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法是練好一個字之後,再練下一個字嗎?

安然53750126


練習書法有很多種方法。很多人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練。這確實也是非常有效的。這有點像學音樂樂器,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往往只會拉幾首曲子,然後就可以去考級了。

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沒有很大的毅力去一個字,一個字的練,不妨先學著拿,拿毛筆,隨便寫寫,先不要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而是能夠熟練的運用手法寫字,一旦你能夠隨心所欲的用筆了,這個時候你再去臨摹一些好的字體,就會感覺很輕鬆。

對於年輕人來說,學習書法最好,按照規範的要求去做。但對成年人來說,可能書法只是修身養性的手段而已,他不一定追求所謂的精品,也不一定想成為書法家,那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寫寫了。

我就是這樣隨便寫寫的,大家都批評指正哦。




蘇雷讀書


從書法學習的角度來說,我們學習書法最靠譜的方法就是臨帖。臨帖水平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我們臨帖的水平、投入度。

一般來說,書法的臨寫是臨寫好一個字之後,再進行下一個字。

之所以會這麼安排,是因為我們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對於一個字書法的掌握,必須要到非常熟悉、非常精煉的地步,才能做到,否則一個字是沒有辦法的。

我們檢驗一個人書法水平的好壞,其實只要看他臨帖水平怎麼樣。雖然在很大程度上,臨帖水平並不代表一個人的書法水平。但是臨帖水平高的人自然書法的書寫技術也不會低。

而臨帖的最高境界,我們是說在字帖的學習方面,臨帖最高的水平,是能夠準確、熟練、多次背臨出書法作品上的字例。

如果可以做到這樣,那就說明對於字帖上的字已經寫的熟練了,這對我們理解書法家用筆以及結體非常有幫助。

我們當然不是說意臨在書法的書寫中一點作用都沒有,而是說意臨的書法,往往是高水平的改造。這個改造確實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書法水平和創新力度。但是我們不應該盲目創作,尤其是在我們學習書法的初期,尤其需要注意這一點。

這是因為,當我們水平不夠,對於書法的瞭解不到位,這個時候的創新往往帶有很多盲目性,是不合法的、不合規矩的,如果此時進行創新,當然會造成書寫上的混亂,造成很多低級錯誤。

就好像我們說,一個連漢字都沒認全的人,你讓他去寫一本書,那簡直比登天還難,跟別指望他寫出什麼高水平的東西了。

所以且一定要謀而後動,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一個字一個字的臨寫,好處就在於他穩紮穩打,很穩定、紮實,一個腳步,一個階梯,不會有太多虛的東西,只要是稍微虛一點,就很可能前功盡棄。但是壞處就在於這些書法作品的臨寫過程會非常枯燥,而且你需要不斷的進行臨寫、對比、修改、提高,回合枯燥。但是看著自己一點點進步,還是比較高興的。

一個字一個字進行臨寫,這種學習方式還是需要分情況的。比如,在楷書中,由於每一個字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不是很大,每一個字都是獨立的形態,呼應關係比較差,尤其是楷書和篆書,更是如此。這些相互獨立的字體,就在一定程度上讓書法的學習臨寫提供了便利。

但是對於行草書而言,就沒有這麼簡單了。行草書的臨寫,必須以一豎列為基本單位,很多書法作品的字與字之間是有很強烈的粘連引帶的,這些粘連在一定程度上為書法的書寫提供了很多便利,使得書寫者在書寫之處是迅速便捷的,但是對於學習者來說,是很困難的,他必須要做到和當時書寫者一樣。

因此,我們書寫書法的時候,楷書、篆書、隸書需要練好一個字之後,在進行下一個字的練習。但是行草書必須以豎列為基本單位。


松風閣書法日講


可能多數認為這個辦法不好,又慢又笨,其實,一個字一個字的練效果是不錯的。不講幾天練一個字,什麼時候把這個字練好了,再練下一個字。

因為,一字裡包含了作者的用筆,別小看這一點一橫一個字,你要真寫的象不容易,可能當時寫像了,但再寫又不像了,就是沒有領悟作者的筆法和結構原理。


其次,如果一頁或多行的臨,量是上去了,但質沒有提高,有句俗語,叫貪多嚼不爛。還有句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寫少,寫慢,積少成多,日積月累,最後在不知不覺中突然發現進步神速,王羲之講,寫書法最忌心裡要表現自已,如此,反而寫不好,貪多亦如此,心態平穩平和是寫書法之首。

