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喜歡金庸的武俠到喜歡古龍的作品,這個過程你經歷了什麼?明白了什麼?

毛線君ro殼哆哆


也許是古龍小說描寫的生活太像成年後的生活,金庸的小說太過童話故事


止水之心138821544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吧,因為我恰好是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的。

高中的,或者從初中開始,那個時候無論是從熒幕上的電視劇,還是從朋友同學那裡借的書,真正接觸的幾乎都是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而高中人教版的課外讀物裡也是破天荒的在我高二那一年,錄入了兩篇武俠裡的章節,其中一篇是《臥虎藏龍》,另外一篇便是《天龍八部》。也是從這個時候起,真正的迷上了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高中我就成為了班上第一個知道這個對聯,且還能一個個娓娓道來的人。然後高二跟高三畢業後的那個暑假,開始了這些作品的閱讀。那個時候央視科教頻道的百家講壇還開了一期孔慶東看武俠小說的專欄,加上自己對於武俠那些懵懂的理解,開始了進行深層次的去思考書裡的問題。最初看金庸先生的武俠,讀到的是大俠養成記,是睥睨天下的理想,而後是江湖裡的快意恩仇,懲奸除惡的快感與舒暢,最後都變成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沉重。金庸先生的作品更磅礴大氣,依託歷史事件,讓人有跡可循。作品裡更是立意明確,表達出許多對社會,對歷史都非常有正面意義的思想。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貫穿整個先生作品裡的。但是,鹿鼎記卻不得不單獨拿出來,這本也是先生的收山之作。武俠裡講究武功天下第一,而每本書裡的主角也確確實實都屬於一等一的高手。只有韋小寶是個另類。他不會武功,沒有江湖英雄的氣概,膽小怕事,貪生怕死,見利忘義,好色之徒,他幾乎佔盡了一個市井小儈的全部缺點。可單單就是這樣一個人,成了鹿鼎記的主角。而且他似乎比其它書裡的任何主角都要混的更好,光那七個美豔的老婆就足以佔據先生全部書裡的半壁天下。為什麼先生要一反常態,寫這樣一個人做主角呢?雖然武俠小說是一個架空的江湖世界,但是它仍然有其自己的世界觀。先生的所有作品,都是以大俠貫穿,到了最後一本,也是看透了。所以先生寫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韋小寶,他不是大俠,連俠都算不上,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煙火氣的人。從大俠到個人,這是先生最後的轉變,他也已經知道自己寫盡了俠與人,沒有什麼再好寫的了,所以,先生此後封筆了。

喜歡古龍的作品,不得不說是被他那完全與眾不同的文筆吸引了,而後再被書裡極盡奇巧的情節懸念所打動,最後再被結尾那觸手可及的結局所折服。我是從大學開始慢慢讀古龍的作品的,加起來不少於三十部。這個時期也是個人三觀與性格思維方式形成的關鍵時期,而這個時間段我恰好對古龍的作品愛不釋手。年輕的時候,我們總以為長大了自己要做英雄,去守護國家,去守護身邊所有的人。所以,那個時候我們憧憬著未來,我們也就理所當然的喜歡大俠,喜歡金庸,喜歡他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可當我們慢慢的融入社會,我們才慢慢的明白,我們做不了英雄,我們只是一個人,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以及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大俠離我們太遙遠了。所以,我慢慢的越來越喜歡古龍先生的作品了。就如同《大人物》這個短篇裡講的一樣,哪有什麼大人物,真正的大人物就是你身邊那個愛你的人,他才是那個一直在想盡一切辦法護你周全的人。又如同《七種武器》裡,講的真正的武器是笑容,是信任,是勇氣等等。所以,古龍先生的作品講的是人,俠也是人,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在他的武俠世界觀裡,沒有家國是非,只有人的對錯,利益的好壞,這些都是人本身該有的屬性。

金庸先生書香門第,故而高風雅正,更重大是大非,所以他寫俠,寫大俠。而古龍先生出生市井,平生只是喜好朋友、酒與女人,故而他的作品裡有的更多的是個人的對錯陰謀,所以他寫人,寫你我一樣的生活人。


凰梧


從喜歡金庸的武俠到喜歡古龍的作品,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人生從理想到現實的成長過程,明白了自己是活生生的人啊!

