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甲兵那麼厲害,諸葛亮為什麼後來不再組建一支?

吾愛應用


在《三國演義》當中,藤甲兵是一個讓大家記憶猶新的兵種,是發生在公元225年諸葛亮南下平定南中叛亂時,所遇到的孟獲帶來的一支武裝,官兵身披藤甲,刀砍不透槍刺不穿,身披藤甲的南中叛亂武裝幾乎人人刀槍不入,也一度讓蜀漢軍隊陷於被動,最終在諸葛亮通過火攻的方式才徹底消滅了藤甲兵。

三年之後,諸葛亮開啟了自己長達六年的北伐之旅,但多次北伐均未成功,可能有人要問,在南中地區已經歸順,北伐進攻又連連不利的情況下,諸葛亮為什麼沒有重新啟動南中這支“刀槍不入”的不死兵團呢?



其實在這裡恐怕也存在一個誤區,既包含了對史實的不清,也包含了對藤甲兵的誇大。

首先,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真實的歷史,在南中地區歸順之後,諸葛亮從這一地區徵集上萬兵勇編入蜀漢軍隊,在隨後的北伐作戰中也有登場,只是存在感並不高,這也難怪,一方面蜀漢的本土兵團才是真正的主力部隊,而南中的軍隊雖然在諸葛亮平定南中的作戰中給蜀漢軍隊製造過麻煩,但終究是手下敗將,兵力又有限,怎麼可能會出現南中武裝大殺四方,蜀漢本土兵團卻完全沒有存在感的怪異現象?所以在隨後的諸葛亮北伐過程中,歸順的南中兵團充其量也只能成為蜀漢軍隊的附庸,想成為絕對的主力是不可能的,也不具備這樣的資本。



但更重要的,還是對藤甲兵的無限誇大。

歷史中並沒有記錄南中武裝隨軍出征時,有沒有派遣過藤甲兵,考慮到這是南中武裝的特有力量,推斷在北伐過程中應該也有參與,但為什麼沒有在戰爭中再次打出出奇的效果,原因恐怕就在於,藤甲兵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麼神奇。



藤甲兵其實更是一個尷尬的兵種,他的出現完全在於封建社會南方少數民族武裝缺乏堅實的金屬冶煉基礎,製造不了太多的金屬武器,在大部分金屬要讓位於武器的情況下,士兵身披的鎧甲自然是少的可憐,因此才間接衍生出了這種純天然“盔甲”,雖然利用植物的自然特性和一些人工方法,讓藤甲具備了鎧甲的基礎,但畢竟只是一種山寨鎧甲,跟真正的金屬鎧甲硬碰硬是完全不可能的,藤甲的唯一好處,恐怕還是在於製作週期雖然很長,但樹藤並不少見方便大批量推廣,再加上初期蜀漢軍隊準備不足,面對突然出現的藤甲兵失去防備,才造成初期的失敗,而這樣的失敗也僅僅是少數。



所以諸葛亮在遭遇藤甲兵初期失利之後,隨後就採取火攻反制成功,將藤甲兵燒殺的片甲不留,可見在真正的王朝武裝面前,少數民族的武裝只能佔據一時的便宜,在經濟和技術全方面落後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被對手完成反轉。

所以當藤甲兵被諸葛亮破解之後,它的優勢已然不在,尤其在南中武裝正式編入蜀漢軍隊之後,南中武裝可以得到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又何必使用這種山寨款武器?就算用了,面對曹魏軍隊的再次火攻,又如何破之?


遼寧資深球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藤甲的製造比鐵甲還誇張。

鐵甲有著固定的方法,無非是選取好鐵進行打造,幾個工匠一起動手,幾天就可以完成一幅鐵甲。

而藤甲的製造,則非常困難。

史料記載:一套藤製鎧甲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首先砍來青藤編制好藤甲後,再用桐油浸泡。用桐油浸泡的目的是讓藤甲更具韌性。浸泡48小時後,將藤甲拿出晾乾,至少要晾兩個月,然後再用柚油浸泡,如此反覆5次,一套藤甲才算完成,這樣的藤甲才敢穿著上戰場。

