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南京来过不下十次,也听说过长江边有一个叫燕子矶的名胜,但是始终没有去过,这对于喜欢了解各地名胜的我来说是一个不足。

有人说去南京一定要去秦淮河,有的人说一定要去明孝陵、中山陵,总统府、新街口等等,唯独没有人提起燕子矶。理由很简单,不就是长江边的一处小山崖嘛,对于“第一矶”的头衔更是有些怀疑,最近这些年的旅游名胜地被冠以第一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比如:第一泉,第一山,第一塔,第一楼......等等,真让游人傻傻的分不清,有许多更是坏了“第一”的美名。

“韶南京”重新定位南京

“韶”是南京的一句地方方言,是外地人认识南京、了解南京、熟知南京的一个标识。你想了解南京不懂得“韶”的意思你就不会知道南京,就如你不知道“韶”而不知道燕子矶是一样的。我自认为很知道南京,却不知道“韶”的含义,因而并不懂得南京的过去和现在!

只知道秦淮河的六朝粉面还不够,还应该知道燕子矶,因为它是千万年的岁月锤炼而成,它经历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一千年前的诗圣杜甫说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诗仙李白说过:“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大诗人王勃说过;"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还有苏轼、王昌龄等等大家,都倾尽笔墨,赞美中华民族的图腾长江,而燕子矶则是长江上的明珠。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韶南京”认识燕子矶

“韶南京”是网络时代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品牌话题,是由南京网络达人们倾力打造的一个热点话题,粉丝量达到千万,阅读量过亿。它不仅紧跟时代脉搏,同时也挖掘南京历史。因此,广受百姓喜爱。尤其是邀请全国网络达人一起“韶南京”,让更多的外地人知道了“韶”对于南京的含义。我就是在“韶南京”时走进燕子矶,认识燕子矶。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何为矶?按照字典的解释,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三峡以下,以宜昌为界,在长1850公里的长江中下游,两岸江滨时常可见矗立的悬崖峭壁,一面连岸,三面环水,形似小小半岛,当地人民称为“矶”,地学上一般称“矶头”,是流水对河床侵蚀作用的产物。

长江远不止七十二矶,据不完全统计,从宜昌到南通,长江两岸有矶头125个,右(南)岸87个,左(北)岸38个,多成对出现,相隔10-20公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城陵矶、采石矶、燕子矶。

燕子矶作为长江三大名矶之首,有着“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称号,其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为燕子矶。因地势险要,矶往往是古代重要的渡口和要塞,产生了很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也发生了不少激烈的战争,甚至大明朝的建立与燕子矶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朱元璋正是从这里走向金陵,登向帝王宝座!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1352年,中原大地连年灾荒,民不聊生。歌舞升平了70年的元朝大军在养生中受到了各地农民起义的不断反抗,元朝统治势力处在风雨飘摇中。1354年,在皇觉寺出家的朱元璋加入到了红巾军中,二年时间,他从一名普通的小卒成长为其中的统领,奉为吴国公。足智多谋,广纳谏言,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让朱元璋统领的农民起义军实力越来越强。

1364年,他从江北安徽起兵,率军攻打集庆(今南京),以失败告终。一年后,他率军卷土重来,第二次南渡长江,这次从燕子矶登陆,他先是清除掉南京周围的各路元朝军队。经过水战、陆战等几次大战,最后攻打南京城,伏敌三万。从此,以南京为根据地,占据了江南的富庶地区,并最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华夏大地长达267年分裂的局面,完成了汉族大一统的历史。

