创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1950年至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独立团、新疆军区挖金大队、骑七师大部,分批进驻阿勒泰,1953年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独立第二十八团, 1959年1月组建成立了十师。50年来,十师两代军垦人始终牢记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守在祖国西北边防巩固边防。

1、 十师概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成立于1959年1月,位于新疆最北部,地处新疆阿勒泰和塔城两地区,西与哈萨克斯坦相邻,东与蒙古国接壤。全师现有8个农牧团场,所辖单位呈“一点、一线、一片”状态分布。“一点”指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184团,“一线”指边境一线团场185团、186团、青河独立营;一片指地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的181团、182团、183团、187团、188团。所属单位分布在东西长43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范围内,固守着250多公里的边境线。师部北屯,地处阿尔泰山—萨吾尔山间谷地上位,216国道、318、319省道交汇处,是外联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内联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和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的交通枢纽。

十师背靠金山(阿尔泰山),紧依银水(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山中有宝藏,水下有潜能,拥有“一山一水”的资源优势,面临“一路一市”的建设机遇。境内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两大水系,地表水年径流量123亿m3。垦区气候因受纬度和山地垂直梯度的影响属温带寒冷区,是全国的寒冷区之一,也是新疆温度最低的农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加上西北多山口,北冰洋的水汽和寒流长驱直入,春旱多风,夏季短而炎热,秋季气爽,冬季漫长。太阳总辐射量丰富,全年总量130.6-141.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为-0.2℃—6℃,≥10℃的积温2700℃-3100℃。平均无霜期74-188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10毫米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500 -2300毫米。

全师总人口8.88万人;土地规划面积620万亩,北屯垦区和182团、184团垦区土地规划面积357万亩,占全师土地总面积的57.6%,现有耕地和待开发土地面积195.5万亩,实际可开发152万亩,其中已垦地(包括耕地和撩荒地)108.5万亩,耕地90万亩左右;主要种植打瓜、向日葵、哈密瓜、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天然草场358万亩,是传统的畜牧业大区;可供养殖水面18万亩,白斑狗鱼、河鲈、江鳕、东方欧鳊等系列额河特种冷水鱼的养殖开发独具优势。

2、十师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2.1农业生产效益逐步提高

2014年,十师实现生产总值52.33亿元,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49:31,人均生产总值59769元。2014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17628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02890万元;林业总产值4136万元,;牧业总产值64182万元;渔业总产值2009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6326万元;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例为64:1:20:6:9。

2.2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2014年,全师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85.19万亩。粮食面积28.54万亩,其中小麦面积15.5万亩,玉米面积7.35万亩,油料面积7.84万亩,棉花面积4.02万亩,甜菜面积1.38万亩,打瓜面积5万亩,瓜类面积4.12万亩。粮食总产量141133吨,其中小麦总产量66569吨,玉米总产量 69407吨,油料总产量15829吨,棉花(皮棉)总产量2497吨,甜菜总产量67931吨,打瓜总产量7219吨,瓜类总产量146886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粮经草占总播面积的比重分别为34:46:8,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各类牲畜存栏33.63万(头)只,肉类总产15169吨,牛奶总产9506吨,禽蛋总产3514吨。

2.3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增加

全师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84900千瓦,大中型拖拉机5431台, 小型拖拉机631台,各类拖拉机配套农具9381台(架),拥有联合收割机188台。全年化肥施用量30980吨(折纯量),消耗农用塑料薄膜2745吨,农场用电量5240万千万小时,高新节水灌溉面积91.32万亩。

3、十师农业发展现状与阿勒泰地区对比分析

3.1农业产值对比分析

2014年,十师实现生产总值52.33亿元,占阿勒泰地区生产总值的23.19%;全师人均生产总值34729元与阿勒泰地区人均生产总值33385元相近。全师农业总产值317628万元,占阿勒泰地区的44.60%。

