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廟什字的志德鍋盔店 文

土地廟什字的志德鍋盔店 文/周成民

鍋盔像鍋蓋,乃陝西八大怪之一,鍋盔也是西安市民很常見的一種食品。

過去,我母親在家有時用炒菜鍋烙個餅,做出來的餅不平,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鍋盔。家中沒有饃吃時,我們便在外面買點。那時向西離我家不遠的甜水井五十九號梅家院內西廈有一個專蒸饅頭的小作坊,每天要蒸上千個饅頭和花捲,東邊含光門內關帝廟的門口也有擺攤賣鍋盔和燒餅的,但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捨近求遠到南北土地廟什字(現歸入橋梓口)的志德鍋盔店去買鍋盔。

這個志德鍋盔店在南北土地廟什字南頭的路西。店主名叫志德,姓什麼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大家也沒人問。志德鍋盔店是一間門面,大概也就是十幾個平方米大小,室內有大案板和幾口用來盛裝發麵的大缸,上邊用乾淨的白布蓋嚴。烙餅用的爐灶和鏊鍋就放在臨街的臺階旁,路人很遠就可以看到。爐灶分兩層,下層是鋼炭煨的火,上層鐵鐺下放的木炭火既給上層供熱,也給下層供熱。志德把面揉好擀圓,先放在上層的鐵鐺上定型,並略上些火色,然後取出放入下層使其兩面受熱,待下一個鍋盔在上面一層做好,下面先前放的那個已是兩面金黃、冒著香氣的成品,把這個取出後再把上面那個預熱過的放入,如此重複,一個個鍋盔就會陸續出鍋。志德的鍋盔小有名氣,幾大缸發麵做的鍋盔每天都可以賣完。

志德的鍋盔上有揉好的花紋或用擀麵杖壓出的菱形圖案,不管一日銷售多少,每個鍋盔都圓得像是用圓規畫過的一樣,大小尺寸和厚薄程度基本一致。成品並排立放在爐灶一側的板子上,路上的行人從遠處就能看到,很容易引起食慾。另外一個讓人愛吃的原因是他給面裡放的鹼非常合適,有時還有意偏多點,人們在遠處就會聞到它的香味。志德賣鍋盔從來都是一刀準,斤兩基本上八九不離十,有的買主不放心,讓志德用秤去稱,結果的確不差,所以常來的顧客都不去較這個真。志德的鍋盔質量很好,幾乎是南至報恩寺街、東至南北四府街、西至夏傢什字、北至梁家牌樓這一大片地方居民經常購買的主食,有時隔一段時間不吃還真有點想。

我買的次數多了,有時在沒有現成的鍋盔而需要等一會的時候,便仔細地看志德做餅的過程,有時放學路過那裡還會駐足看看。通過觀察我才發現了志德鍋盔店生意好的秘方。他的那幾口大缸中的發麵有兩種,一種是近乎通粉的所謂“漢面”,另一種是白度很好的精粉。每做一塊餅時,先將通粉的面(大約佔80%)揉好,然後再將精粉(大約佔20%)擀成麵皮包在通粉的麵糰外面,最後按其固有的操作程序擀圓,做好花紋或圖案再放入鏊鍋烘烤,如此處理做出的餅外觀肯定比純漢面做的要白淨而美觀,這是志德鍋盔吸引顧客的重要原因。那個年代賣鍋盔的店鋪,一般賣兩個品種,一種是純漢面的,這種鍋盔味道比較好,但外觀發黃,顏色不好,所以銷量也不是很好;還有一種就是純精粉的,色澤雪白,但價格也貴。志德鍋盔店等於開發了一個新品種,將兩種面的優點都體現了出來,價格也合適,所以更受歡迎。

上世紀七十年代,志德的鍋盔店關了門,自那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吃到讓人口饞的“雙色”鍋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