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通用塑料——pvc注塑工藝詳解

五大通用塑料——pvc注塑工藝詳解
  • pvC是聚氯乙烯的簡稱,無毒無臭。pVC塑料的密度為1.40g/cm3,加入增塑劑和填充料的PVC塑料的密度通常為1.15一2.0g/cm3,玻璃化溫度87℃,熔點160一210℃。pVC燃燒火焰上黃下綠,有煙,離火後熄滅,有刺激性酸味。
  • pVC是熱敏性塑料,熱安定性不良,過熱或剪切過度會引致分解,並迅速蔓延,因為其中一種分解物,例如酸或CHL會產生催化作用,引致流程進一步分解,酸性物質更會侵蝕金屬,使之變成凹陷,又會使金屬的保護層剝落,引致生鏽,對於人體更加有害。
  • pVC在60一85℃開始軟化,170℃以上成黏流狀態,14O℃即開始少量分解,隨溫度升高分解速度增加,190℃以上大量放出HCl氣體,pvC的含氯量高達50%,因而具有阻燃性和自熄性。
  • pVC料處於室溫24小時後,吸水量少於0.02%,因此無須烘乾,如必須乾燥,可放入60一70℃的熱氣爐3小時或80℃的乾燥機1一1.5小時。水口料的最多回用比例為20%,否則會影響製品品質。
  • 模具方面,為縮短注射成型週期,注口越短越好,橫切面要圓形,射咀口的直徑最小為6㎜,成圓錐形,內角成5度,最好加冷料井,冷料井可防止熔化不良的半固體物料進入模腔,而該等物料會影響到表面的修飾產品的強度。拔模斜度要在0.50到10之間,以確保模腔內有足夠的排氣設備,常用的排氣孔尺寸為0.03一0.05mm深,6mm寬,或者每枚頂針周邊間隙為0.03一0.05mm。模具應用不鏽鋼製造或鍍硬銘。
  • 機筒溫度,140一190℃
  • 使用的注射量是該機理論注射量的20一85%,實際使用的注射量越小,物料的滯留時間越長,受熱受降質的危險性越大。料管儘可能避免積料死角,每次射出成型必須控制積料儘可能少。機筒滯留時間在200℃的溫控下,膠料在機筒滯留時間最多不能超過5分鐘。
  • 背壓,常用的表面值是5bar,增加背壓有利於混色和排氣,但背壓應越低越好。螺桿轉速一般為20一50r/min。
  • 注射壓力。在90Mpa以上,保壓壓力大多在60一80mPa,注射壓力對減少收縮有利,但也可能產生溢邊問題。
  • 注射速度。較高的注射速度可減少物料的溫度變化,充模速度過快也會引起排氣不良,產生較多的摩擦熱而使塑件燒焦,產生色變等問題,因此成型時可採用中等和較低的注射速度。
  • 模具溫度一般在40℃以下,最高不超過60℃。
  • 停機。由於PVc的過熱穩定性低,故停機部驟十分重要,要把機簡清潔乾淨不留半點pVC,可用其它過熱穩定性高而又不抗拒PVc的熱塑性塑料如pp,Gpps等沖洗。切忌於同一機筒內混合poM,否則會引致過強的化學反應,對機器造成嚴重的損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