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过年时(一)

小时候,最期待过年了,可以睡懒觉,可以吃好吃的,还可以放鞭炮!

又到过年时(一)

生在山东的农村,过年的气氛尤为浓。进入腊月,过来小年,家家户户就开始蒸馒头了,我记得妈妈要蒸好几锅呢,还会蒸包子、花卷等,还会把红枣嵌入馒头做成“枣饽饽”,还会用特地买的颜色给面食上点上红点。我也会帮着搭把手,揉面什么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还可以烧火呢。那个时候家里还真有大灶,一般用秋天收获的玉米秸秆等烧火,蒸完馒头后炕上会一直热一个晚上呢。

又到过年时(一)

元宝、鱼花

又到过年时(一)

花卷,其实妈妈做的要更好看

又到过年时(一)

白面大馒头

又到过年时(一)

传说中的枣饽饽

家里也要开始慢慢制备年货啦,集市上买干果、蔬菜、肉食等,爸爸洗沙子,用来炒花生,还会把家里养的大公鸡杀掉,有时候家里养了好几只,爸爸会把毛色差的留着自己吃,颜色鲜艳的带到集市上去卖掉,红色羽毛的大公鸡尤其受欢迎。山东的农村家里一般用炉子取暖,燃料是煤,有的时候平时不舍得烧,靠近过年的时候就基本上不熄火了,我就可以来烤地瓜、芋头了,有时候还会烤点猪肉、鸡肉什么的解解馋。

家里要大扫除,有的时候还要把家具腾挪来彻底清扫,去年的对联撕掉,等到年三十的时候贴上今天的新对联,贴对联就是用刚刚做好的浆糊,我和爸爸一起把家里大门、小门、窗子、炕上什么的都贴好,鸡笼子上还有贴一张“六畜兴旺”,有的时候还会去看看自己家叔叔伯伯家贴好没有,顺便帮帮忙。

又到过年时(一)

对联大集

又到过年时(一)

妈妈一直在忙吃的,人要吃,还要给老祖宗准备好贡品,自从爷爷去世后,我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家里的宗谱理所当然的传到我家。宗谱就是记载着自己姓氏所有去世的先祖的姓名的画,妈妈要准备好鸡、鱼、猪头、豆腐(福)、油菜(有财)的贡品,还要准备晚上要吃的酒菜。这个时候我和爸爸也不闲着,要准备纸钱,一种黄色的纸,用剪刀或者冲子在纸上做出固定的孔洞,然后每三张折起来,折的时候要注意错开,这样才容易燃烧。

又到过年时(一)

宗谱

晚上开始吃饭前,我和爸爸要准备好馒头摆成特殊的形状,带着酒,香和纸钱,去大门口燃放鞭炮来迎年,把年迎到家里后就开始吃喝了。吃完后,妈妈会一边看电视一边包饺子,为了美好的寓意会包硬币和红枣进去,寓意早日发财,还会包一种糖馅的,寓意甜甜蜜蜜,我有的时候为了吃到硬币会吃到肚子滚圆。

又到过年时(一)

半夜12点的时候会再一次放鞭炮并且煮饺子,煮熟的饺子也要盛好了祭奠,会撒点饺子汤寓意美好的食物和祖先共享,一般吃完饺子后就困的不得了,小孩子会都会睡去,因为第二天要起早去拜年,大人会睡的晚点或者通宵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