最後,有的臨帖時間好幾年,初看是不錯,細看在細節上問題很多,為什麼,因為貪多,沒有很好的對待每一個字,反而因多寫,把自已的缺點固化了。有位書法老師說過,固化了的缺點要改正過來,還不如從零學起的人學的快。



第四,多問,多悟,原帖書者為什麼要這樣寫,用矛盾的觀點,統一的觀點,美學的觀點看結構,在形態上用音樂美,舞蹈美的韻律觀點了解它的形是怎樣運動發力的,輕重緩急,怎樣入筆收筆,究其源,才會實質上弄懂。

總之,書法臨帖是個慢功,細功,更是一個積累,欲速則不達,要有眾裡尋它千百度的精神,名是練筆,實則練心,守住心,不求名,不求利,暮然回首,厚積薄發,已登書法之高峰。


老營長6


一個字一個字的模式效果不好,而且週期長,必須按照正規的、系統的訓練方法與步驟要求,將基本功技法相關的問題劃分成若干個小課目單獨練習,而且每一個環節有指定的技術操作規範。比如,指法、筆法、筆畫、結字、臨摹,這些常規技術問題都與塑造字形結構有直接關係,而且每一項都有專門的訓練套路,它們彼此之間是工序關係、因果關係。如圖:

如果不按照上述這個規程,直接照著字帖寫,每個字寫多少遍才能找到正確的寫法?

其實,結字這個環節,主要是針對字形結構進行分類練習,如左右式、上下式、從疊式、包圍式等,這個過程是瞭解和掌握結字法則規律的。這個訓練環節不需很長時間,一週左右。

臨摹這個環節,是深入熟練字法的過程。需要科學合理的運用摹帖法、臨帖法,將原帖結構特點與風格特色抓住。通常情況下,兩三個月就可以了,如果沒有基本功訓練過程,那就難說了,可能兩三年也學不真功夫。因此說,採用正確的訓練方法特別關鍵。

總之,技法訓練過程是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最終目的是獲得範本筆法和字法精要,所以,有步驟、分類型的練習方法是比較好的。單純把字帖放在一旁看一眼寫一筆,一個字一個字的摳,甚至一個字寫幾十遍,不寫好誓不罷休,這種作法最不可取。其實,只要執筆法正確、運筆法規範,結字法、臨摹法要點很熟悉,熟練字形是容易的事情。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一直練的楷書,根據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實踐,我覺的練字最好一個字練的十分熟練了,再寫下一個字,也就是所說的過單字關,因為寫好一個字,是寫好所有字的前題。我們練字的目的就是為了寫好每一個字,而有時一個字寫好了,住往可以舉一反三,再寫其它一些字時相對就容易些。反之,要是這個字還沒寫好,就又寫下一個。長此以往,照成基礎不穩,以後又得掉頭從練,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效率,得不嘗失。當然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論,對於個別自己覺得比較難寫的字,也不能急,除了多加練習之外,也可把這些單獨記住,抽空慢慢練。

其實練習書法還有很多方法,技巧。建議多找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方可少走彎路。


長江6號5130952037746


對於普通的愛好者而言,在剛開始接觸書法的時候,是很難弄請楚關於書法理論的真實內含的。

談談自己的經過,剛開始練字的時候,是出於對村裡善寫者的敬愛,對書法是沒有任何概念的,只知道用筆沾墨在牆上抄古詩,像一歲一枯榮之類很簡的詩句。

再後來就是學校發字帖,像是現在黃自元體,市裡的善書者編寫的,都是雙勾字,也沒有填墨練習,也沒有對臨,只是看看,然後胡寫,驚喜於偶爾一筆的進步,以便有動力繼續寫下去。總體來說,是從一筆一劃的進步開始有真正的興趣,就這樣,一個字,幾個字的慢慢走過來。

現在的狀況是逐步攻克自己認為很艱難的字,像必,家,繁體的飛等等,確實需要反覆的調整結字,以及提按等技術性的東西,當然前題是多用心讀古帖,知道什麼是美。

也是在練習中,難免有不到處,歡迎指教!