看看,這樣造甲簡直是犯罪,2年時間都可以建一座宮殿了,根本不可能大量製造。

三國中的所謂藤甲兵,其實真正數量不過幾百上千人。

第二,藤甲沒有什麼特殊的。

藤甲其實是木甲的一種,主要是少數民族搞不到銅鐵,被迫因陋就簡製造的玩意。

藤甲具有一定的防禦能力,但並不能超過鐵甲。

因為藤蔓即便再堅硬,不可能超過鋼鐵。

藤甲兵和鐵甲兵,最多是旗鼓相當,不分勝負,佔不到便宜。

第三,藤甲有巨大缺陷。

藤甲怕火,一旦遭遇火焰就容易燒成火人。

而古代作戰中,火箭也就是箭頭帶火的弓箭,是尋常的武器。

那麼,一旦被火箭射中,藤甲兵 就成為烤豬。

所謂藤甲兵不能作為軍隊的主要護甲,不然很容易被敵人找到缺點打破。


薩沙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關於藤甲兵這個兵種的描述最早出現在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這一段故事屬於羅貫中杜撰的故事橋段。歷史中並沒有記載火燒藤甲兵這件事。甚至於在諸葛亮討伐南蠻的時候都沒有出現藤甲兵這個字眼。所以說所謂的藤甲兵或許在歷史上存在過。但三國時期並沒有發生過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事情。


而現在軍事博物館存放的兩套藤甲裝備實際上是,安順開發區么鋪鎮歪寨村的一些村民根據老人的回憶,複製出的兩套藤製鎧甲。根據布依族村民敘述,他們的祖先曾身穿藤甲協助苗族首領孟獲,大勝諸葛亮率領的蜀軍。後來被諸葛亮設計火攻打敗後,殘餘者逃往深山老林中生存。後經考證古代確實可能存在藤甲兵這個兵種。但是是否和諸葛亮大戰過這個事情存在很大的疑點。最主要的是正史中並沒有記載。

我們姑且就假設藤甲兵真實存在過並且和諸葛亮也發生過大戰。相對於傳統的鎧甲和皮甲來說藤甲確實性價比很高。不管從製作成本還是防禦能力以及實用性來說都要比鎧甲和皮甲強。小說中描述“藤甲又輕又堅,善能防箭,刀砍槍破不入,遇水不沉,戰場上所向無敵。”而現代村民仿造的藤甲也確實還原了部分真實性。起碼用刀劍是很難刺穿的。

既然藤甲如此厲害為何當初諸葛亮不大量生產藤甲裝備部隊呢?原因很簡單。藤甲的優勢十分明顯。但是藤甲的劣勢也同樣明顯。雖然藤甲刀槍不入,而且十分輕便。但是它做不到像布甲和皮甲一樣的靈活。 藤甲就好像一個烏龜殼一樣給人保護是同時也限制了士兵的靈活性。其次最要命的就是藤甲遇火就著。



因為藤甲的製作就是使用野生藤反覆浸泡桐油製作而成。桐油具有耐腐蝕,耐酸,耐鹼的特性。但是它畢竟是易燃之物。古代使用火攻之術的時候多數用的都是桐油。而用桐油泡出來的藤甲可以說是十分的雞肋。雖然具有護具的一切優點。但是點火就著這個問題確實是個致命傷。所以如此雞肋的藤甲,蜀漢當然不會去大量製作裝備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小小百科全書


大家好,我是歷史漫談君。今天和大家聊聊諸葛亮平南過程中遇到的蠻族“特種部隊”——藤甲兵。

藤甲兵在三國中出場,那可是威風無比。



此去東南七百里,有一國,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溼,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



藤甲軍的威力主要來自於藤甲:首先是防禦力極強,刀槍不入;其次可以作為渡河工具,在河流眾多的西南地區,大大增加了部隊的靈活性。 藤甲軍可以說是當時的特種部隊,也是孟獲的最大牌外援兼殺手鐧,這誰頂得住啊?