3.2农业生产水平对比分析

2014年,全师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85.19万亩,占阿勒泰地区的(总播种面积336.57万亩)的25.3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阿勒泰地区总播种面积(120.81万亩)比例23.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占阿勒泰地区总播种面积(73.28万亩)比例10.7%。粮食总产量141133吨仅占到阿勒泰地区的23.9%;其中十师小麦公顷产量为6901kg远远高于阿勒泰地区的整体水平4876kg。

3.3农业现代化水平对比分析

阿勒泰地区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87184千瓦,人均1165瓦;全师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84900千瓦,人均3208瓦;阿勒泰地区大中型拖拉机15394台,万人拥有量227.8台,小型拖拉机443398台,万人拥有量6561台,各类拖拉机配套农具33273台(架),万人拥有量492.3台(架)。十师大中型拖拉机5431台, 万人拥有量612台;小型拖拉机631台,万人拥有量71台;各类拖拉机配套农具9381台(架),万人拥有量1056台;拥有联合收割机188台,万人拥有量21台。阿勒泰地区全年化肥施用量42903吨(折纯量),节水灌溉面积267.39万亩;十师全年化肥施用量30980吨(折纯量),高新节水灌溉面积91.32万亩。整体上讲十师农业现代化水平领先于整个阿勒泰地区。

4. 特色优质高效产业

十师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及技术优势,集聚产业,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如以181团和188团为重点,其它团场各具特色的优质畜牧业生产基地;182团的优质打瓜、葵花;183团、187团、188团的花芸豆;184团的优质棉花;181团的西甜瓜、184团的苹果、188团的蟠桃;183团、187团、188团的优质甜菜;以181团、183团、187团、188团等城郊团场为主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十师目前拥有181团—183团、185团—188团等7个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优质小麦总播面积基本稳定在5万亩左右,保证了粮食自给有余。依托十师优质水面和特色鱼种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水产品养殖,形成了以183团、187团、188团为主的绿色水产养殖基地。特色鱼种主要有白斑狗鱼、河鲈、中华鳊鱼等,其中白斑狗鱼、河鲈为冷水鱼系,以肉质紧、鲜嫩、口感好而扬名疆内外。

5. 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1 产业化水平低

首先,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低于兵团和全国平均水平。十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速度、规模、数量都严重滞后,已成为十师经济发展的短腿和瓶颈。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整体带动能力较弱,产业集中度不高,处于低水平循环。目前以专业化产地批发市场为主的市场载体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强,没有真正形成农产品集散地,农副产品的流通仍然停留在欠发达的农贸市场水平。职工组织化程度不高,中介组织建设滞后,产业化经营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难以形成产业化发展形势的需要,龙头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微弱,还没有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公担,且利益联结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有市场波动时难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团场农产品加工行业对品牌的认识还不够,多数企业的着力点和精力主要放在产品生产领域,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的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少;企业物耗高、产出效益低、品牌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缺乏具有兵团特色的强势企业。

5.2.农业投入不足

现有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仍然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老化,标准低,不配套,特别是农业服务体系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缺钱养兵、无钱打仗”现象仍然普遍。以工哺农的各项措施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都制约着十师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5.3.自然灾害频繁

十师处于大风、强降温等地区,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冰雹、低温、霜冻、风灾、病虫害等,都给团场职工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有效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对降低职工生产风险和减少损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5.4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数量将逐年减少,十师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耕地质量不高,中低产田比重大,盐碱土为全师面积最大的一类中低产土壤,近期围垦的戈壁土壤肥力低、土体含盐和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存在程度不同的盐害威胁,混合于耕层中大小不一的石头严重影响农事操作,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不足,缺乏水资源调蓄条件,当地径流利用十分有限;由于团场人才严重流失及高素质青壮年职工纷纷向非农产业转移,一些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职工从土地上转移出区,留守团场的劳动力素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呈下降趋势。