金庸的小說的特點:

招式華麗,內功,輕功,拳腳,劍術;內容博大精深,涉及到歷史,哲學,醫學等等;文風嚴謹,幾乎找不到什麼漏洞;是武俠小說中的浪漫主義派。金大俠是活在繁華人世間的,他食的是人間煙火,寫的是人間俠情,讚的是真英雄,真豪傑。正如他自己所說,自己本身是一個喜歡寧靜致遠的人,心裡也時常會揣著理想,但這些東西自己肯定是不能實現,所以就只好尋覓世間的人,然後寄情於小說中,以實現自己的宏偉壯志。

古龍的小說的特點:

招式簡單,講究速度,力量,氣勢;內容深入人心,把人性的描寫發揮到了極至;行文靈活多變,情節出人意料,可與西方偵探小說媲美;由於個人生活原因及其本人的英年早逝,古龍先生的作品多有漏洞,還不乏一些有了上篇沒有下篇的小說;古龍先生的小說是武俠小說中的現主義派。觀之古龍,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武俠人物。光著身子寫作,大碗飲酒,大口抽菸,喜歡美女。而他自己在作品中所寫到的人物,多是極具個性,但若是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很怪異的人。


文行遠方


金庸先生的武俠,結合歷史為背景,大氣磅礴,為國為民。有儒家典型的入世思想,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命的崇高使命和責任,也是比較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觀,仁義大度,卓爾不群。

金庸筆下的人物,少年多磨難,又因本性堅毅,獲得大機緣,往往絕處逢生,被譽為少年天才,解救眾生於水火中。同時,自身獲得足夠多的讚譽和地位,本身也是多宅心仁厚,謙遜淡泊,頗有君子和大師風範。

我少年時代是蠻喜歡的,常常幻想自己是主人公,風流倜儻,獨抗天下,贏得身後名。

然長髮後發現,有點不太現實。有幾個少年英才,能在短短二十年間,做得如此的成就出來呢?先就不說大機緣了,單單一本降龍十八掌,光是放在你面前,你恐怕沒有博士的智商,能夠學的會。

古龍小說人物多為浪子,漂泊無依,倒黴事情也多,也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他們大多像是正常的普通人一樣,有煩惱,有憂愁,喝酒就能喝死一大片。

我感覺,金庸老先生寫的是成人童話,而古龍寫的才是人生。




孤崖青松



美人如玉,公子多情!

一個氣勢磅礴!

一個燦爛多姿!

金庸的小說,故事要娓娓道來,細雨綿綿,所有多出經典的電視劇!

古龍的小說,情節總是奇峰迭起,又峰迴路轉,經典的電影這裡為最!

你是懵懂少年,從故事開始,歷經成才,感受愛情,一步步鍛造成才!

當你不在懵懂,才體會到世間滋味,那裡是好奇的,意外的,是最得意,也會是最失意!

天生我才未有用,千金散去不復來!

我得意、失意了,我現實了,生活雖苦,但笑容還是甜的!


觀乎心齋


我喜歡金庸,看了金庸之後,對其他作者的武俠作品就再也提不起興趣。古龍的作品我就讀不下去。

或許,這是因為我認識武俠小說是從金庸開始的,他為我的少年時代打造了一個武俠的世界。他告訴我們,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美好終將勝醜陋。他給了我一個武俠的夢,也想著練就蓋世神功,除惡揚善……如今,我已從武俠夢裡早已醒了過來,我知道現實世界與武俠世界存在的距離,我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我知道,在武俠世界裡生活很好,我很羨慕那些執著於武俠世界的超脫,而我不能。我練不就蓋世神功,我只能在現實世界中生活。而我也走出了金庸創造的武俠世界,走近了魯迅為我們講述的現實世界。


別求新聲


人物刻畫撰寫的不同,也反應了自己的心境變化吧

說要經歷什麼,並沒有,只是時間的洗刷,讓人改變了吧


勞資鐵血獵手好吧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也。


格物致知65


明白了歷史的厚重,經歷了江湖的無奈。


蕭門暮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