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航母的斜角甲板是14度,國產航母的斜角甲板是12度,兩度之差有何不同?

趣聞視圖


我國在遼寧號下水之後,關於第二艘航母的消息就一直不斷傳出,隨著一些官方消息的證實,我國的首艘國產航母現在距離服役的時間應該不會太晚了。我國的第二艘航母是基於遼寧號的外觀來建設的,所以也被稱為001A航母,而大部分軍迷則是喜歡叫他002號航母,或者是國產航母。國產航母的整體大小和遼寧號相似,畢竟遼寧號是一艘二手航母改建的,國內在國產航母下水前還是缺乏完整的航母建設經驗。在建設國產航母的時候依照著遼寧號來建設也可以降低技術難度,並且還能積蓄經驗,為未來的更大更強的航母建設打下基礎。

雖然兩艘艦的大部分外觀都比較相似,但是在艦載機滑翔的甲板傾斜角度上卻存在不同。國產航母的甲板斜角度數是12度,而遼寧號航母則是14度,雖然只有兩度之差,但是航母作為海上的重型武器,一絲一毫的差距帶來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在航母發展早起,當時的艦載機滑翔甲板的傾斜角度只有9度,而因為度數低,所以艦載機的起飛動力不足,在飛出航母的時候,就有發生事故的風險,所以後來的滑翔起飛的航母的甲板度數都改成了比較大的度數,14度就是後來確定的比較安全的度數。

理論上說,角度越大對於起飛的難度要求就越小,角度越小,對於起飛的難度要求就越大。而國內在建設遼寧號時期,國內並沒有有航母起飛經驗的艦載機飛行員,所以要儘量的降低艦載機起飛的難度,以便於讓飛行員在更加安全的環境中去提升自己的飛行水平。而現在遼寧號航母已經服役多年的時間,期間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飛行員,所以新航母才能夠採用難度係數更高的起飛甲板度數。

度數低的甲板雖然起飛難度更高,但是起飛時消耗的動能也會相應的降低。國內航母事業還是依然在不斷進步中,在未來如果國內發展出了核動力航母,在航母上安裝上蒸汽彈射或者電磁彈射設備的話,那麼航母的角度將會變成水平面。


沐風談兵論道


圖為我國遼寧號航母

採用滑躍起飛模式的航母,飛行甲板的上翹角度到底設為多少,往往需要根據艦載機的性能以及使用經驗進行調整。例如最早採用滑躍起飛方式的英國無敵級航母的前兩艘,飛行甲板的上翹角度最早都是7度,直到三號艦皇家方舟號才吸取使用經驗,改成12度。如今英國採用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新一代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上翹角度為13度。而印度超日王號航母使用米格-29K戰鬥機,飛行甲板上翹角度為14度。因此中國海軍根據遼寧艦的實際使用經驗,微調001A型國產航母飛行甲板的上翹角度並不為奇。

圖為國產001A型國產航母下水

001A型航母將採用12度上翹角度的滑躍甲板,不同於遼寧艦的14度上翹角度。上翹角度的變化是根據艦載機在遼寧艦上進行的一系列試飛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的調整。12度的上翹角度對於001A型航母來說意義重大,可以相對縮短艦載機的滑跑距離。作為滑躍起飛模式的航母,滑躍甲板上翹的角度直接決定了艦載機的助跑距離和掛載能力。由於在合適範圍內儘可能使用角度更大的起飛甲板可顯著縮短艦載機的助跑距離,並可以增大燃油和武器掛載量,但是如果甲板上翹角度超過12度(遼寧艦甲板上翹角度為14度),艦載機就必須要進一步加強機體結構才能承受起飛時的壓力,這就會擠佔一部分燃油和武器掛載量,這就是遼寧號高強度訓練得出的科研成果,所以,首艘國產航母的滑躍甲板上翹角度定為12度。


水鏡曉先生


又看到這一個問題,筆者不禁啞然失笑。

網絡時代,並不意味著謠言不攻自破,也有可能像這一個問題那樣,不斷自我反饋,甚至變成很多人腦中的真理。

“遼寧艦航母的滑躍甲板上翹14度,002型國產航母的上翹是12度”,請問這是哪來的消息,是解密的原版設計資料上有記載,還是有任何說話算數、從不忽悠的權威人士公佈的消息?