讀書耕田人王七


初學書法怎麼練,有各種方案和方法。一個字你好了再練下一個字,這種方法好不好也有不同說法。

我看到過美院教授邱振中老師主張一個筆法一種使轉的練習,要重複幾千遍。他訓練他兒子寫硬筆書片,兩三個月的時間,寫了幾十個字,具體數字忘記了,大概是這個意思。他說這樣練很有用。這段時間,雖然只寫了少量的字,但是這些字都己入於心,而不是泛泛而寫。這些少量的字,已基本包括了所有筆畫。

邱教授很重視強化訓練。

一個字練好了再練下一個字,什麼是練好了?要不管好不好,寫他個上千遍,幾幹遍,再寫下一個字,一個一個的過關。

我並沒有這樣練的經歷,聽說而已,謹供參考。


筆翰頗好


練好一個字,再練下一個字,這是一種最笨的練習方式,不論任何一種帖,都不可能把漢字收全,這就要求我們有選擇性的進行練習,有選擇的練習是需要決竅旳,初學書法須從楷書入手,以歐楷為例,學歐楷之前先要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和書寫姿式,學會發筆,再從歐楷的基本點畫開始練習,如今天重點練習歐楷的"點",明天學習歐楷的"橫"後天練習歐楷的"豎",而第四天我們就可把點橫豎組合成歐楷的"王""上"下"等很多字,依次類推,這樣就簡單多了,在把歐楷的基本點畫及相關的字練完之後,仔細讀歐楷的帖,研究其結構特點,逐磨其它字的寫法,再研究歐楷的章法佈局特色,然後用你喜歡古詩詞把所練的字組合在一起,就有了歐楷的雛形,為以後歐楷的提高也就夯實了基礎。

篆書丶隸書也可這樣練習。保證速成有效。


宋詳軍



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這樣做,比如學習“永字八法”的基本點畫階段,就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練好每一個點畫和包括這些基本點畫的獨體字或按照點畫練習基本要求的其他形式的字形。在臨摹學習偏旁部首或合體字結構時,由於有了一定的基礎和讀帖能力,學習書法的興趣也在逐步形成,這是可以按照偏旁部首的規律涉及的字形分組進行臨摹學習,這樣還可以避免興趣減弱以及有利於把握近似單字的結果規律,和取得小小的成就感。期間不妨將近期臨摹學習過程中掌握的單字進行集字作品的嘗試。



或隨這樣說,我在進行單個字的臨摹學習時也要採取各個擊破的學習方法,不能鼻子眉毛一把抓,學習沒有重心,盲目的學習。特別是臨摹學習結構時,要兩種方法結合進行,單字要精煉,組內字也要精準的臨摹練習,最好能夠做到背臨。並且在進行結構為主的臨摹學習過程,也不能忽略點畫的學習,一定要把過去掌握的書法技法知識運用到現在的臨摹學習中,同時還有不斷進行回顧總結。進行對照字帖的分析與自查,反覆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複習鞏固學習。學習中一方面要進行單個字精準練習與也要進行按組的分類歸納學習。



單字精煉有利於紮實掌握技法,但時間一長容易疲勞,分組練習容易產生興趣和成就感,但可能會出現粗率,貪多嚼不爛的情況。所以無論單字臨摹練習和分組練習都需要各個擊破,精準臨摹學習。打個比方說就是饅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翰墨書道


練書法各人的體會和方法會有所差異。我建議先臨帖,根據帖上的字,每個字臨五遍十遍,甚至幾十遍,可一次臨幾個字,明天再重複練,初步熟悉後再進行下一節新課繼續練,一段時間後又重複練;注意練筆法,練架構,之後還要注意字的氣勢(即小章法),不能馬虎,要有耐心,古人臨帖十幾年幾十年,甚至晩年都結合著創作繼續臨帖;初臨帖者特別是需要認真讀帖,細心觀察,心領神會然後下筆,持之以恆自然會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