果不其然,蜀軍和藤甲軍作戰,被打的大敗,大將魏延都被打自閉了。 最終還是諸葛亮神機妙算,早已想好了對策。通過詐敗的方式把藤甲軍引入盤蛇谷之後用火攻,大敗藤甲軍並順勢七擒孟獲,平定南中。

不得不說,諸葛亮雖然獲勝,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那藤甲軍這麼厲害,諸葛亮後來為何不再組建一支呢? 首先是製作時間和原料問題。



藤甲的製作工序,可以說是十分繁瑣。要用特定的藤,還要在油裡浸上很久,取出曬乾後再浸,反覆幾十遍才可以。這麼看來沒個幾年甚至十幾年是造不出藤甲來的。

諸葛亮還能等上十幾年再進行北伐嗎?而且這製作的藤生長於特定的山澗,產量肯定也不高,藤甲兵用的藤甲也是陸陸續續造出來的,要是想大規模批量生產恐怕原料不夠啊!

其次是技術傳承問題。藤甲是很厲害,但關鍵是諸葛亮不知道如何製作。

首先是盤蛇谷一戰,藤甲兵大量死亡,他們本身就人數不多,而且不是人人都知道藤甲製作技術,這下更沒知道咋做藤甲了。



而且諸葛亮可是藤甲兵的大仇人,燒死他們那麼多同胞。現在諸葛亮又腆著臉來要藤甲製作秘方?二話不說,不剁了他就不錯了!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直接引進藤甲兵。

這個辦法看上去很傻,其實更傻。我覺得被引進來的藤甲兵會直接反叛投降魏國……

最後是氣候差異問題。藤甲是熱帶使用的裝備,優質藤條製作,透氣性好,還能渡河。

可諸葛亮平南迴軍之後是要北伐,跟魏國作戰啊。看看諸葛亮北伐的主要作戰地點,大部分都是在陝西,甘肅等地,屬於中國北部。



雖然不是特別靠北,也屬於中溫帶了,呼呼的西北風一吹,冬天肯定也是很冷的。這天氣穿藤甲?還打仗呢,光凍就凍死了。而且我極懷疑藤甲的性能會被寒冷天氣大大幹擾,就算勉強穿上性能也不是那麼好了。

總而言之,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就像藏獒在青藏高原很猛,但是不能用在平原地區當警犬一樣。所以,藤甲雖然是個好裝備,但著實不是諸葛亮的菜呀!


歷史漫談君


對於題主的問題,筆者首先澄清一下,在正史中並無藤甲兵的具體記載,也更是沒有火燒藤甲兵這場戰鬥。《三國志》作者陳壽是以曹魏為主體而撰寫此書的,其中大量的出現了“人相食”這樣悲慘的描述,如果諸葛亮真的火燒了藤甲兵,假如真的有這樣慘烈的一場戰鬥陳壽也一定會有所記載的,但是書中的《諸葛亮傳》中,對於南征只是了了幾筆。既然正史中無據可依,我們就用演義的角度來分析了。

提到了藤甲兵的出現是在諸葛亮南征孟獲時的故事,因為諸葛亮對於南方的少數民族採取的安撫為主打擊為輔的方針,對於南王孟獲是七擒七縱,最後一次孟獲為了一舉打敗諸葛亮就找到了烏戈國國王來幫忙,烏戈國的士兵就是身穿藤甲的藤甲兵。藤甲兵剛一出場,因為身穿的黑科技藤甲是刀槍不入,使得魏延的兵馬大敗而歸,以至於諸葛亮實在沒有辦法了才用了火攻的計策,在盤蛇谷一舉殲滅了,從而徹底的征服了孟獲。

雖然說藤甲有不防火的缺點,但是由於是穿著輕盈,不但可以有效的防禦刀劍的攻擊,還可以作為一個木筏使用,完全能承載一個人的重量,就好比說是現在的防彈衣還可以當救生艇使用,為什麼諸葛亮沒有組建一支這樣的黑科技軍隊?筆者認為,就不要說諸葛亮了,哪怕是我,我也不會組建這樣的軍隊。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概括以下原因:

第一、製作藤甲的週期過長,製作過程嚴格很難量產。

藤甲的製作是想當麻煩的,演義中對藤甲的製作過程是這樣記載的:

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內,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後取出曬之,晾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溼,刀箭皆不能入