不管有沒有出處,炎黃軍武都要在這裡強調一點,事實就是事實,謠言就是謠言。

001型遼寧號航母的滑躍甲板上翹是不是14度,筆者坦承沒有百分百的把握,002型國產航母的甲板上翹是不是12度,筆者同樣沒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是,筆者卻有百分百的把握斷定,001型“遼寧”號的甲板上翹角度和002型國產航母完全一樣!

為什麼呢,航母滑躍甲板的上翹角度,並不是一個可以拍腦袋決定的參數,必須綜合各方面的情況折衷考慮。

但不管怎樣折衷,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根本無需詳細考察決定上翹角度的方方面面因素,而只需要認識到這樣一個再淺顯不過的現實,那就是001型“遼寧”號與002型國產航母,這兩艘航母的總體設計、使用方式和配套艦載機等方面幾乎一模一樣,同樣的線型尺寸,同樣的艦載機起飛方式,同樣的作戰模式和訓練規劃,關鍵艦載機都是殲-15,這麼多的完全一樣,現在有人跑出來說,遼寧艦的上翹角度和002型不一樣,一個14度、一個12度?

我只想問這些人,你們難道都想當X奸嗎,是不是想讓艦載機部隊重演空中蔡國慶的悲劇,飛行員就像八爺的左右發動機一樣不能互換,常駐001型的只能從001上起飛,常駐002的就不敢從001上升空?

否則一個14度、一個12度是什麼鬼?

12度和14度,對艦載機的起飛根本沒多大幫助、同樣也沒多大拖累,反倒是一會兒12度、一會兒14度,會讓飛行員和地勤們無所適從。

收益寥寥,麻煩多多,這麼一個上翹角度,根本就沒有改來改去的理由好麼!

那些說起12度、14度頭頭是道的答主們,我就問一句,你們清楚兩者在使用上有多大區別嗎,根本就沒多大,那麼我國的軍工體系,從001到002這樣折騰來折騰去,從設計圖紙到後期試飛都要重來一遍的動機又是什麼,是為了下餃子一樣的造002型,還是是嫌時間和錢多了沒處花?

當前的國家戰略安全形勢,盡人皆知,幾大船廠都忙成什麼樣了,還有時間跑那裡糾結甲板上翹是12度,還是14度?

都不是,軍工體系可沒那麼傻,閒著沒事琢磨12度、14度的無非兩種人,一種是不明就裡的半瓶醋軍事吹,一種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老油條。

說來說去,無非吸引眼球,至於航母甲板到底上翹多少度,哼!

反正沒法真去量一量,還不是由得他們胡吹。

最後,奧卡姆剃刀法則複習一下,“當事物的原因有多種解釋時,選擇最簡潔明瞭的那一個”,用在甲板角度的問題上,其他天花亂墜的答案都是忽悠,真相只有一個,就是遼寧艦的甲板上翹角度和002型完全一樣。

12度也好,14度也罷,總之是一模一樣,根本沒有、也不應該有差!

恩,就是這樣。


炎黃軍武


首先咱們得把概念弄清楚一下,斜角甲板的度數到底是什麼鬼。航母的斜角甲板指的是位於飛機甲板的左側,與艦艇艏艉中心線呈一定夾角的那一段斜著的甲板,一般用於飛機降落,有時也用於飛機起飛。目前各國航母斜角甲板與艏艉中心線的夾角一般是5.5度到10.5度,比如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斜角甲板的夾角是8.5度;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斜角甲板夾角是9.5度。“遼寧”號航母的前身“瓦良格”號航母斜角甲板的夾角是7度,和“庫茲涅佐夫”號一樣,國產航母目測和“遼寧”號一樣。

所以,不知道題主所說的14度、12度究竟是什麼東西?有史以來還沒有哪個國家航母有這麼大夾角的斜角甲板——壓根不實用好麼。

從數值上看,我猜題主想說的可能是滑躍甲板的上翹角度。但從目前的公開資料來看,“遼寧”號和國產航母的角度是一樣的,並不存在2度的差別。原因也很好理解:滑躍甲板上翹角度相差2度就意味著起飛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飛機滑跑距離、離艦速度都會不同。這樣一來,也就等於兩艘航母的飛行員將不能無縫轉換,得重新適應一遍,這對於急需擴大艦載機飛行員隊伍的中國海軍來說無疑是瞎折騰。所以,從實際角度來看,也不可能出現兩艘航母滑躍甲板角度不同的情況。題主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被忽悠了。T