燕子矶,对于大明朝的建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是朱元璋的福地,因此颇受宠爱。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称帝后,朱元璋也时常来燕子矶。传说,一日朱元璋在南京郊外偶遇参加进士考的众举子正在候船。那里景色十分壮观,万里长江波涛翻滚,雄伟的钟山虎踞龙盘。有一举子遥望远处秀丽的燕子矶,脱口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众举子一致称赞: “好一个气势磅礴的起句!只此一句足见你胸襟之博大。”朱元璋听了却冷笑一声。有人上前询问:“先生为何发笑?”朱元璋道:“此句气魄虽大,只恐难以为继。”的确,以偌大的燕子矶为秤砣,又拿什么喻秤杆、秤钩呢?良久无人为继,朱元璋见状大笑,说:“待我试续一下。”他当即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续得巧妙,解得深邃,尤其把江山称为己物一句,出语更显不凡。众举子暗自佩服,却不知续者乃是当朝皇帝。 朱元璋这首作于燕子矶的诗抒发了一代开国之君胸装天下,重建华夏,一统江山的雄心伟志和豪迈情怀。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燕子矶是因水流冲走泥土后而裸露的天然矶,是大自然千万年的的风吹水蚀而形成,如铜墙铁壁屹立在长江岸边,是眺望长江的最佳地之一。它的臂弯处江水舒缓,是一处天然的码头,康熙皇帝下江南时也是从此登上江南的土地,乾隆六下江南有五次来燕子矶凭眺山河。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石势凝飞动,江涛日夜流。天空来皎月,风定敛奔湍。绿树澄光乱,苍崖夏夜寒。经过睹形胜,往往驻鸣鸾。”“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城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这是清朝康熙、乾隆二位皇帝为燕子矶留下的诗篇。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但是,燕子矶也是南京人的痛心之地。1842年,英军从这里登陆,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1937年,侵华日军在这里屠杀南京百姓和军人,血染长江。乾隆御笔的石碑、御碑亭也被损毁。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今日燕子矶,旧貌新颜

燕子矶,位于南京栖霞区幕府山东北角的燕子矶公园内,已成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它西眺大桥、东瞻二桥、南枕幕府山、北临扬子江。登临“万里长江第一 矶”的燕子矶头,脚下惊涛拍岸,波涛如怒,豪气顿生。山南连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十分险要,雄踞于山上的燕子矶也是观赏江景的最佳去处。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登临燕子矶头,看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蔚为壮观。东西两侧的大桥如彩虹横跨长江上,江面波光粼粼,江帆点点。黄昏时分,夕霞满天,江流滚滚,映照赤 壁,呈现出“燕矶夕照”的美景。而燕子矶与毗邻的沿江幕府山岩山十二洞组成了一组秀丽的自然山水书卷,是六朝古都著名的风景名胜。在古金陵四十八景中,就占六景:“燕矶夕照“、“永济江流”、“嘉善闻经”、“化龙雨地”、“幕府登高”、“达摩古洞”。

立于燕子矶头,视线所及之处皆是一片开阔的江景,也就不难体会当年朱元璋在此处发出“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的豪言壮语。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在燕子矶错落层叠的岩石中,这个内凹外圆,天然形成的酒樽石颇受人们的关注,原来这块石头是诗仙发现的,还留下令人神往的故事。李白多次来金陵,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金陵酒肆留别》登许多著名诗篇。这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佳句至今仍被广为传颂。江水、月亮与酒,在一个月白风清的秋夜,李白登临燕子矶,在酒樽石旁,把酒问天,酒酣之际,留下了“吞江醉石”四个字,从此,也让酒樽石留下了美名。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坚硬的岩石无法阻挡生命的成长,这里有许多的灌木,七扭八歪,任意生长。这两株没有树心只剩下皮的老树虽然老态龙钟,但是他顽强向上的姿态令人动容,这棵老树,见证的历史一定是太多太多了。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燕子矶的历史是多灾多难的,燕子矶的长江风光依然无限美好。曾经的棚户区改造正在进行中,一个环境优美的沿江观光带已完成绿植的栽培工作,一个环境优雅的燕子矶值得你来怀古凭吊、赞美歌颂。

万里长江第一矶,朱元璋从此定江山

遇见亦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