首先可以看出的是浸油一次要半年,還要反覆十餘次,也就是說最少要五年,還不計算晾乾和編制藤甲的時間。諸葛亮北伐一共才用了六年,做出這樣的一批藤甲就要五年,這樣浪費時間,諸葛亮不被氣的吐血也差不多了。其實筆者分析,少數民族部落可能是有一種傳承的制度,這樣的藤甲製作不易,會存在父傳子的情況,畢竟是人口有限戰爭也不是很頻繁,一付藤甲可能會用好幾代人。打個比方,就說現在北京有個傳統弓箭非遺傳承人做的清弓,要做成一把弓最少要用兩年的時間,在古代的蒙古部落做成一把標準的複合角弓也得用三四年。這些武器的製作和藤甲的製作都很類似,就是製作週期太長了,想達到量產很不容易,對於戰火頻發的三國時期根本就不適用。

第二、藤甲原材料稀少獲取困難,無法量產難以實現軍隊列裝,不具有太大的優勢。

上一條當中在原文當中提到的一句,做藤甲用的藤,所生長的地方特殊:“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內。”也就是說這樣的藤條不是隨便什麼地方都能有的,由於生長環境的特殊,獲取這種材料的困難,產量一定是很低的。對於少數民族部落來說,這種藤條滿足自己部落的使用還是可以的,畢竟有可能也是一種可以傳承的東西,家家戶戶都有,不會出現資源緊缺。

如果在軍隊中大面積的列裝是無法實現的,出現的消耗也無法及時補給,藤條生長緩慢,十年也不一定能長成理想的狀態。藤甲製作過程繁雜,而金屬皮革類鎧甲不但可以量產,維護也是很方便,金屬鎧甲的甲片可以不斷的生產,工匠可以隨時隨地的組合鎧甲,動物皮革也容易獲取,鞣製時間也不長,對於出現的破損和消耗可以及時的補給。第三、藤甲的出現是因為邊陲缺乏金屬,而且並不適合用在北方作戰。<strong>

西南的烏戈國使用藤甲,是因為生產技術落後,無法大量的冶煉金屬,而就地取材使用藤製鎧甲,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稀少的金屬都要用在重要的地方。之前的蒙古就是因為沒有鐵鍋而使用皮鍋做飯,還因為沒有鐵鍋而發生過入侵中原的事,在千年後的遼金時代尚且如此,在三國時期西南的少數民族就更是缺乏金屬製品了。

藤甲只適合在南方氣候溫和的地方使用,在中國的北方卻不行。藤甲由於是用藤條編織而成,在南方的話可以起到避暑通風的作用,如果穿著藤甲到了寒冷的北方,將士們非要凍感冒不行。諸葛亮在隴西作戰的時候,天氣非常寒冷,皮革金屬鎧甲可以做到擋風禦寒的作用,藤甲卻不行。冷颼颼的北方從藤甲的縫隙中鑽到身體上的時候,將士們只能大呼涼涼了。後來明清時期出現的棉甲就是一個例子,棉甲同時解決了士兵防禦和禦寒的雙重作用,作為一個將領在考慮防禦力的同時還要考慮士兵的舒適程度。所以說藤甲由於本身的侷限性,諸葛亮是不會組建這樣的軍隊的。

第四、無法做到徹底的防火措施,在使用上受到條件限制,稍有不慎就會被團滅,形同雞肋。

諸葛亮本人就是用火攻,把藤甲兵團滅了,他自己也不會走烏戈國國王的老路吧。即使真的組建了一支這樣的軍隊,是無法做到徹底防火的,因為藤甲的製作是反覆的用油浸泡,遇火既燃。通俗來講就是穿著用汽油泡過的衣服,一個菸頭就能要了小命,在使用上很受限制,無論去執行什麼樣的戰鬥任務總要考慮著如何防火,總不能人人再自備一個小型滅火器吧,再說了當時滅火器還沒出現呢。藤甲兵在盤蛇谷被諸葛亮的火攻團滅,證明了這個兵種如果用火攻,很容易導致團滅,這一點諸葛亮也很清楚,辛辛苦苦組建的軍隊,一把火就沒了。生平做事謹慎的孔明先生也不會走這一步險棋。