聯合防務


我想這個問題問的應該是遼寧艦航母的甲板仰角度, 而不是斜角度。

眾所周知,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是在蘇聯瓦良格號基礎上改建而成的。由於我國以前沒有使用和建造航母的經驗,所以,我國在航母有關技術問題和處理方面大多需要借鑑外國的經驗和我國不斷的摸索。關於遼寧號航母仰角度的問題,主要與艦載飛機的型號和性能有關。


大家都做坐過車,當汽車在上坡時,坡度越陡,車輛所受到的阻力越大,上坡時所承受的重壓也就越大。而艦載飛機在進行起飛時,由於甲板長度有限,必須要給飛機一個仰角來提高飛機的推升力來加速飛機起飛的過程。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甲板仰角為12度,相比於遼寧號甲板仰角的14度來說,國產航母的艦載機在起飛時,由於角度較緩,能夠更加平穩的爬升。並且坡度小了,所受到的阻力也小,起飛時受到的重壓也較小。從而使飛機能夠更加安全,有效的進行起飛,減少了飛機的磨損,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維修和運營的成本。


這是我國結合我國艦載飛機的性能和參數,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不斷的起降測試之後,得出來的寶貴經驗!

(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或者不同的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


迷斯特里斯基


滑躍起飛中,飛機由於升力不足,處於臨界失速狀態,沿拋物線軌跡運動,飛機的氣動迎角逐步增加,飛行員應當調整飛機姿態,減小迎角,同時繼續加速。

滑躍甲板角度越大,姿態調整越困難。在可選擇範圍內,減小角度使操作更容易。


天明遙遙山海關


如果僅從艦載機的角度來看,使用14度上仰甲板與12度上仰甲板相比肯定更為耗油,但對其推力也即加速能力的要求相比則沒那麼高。

採用滑躍起飛模式的航母,從各國成熟經驗來看,為了保障安全,飛行甲板的上翹角度在12度-14度之間為最合理。但實際採用怎樣的角度,還要看配備的艦載機本身的性能。

從在遼寧號的使用經驗中獲得的測試數據,預計將命名為“山東號”的001A型國產航母此次採用12度上翹甲板,實際上傳遞了一個信息:

我們的艦載機的加速性能是絕對一流的!

因此,可以採用12度角。

採用12度角有什麼好處呢?與採用14度角甲板相比,艦載機重量可以輕一些,也就可以增大燃油和武器掛載量,這等於就是提升了艦載機的續航與攻擊能力!


建章看世界


作為滑躍起飛模式的航母,滑躍甲板上翹的角度直接決定了艦載機的助跑距離和掛載能力,滑躍甲板並不是滑躍角度越大越好,在合適範圍內儘可能使用角度更大的起飛甲板可顯著縮短艦載機的助跑距離,並可以增大燃油和武器掛載量,但是如果甲板上翹角度超過12度,艦載機就必須要進一步加強機體結構才能承受起飛時的壓力,這就會擠佔一部分燃油和武器掛載量。還有可能是從甲板的空間利用方面考慮,坡度較緩的前甲板可以騰出更多空間放置艦載機和引導車,所以,首艘國產航母的滑躍甲板上翹角度定為12度。



59式殲星艦


首先更正:不是航母甲板斜角14度,而是航母飛行甲板上仰角度14度。在滑越起飛中,世界上現代的航空母艦飛行甲板上仰角度在12度至14度之間。前蘇聯的瓦良格艦飛行甲板是上仰角14度。由於遼寧艦由瓦良格艦改造而來,保留了14度的上仰角。但經過遼寧艦的實際操控,以及建造國產航母時,對陸基對比模擬飛行訓練,飛行甲板上仰角12度時,艦載機受到的摩擦阻力小於14度產生摩擦阻力,艦載機的最大起飛重量也提升了,且起飛更安全。‘因而,首艘國產航母採用了12度的上仰角飛行甲板。


江山64466859


這主要是因為飛機設計更合理了、在當時設計遼寧艦也就是瓦良格當時的飛機推力有限比如蘇33就曾經發生因為推力不夠而掉海里的事、



所以必須得設計14度角才能起飛、


現在的飛機推力已經足夠了還設設成14度甲板已經不合適了、增加油耗不說而且增加了飛機的維護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