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選繼承人:為什麼不選能幹的奕訢,卻選能力弱的奕詝

道光皇帝選繼承人:為什麼不選能幹的奕訢,卻選能力弱的奕詝

話說當年清朝的道光皇帝有九個兒子。可到了道光皇帝晚年想選接班人的時候,他只能在老四奕詝(zhǔ)和老六奕訢之間選,因為前面三個兒子都死了,老五過繼給了別人,老七、老八和老九太年幼。論才幹,老六奕訢勝過老四奕詝。可為什麼道光皇帝沒有選能幹的老六,反而選了能力相對較弱的老四當接班人呢?

道光皇帝選繼承人:為什麼不選能幹的奕訢,卻選能力弱的奕詝

咸豐(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的習稱)一般指愛新覺羅·奕詝


清道光皇帝,晚年時期尤為喜歡皇六子愛新覺羅·奕訢,認為他文韜武略出眾,像極了年輕時的自己。但另外一位皇子奕詝,賢德之名遠揚,也是皇太子的人選,這讓他心裡十分猶豫,決定多些時間考慮。

道光皇帝選繼承人:為什麼不選能幹的奕訢,卻選能力弱的奕詝

春天時節,道光帝命諸皇子到南苑打獵。眾皇子摩拳擦掌,騎上馬,很快就消失在樹林裡。奕訢滿載而歸,得意洋洋。而奕詝則空著手默默站在一邊。看著皇子們展示自己的戰利品,道光帝忍不住誇讚奕訢英勇無敵,隨行官員也附和說,六皇子有當年道光帝在馬背上的颯爽英姿。看見奕詝一無所獲,道光帝抬頭示意,奕詝拱手回答:“現在是春天,萬物復甦,動物都在孕育新的生命,兒臣不敢大開殺戒,讓父皇失望了。”道光帝點了點頭,不再說什麼。一日早朝後,奕詝、奕訢一同向道光帝請安。道光帝看著立在眼前的兩個兒子,各有千秋,於是拋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考察他們的品德和學識。奕訢對答如流,談古論今,旁徵博引。而奕詝只是簡單回答,氣勢不足,很明顯淹沒在奕訢的光芒裡。最後,道光帝神情黯然地感慨自己年事已高,恐怕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問兩位皇子該怎麼治理天下。奕詝聽罷,雙膝跪地,掩面痛哭,難過得說不出話來。奕訢安慰道光帝后,繼續口若懸河,大談自己治國安邦的見解和抱負。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宣詔立奕詝為皇太子,眾人不解。大學士琦善私下詢問,道光帝回答:“論膽識氣概、胸中謀略,六皇子要比奕詝好很多,但奕詝身上的‘仁’和‘孝’無人能比。膽識可以訓練,謀略可以學習,但仁孝卻是難以培養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