綜上所述:藤甲兵在諸葛亮眼中可能是一個尷尬的兵種,除了防禦力超高以外,其他的各項指標都很渣,價格超級高,造兵超級慢,攻擊力稀鬆平常,血量低,還遇火瞬間團滅。這樣的軍隊,別說是諸葛亮不會去組建了,擱誰都不會組建吧。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論,不正之處歡迎評論斧正,你的關注是我最大動力,謝謝。


蔡公子講歷史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南擒孟獲之時遇到了一支藤甲軍,藤甲軍具有鋼鐵般的性質,可謂弓弩不能穿、刀劍不能入,因此在前幾場戰役都是魏延大敗而歸。藤甲軍的優點多多,倘若諸葛亮也組建一支藤甲兵,理應對北伐有利無害,但諸葛亮卻未能採用此法,也必有他的道理。下面讓我分析一下。



首先用藤甲必先製作藤甲,但藤甲製作週期太長。藤甲所用材料為藤,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取下之後浸入油中,半年後取出來曬一下,曬乾之後再一次侵入油中,反反覆覆十多次,才能有此功效。由此看來,製做一副藤甲需要花費五年時間,但從《出師表》可以讀出諸葛亮已經為戰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已經迫不及待得去北伐,因此在距離諸葛亮北伐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不可能再去等五年專門製作裝備。

諸葛亮製作藤甲以及訓練藤甲軍勢必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諸葛亮首次北伐出擊軍隊30萬,倘若給每一個將士都配備一身藤甲,就需要30萬副鎧甲,由於原材料的稀少,加上過程複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便多,所以藤甲的製作費用遠遠高於普通鎧甲。分析一下蜀國現在的情況,劉備夷陵之戰後,蜀國一敗塗地,經濟一下子回到瞭解放前,雖說經諸葛亮治理,國庫暫時豐足,但是經濟還達不到隨意揮霍的地步。除此諸葛亮更加明白對付魏國根本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花大價錢製作高大上的藤甲會使蜀國經濟有損失,不是所求的長遠之計。

藤甲弱點已經暴露,不便再重新用於實戰。三國演義中,蜀、吳、魏三國相互牽制,瞭解彼此才能百戰不殆,所以蠻王孟獲失敗消息早就傳到了司馬懿的耳朵裡,司馬懿也就知道藤甲軍怕火攻,若諸葛亮率30萬藤甲軍進攻魏國,對方就有了準備,實戰中便難以取勝,也就難以發揮藤甲的價值。

三國故事,有因有果,令人回味。


史話長廊



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諸葛亮精於謀略,善於用兵。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為了繼承匡扶漢室的遺志,欲率軍北伐。然而南方孟獲卻襲擾蜀國邊境,孔明深知,欲北伐必先平定南方,演義中這才有了七擒孟獲的經典戰役。七擒孟獲,孔明可謂用意深遠,目的就是徹底收服蠻王,讓南方徹底平定,而諸葛亮七擒孟獲確實達了很好的效果。演義中諸葛亮在六擒孟獲之後,遇見了藤甲兵,他們正是烏戈國兀突骨的部下。據演義中交代,兀突骨不吃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上帶有鱗甲,刀劍不能傷害。


而藤甲兵更是穿戴藤甲,這些藤甲都生存與山澗之中,士兵將它們製造成鎧甲。這樣的藤甲兵所向披靡,刀槍不入。遇到河流,人可以坐在上面,順流而下,不會下沉。因此蜀軍連續敗仗,孔明設計將藤甲兵引誘至盤蛇谷,縱火燃燒,才將他們打敗。然而有人卻又疑問,藤甲兵如此厲害,諸葛亮為何不再組織一支藤甲軍?個人認為,藤甲兵雖然厲害,但有著不可彌補的缺陷,以下依據演義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藤甲兵所用的鎧甲製作耗時又複雜。藤甲兵的鎧甲雖然刀槍不入,遇水不沉,經水不溼。但有個很大的缺陷,就是製作起來很複雜。據演義記載,藤甲是用山澗的藤蔓製作的,它們生長在石壁之內,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採摘,最主要是,這種藤蔓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藤蔓的生長也需要長年累月,不是一蹴而就,因此當時的藤甲兵也就只有三萬人。