6、主导产业布局与建议

6.1优质畜牧业

实施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向农区畜牧业为重点的战略转移,畜牧业要从依赖数量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效益转变。牢固树立“为养而种、为加工而养”的发展理念,重点推广工厂化养殖、公司化经营模式,大力倡导先进的饲养方式,加快推进畜牧业的发展。以加快发展奶牛业、肉羊育肥业、生猪产业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兼顾肉牛、禽类生产和特色养殖,做好奶源基地、肉羊育肥基地、生猪基地、草料基地四大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和加快以181团、182团、183团、184团、187团、188团为主的优质高产奶牛生产基地;以181团、182团、183团、184团、185团、187团、188团为重点,的优质肉羊育肥生产基地;以181团、182团、183团、184团、185团、186团、187团、188团为主的生猪生产基地;充分挖掘十师水资源与耕地资源潜力,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坚持为养而种的原则,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

6.2特色种植业

坚持“发挥优势、形成特色、适应市场、突出效益”的原则,按照“稳粮、优棉、强经、增畜”的方针,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坚持为加工而种、为特色而种、为效益而种、为出口贸易流通而种,突出抓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快速发展设施农业,推动十师由农业传统的“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区——以“少数人种规模田,多数人种少数园”为指导思想,变“一季劳动,四季消费”为“四季劳动、四季消费”,依托北屯市,以183团为核心,大力发展城郊型设施蔬菜产业,逐步形成以183团、187团、188团等城郊团场为主的绿色无害蔬菜生产基地

(2)优质打瓜、葵花生产基地——以素有打瓜之乡、葵花之乡之美名的182团为优质打瓜、葵花生产基地.

(3)优质花芸豆生产基地——以183团、187团、188团为优质花芸豆生产基地。

(4)优质瓜果生产区——181团为西甜瓜生产基地、184团为苹果生产基地、188团为蟠桃生产基地。

(5)玉米生产基地——以184团为玉米制种产业基地,以181团、183团、184团、187团、188团为青贮玉米和饲料玉米种植基地。

(6)优质小麦生产区——以185团与181团等团场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6.3绿色水产业

突出抓好“提单产、重特色、创品牌、深加工”等四个环节,多层次、高效利用水资源。做好渔业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水面生产潜力,加强苗种投放力度;以额河特种鱼及新引进的名优品种为重点,优化水产养殖结构;申请绿色食品产地认证,打造高端水产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饲料加工、水产品加工、物流、旅游、餐饮等多行业,延伸产业空间,实现多元化发展。以183团、187团、188团为主建成绿色水产养殖基地。

6.4设施园艺业

坚持“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原则。把183团、188团设施园艺基地作为全师发展设施园艺业的示范点,予以重点扶持。各团场抓好示范点工作,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每座园艺大棚的效益。181团、188团、189团可发挥城郊优势,优先发展蔬菜业、花卉业。184团在苹果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葡萄等宜栽果品。其它团场可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以一年多次采摘为主)、果树(油桃、葡萄、草莓)、菌类等耐储存、易运输的园艺产品。逐步在全师形成比较有特点的蔬菜区、果树区、花卉区、中药材区。

6.5生态林果业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林果业,进一步拓宽农牧职工增收渠道。一方面以实施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等造林工程为契机,适地适树,大力发展大果沙棘、枸杞、黑加仑等生态林果业,积极争取产品深加工项目,另一方面增加科技含量,探索适生林果树种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模式,促进生态林果经济的发展。

6.6扶持龙头企业

十师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整体带动能力较弱,制约了十师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因此,要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力度,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和抵御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既是壮大十师主导产业的根本手段,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7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在社会分工不断发展, 农业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日趋分离的情况下, 体现生产、加工和销售重组的一种新型关系, 其实质是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合同、契约、参股、入社等多种形式,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 整合产供销、贸工农、经科研所形成的一种互惠互利的农业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十师一方面可以从“公司+农户”组织形式中契入中介组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力促进“中介组织+农户”组织形式与龙头企业对接,形成符合十师实际的产业化组织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十师主导优势产业和市场需求出发,建立一批优质畜产品、特色农作物和果蔬加工出口基地和跨国、跨区域经营的龙头加工企业。支持和培育专业化的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加快现有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推动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挖掘潜力,开发高端产品,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十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以国内外大市场为着眼点,努力提高企业的现代技术装备水平,创造出在国内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