藤蔓採摘後,需要在油中浸泡,長達半年之久,浸泡後還要曬乾。曬乾後再次浸泡半年之久,這樣反覆至少十遍才能製造出合格的藤甲。依照這樣算下去,製作藤甲怎麼也需要五六年以上的時間吧,等孔明把藤甲製作好,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使用。演義中九十回這樣記載:

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內,國人採取,浸於水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


其次藤甲雖然刀槍不入,有個致命的缺陷,就是怕火。藤甲需要在油中反覆浸泡,幾十遍之後方可合格,由此可見,藤甲是非常容易燃燒的東西。演義中曾這樣記載,話說藤甲刀槍不入,蜀軍拿他們沒有辦法,諸葛亮一天視察地形,遇到一個叫盤蛇谷的地方,大笑:上天賜給我建功的機會。於是便命馬岱攜帶易燃的乾柴,黑油等東西在谷底設伏,蜀軍連續敗退,終於把藤甲兵引入谷口。


藤甲兵看到地形四面環山,不能放火,而他們不怕刀劍和水,因此大膽進入谷內。此時蜀軍在谷頂不停往下扔火把,谷底早就已經裝滿了乾草、油物。頃刻間藤甲兵便陷入一片火海,噼裡啪啦作響,火光沖天。藤甲兵相互擁抱,都被燒死在谷內,慘烈不堪。

顯而易見,藤甲兵是非常怕火的,一但一個人燃燒起來,就會傳遍全軍。而諸葛亮司馬懿又都是善於用計謀的人,諸葛亮攜帶藤甲軍北伐,估計也不敢用,司馬懿也會用火燒。有這樣的缺陷,諸葛亮再組織藤甲兵,就沒有必要了。


再次諸葛亮北伐,藤甲兵是一種拖累。諸葛亮北伐,出祁山,綿延上千裡。藤甲兵的鎧甲十分不宜於攜帶,不宜於山路行軍,是一種負擔。山路崎嶇軍糧的運輸都是問題,又何況是藤甲。最重要的是,藤甲是一次性的,損壞就沒,尤其是容易被火燒。再次製作藤甲需要十來年的時間,而尋找藤蔓這種東西也是十分困難,諸葛亮攜帶這樣的藤甲兵北伐,無異於自取滅亡。


司馬懿肯定想著用火攻,估計藤甲兵到時候還要有其他的部隊看守保護,因此而成為累贅。總而言之,藤甲兵有他們的優勢,但也只能用於南蠻部落之間的局部戰爭,諸葛亮北伐這樣的大規模征戰,面對北方的鐵騎,藤甲兵沒有用武之地。

你是如何看待藤甲兵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諸葛亮在討伐南中叛亂之後,依正史而言是有組織一支南中部隊的,也就是由王平帶領的無當飛軍,這支部隊在北伐中立下不小的功勳。

那為什麼羅貫中在演義裡卻沒有以無當飛軍為素材,安排讓諸葛亮吃過大虧的“藤甲軍”出陣呢?其實是有兩方面的原因的。

第一:“藤甲”的製作方法已經失傳了

演義中有很多的奇門秘術,像諸葛亮的借風之法,左慈的幻術、于吉的入夢大法等。同樣的,在南中也有不少奇人異士掌握著這一類的秘法,像木鹿大王的“驅獸之法”和烏戈國王“製作藤甲”的方法。

這類秘法要麼是自己修煉(諸葛家族就諸葛亮一個人會借風),要麼就是家族中的秘傳,“驅獸”和“制甲”都是。因為保密性極強,外人很少能得知其中的奧妙,所以“制甲”的方法也只有烏戈國王兀突骨等極少數人才有資格知道,可這些知道“制甲”之法的人都被諸葛亮燒死在了盤蛇谷裡,“制甲”之法已經失傳了。

就算是孟獲的小舅子帶來洞主或者南中嚮導呂凱,他們對“制甲”之法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製作過程,卻不瞭解製作的工序。例如用的是哪一種藤,一次取量多少,用來泡藤的是什麼油等等。而隨著兀突骨的死,“制甲”之法也就失傳了,諸葛亮就算想要再組建起“藤甲兵”也是無從下手的。

第二:“藤甲兵”使用限制大,需要配合“桃花水”使用

“桃花水”其實是一條流經烏戈國的江,江水和烏戈國人的體質已經是合為一體了。若別國人喝桃花水必死,而烏戈國人喝桃花水卻是精神倍添,生龍活虎。這桃花水也是烏戈國人能大敗南征部隊,令到諸葛亮不得不以損壽傷天,來換取火攻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條類似於“興奮劑”的桃花水,能幫助藤甲兵很好地守衛住國境。可萬物有利必有弊,桃花水利在功效,弊則在地理。藤甲兵是人,可以移動,但桃花水是江,移動不了。這也是為什麼身為南蠻王的孟獲,居然會不知道自己的地盤裡有這麼一個奇怪的國家,就是因為烏戈國依桃花水而生,只保國境而不爭領土。

所以諸葛亮就算以自己的絕頂奇才,仿摩出“制甲”之法,也得物無所用。北伐大戰打得不止是錢糧軍隊,還有時間因素,一場戰打幾個月甚至一兩年有的是。難道蜀軍還能高掛“免戰牌”,讓藤甲兵回去補充桃花水後再趕赴前線作戰嗎?不可能的事。

而要是把藤甲給蜀軍穿的話,能不能發揮最大功效就很難說了。何況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時候,不少將士就站在旁邊觀看著,像這樣有著明顯弱點的“藤甲”,蜀軍將士有誰敢穿?

就算諸葛亮拍著胸脯保證已做好“防火”的準備,我覺得眾人可能會來一句:“有請丞相先穿著藤甲,去魏營溜一圈,平安歸來了再說吧!”


狐史首丘


因為火燒藤甲兵是三國演義吹出來的,真實歷史上根本沒有這麼一齣戲,因為藤甲穿在身上並沒有那麼容易著火,這可以試試看是衣服容易著火還是木頭容易著火。在中國曆代史上都有多少裝備這種以藤甲作為盔甲的兵種。比如秦軍的輕裝步兵就有裝備這種藤甲部隊,大名鼎鼎的陷陣營就有配這種裝備,一般來說就是一個藤前甲,衝鋒起來的時候可以防著被箭射殺。這種藤甲兵即便到清朝的時候仍然有被裝備,比如康熙時期就有一支叫做虎藤兵,這也是一支有裝備藤甲的部隊。

至於說藤甲沒有大規模裝備主要是因為這東西不容易輸送。藤甲穿在身上不容易著火,可是輸送起來就很容易著火。只要潑上油,就很容易著火。

其次,保養不利!普通士兵穿著的盔甲是用鐵銅做的,這東西用起來時間很長,可以長期使用。而藤甲的話由於易脆,往往幾個月就不行了。

第三,操作不便,藤甲看似輕盈可是這東西太硬,穿著跟龜殼一樣,穿龜殼怎麼一個情況大家都知道。防箭容易,對砍影響行動。

最後,防護能力。藤甲的防護能力對於鐵甲來說還是有欠缺的。當時的藤甲是用繩子綁的,對戰的時候綁繩則很容易被砍斷掉。


優己


談藤甲兵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藤甲和鐵甲的區別:


1,藤甲的優點:

輕,相比鐵甲士兵的靈敏度更高。

堅韌,也能抵擋那個冷兵器時代的主要傷害。

水中有浮力,可以坐著渡水,這真是一個很大的好處,尤其在蠻夷之地,很多河流什麼的地方。

2,藤甲的缺點:

1,打造太不容易,本身那種野藤就不是像鐵礦石那樣花錢就可以採掘,產量有限,同時打造需要一兩年,時間太長,根本供應不上。

2,非常怕火,火攻算是軍事常見手段了。


鐵甲的優缺點不必細說了,和上面藤甲的一比較就出來了,尤其是考慮到藤甲的缺點,想要稱霸天下就不能靠此等手段,打造一支看護一方樂土的護院軍隊倒還可以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