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版少林寺中「于承惠」當時用的是真功夫嗎?

互惠關係


毫無疑問於承惠用的是真功夫。於承惠出生於1939年,國內著名武術家,雙醉劍創始人,國內醉劍集大成者。作為一代劍法宗師,於承惠在80年代的名聲可謂響徹大江南北;而在於承惠加入《少林寺》劇組之後更是把多年所學之精華完全展現在了電影中,成為《少林寺》的幾大亮點之一。


在《少林寺》中除了李連杰讓人印象深刻之外,於承惠的王仁澤同樣不遑多讓;尤其在電影中半段於承惠月下醉酒舞劍的場景更可稱為不可多得的經典;這在展現了於承惠高超的劍術之餘,更把大反派不拘一格、霸氣梟雄的一面展現了出來。最終與李連杰少林拳法之間的比試,更是讓許多觀眾大呼過癮。

在與李連杰合作完《少林寺》《少林小子》和《南北少林》三部電影之後,於老師依舊堅持他的功夫電影之路。在張鑫炎的另一部武俠片《黃河大俠》中於承惠終於走上C位,成為片中男主角;在電影中於承惠脫去了反派的外衣,把豪情壯志、武功卓越的俠客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看到了於老正氣俠情一面。

在後續的武俠影視劇中,於老多以武功極高的老者出現並作為配角,如風清揚、張三丰。穆人清等;

尤其同徐浩峰導演合作的《倭寇的蹤跡》和《箭士柳白猿》中,於承惠在展現真功夫,給觀眾展示了刀棍實戰最硬朗、最寫實的一面。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武俠小王子李言


武林界的高手

1939年8月16日,於承惠生於蓬萊。1951年,進入青島業餘體校學習武術。1960年,於承惠參加青島市武術比賽,奪得全能冠軍,選入山東省體育學院武術隊。

於承惠畫像


1963年,參加華東地區武術比賽,以一套“醉劍”獲得冠軍。同年,在訓練中腿部受傷,離開武術隊進入山東黃臺造紙機械廠。在廠中工作時仍利用業餘時間習武。1975年9月14日,完成了雙手劍"螳螂穿林"動作風格的構思。為此他曾賦詩《悟劍篇》。1979年春,寧夏武術隊邀請於承惠擔任武術教練,從此,開始在武術界嶄露頭角。




1982年,在張鑫炎導演的電影《少林寺》中飾演反派“王仁則”而進入影視界。 在<>電影中,於承惠展現了其還原的雙手劍,讓所有觀眾都看到了雙手劍的魅力,其實戰性,表演性都是非常到位。將消失已久的雙手劍重新展現出來。



於承惠的功夫是武林界都佩服的,無論從身法還有劍法都是最好的,這是有著多年的武術功底才會有這樣的表演。


所以,於承惠在電影中的表演不僅是真功夫,而且把真功夫能按照電影藝術表演出來啦,所以,於承惠的功夫帶有藝術,這是中國武術的最高境界。


千尋體影


是真功夫,但是要分是哪種真功夫。82版少林寺當時可謂是火遍了大江南北,李連杰憑藉片中的角色開啟了自已的人生巔峰之路,但是片中除了李連杰其他的演員表演也都非常出色,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電影人對每一部影片的製作都十分用心,在挑選演員時也是優中選優,82版少林寺中為了在影片中保證武打畫面的真實性與觀賞性,大部分演員都是從武術隊中挑選出來的,自然每個人都會功夫,這其中於承惠非但會功夫,還被人們稱為劍聖。

於承惠1939年出生于山東蓬萊, 1963年他練的一套“醉劍”獲得華東地區武術比賽冠軍。後來雖然因傷離開了武術隊,但是於承惠自己一直堅持練習始終沒有放下,後在經別人推薦參與了《少林寺》人拍攝,影片中他的雙手醉劍讓觀眾大開眼界,從此於承惠在許多武術電影都出演過角色。

在《少林寺》中於承惠大師肯定用的是真功夫,但是屬於套路上的真功夫而不是實戰的真功夫,實戰的真功夫就像《武林風》裡的場面一樣,是不適合放到電影銀幕上的。(dh)


捕魚小分隊


15年的時候,我曾寫過一個系列的文章,點評我們記憶裡的那些武打片裡的反派,《少林寺》相關的,寫了兩期,第一期是計春華,也就是禿鷹。第二期就是於承惠老爺子,寫在15年6月底。

過了沒幾天,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跟我說,老爺子去世了。

直到現在,我還能想起徐浩峰導演記敘老爺子病中的狀態,不僅文字,神態也如在眼前。

去年9月份知道他生病,朋友帶我去醫院看他,心情很沉重,他的表現也和以往不同。過去,雖然我在他面前是晚輩和學生,但關係比較隨意像朋友,平時他總戴一頂帽子,那天在醫院見到我來了,他馬上把帽子戴上,身體坐正,道別時左手掌壓住右拳給我行抱拳禮。

於承惠老爺子是練武成痴的,從他抱拳行禮的動作就能看出來。不是把武學融入骨髓的人,不會行這樣的禮。

以前看《少林寺》。總會被李連杰他們的武功吸引住,認為正派人物的武功才最帥。現在重看《少林寺》,於承惠扮演的王仁則,身法更加瀟灑飄逸。少年的李連杰帶著表演的勁頭,而於承惠身法的美感則更像是發自內心。

《少林寺》裡有一段,李連杰扮演的覺遠去救牧羊女,遇上於承惠扮演的王仁則。當時王仁則使的是醉劍,跟李連杰對打。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於承惠那種身法,就像好聽的曲子一樣,久久無法忘懷。

之所以有這麼一段,也是有來由的。於承惠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得了全國的武術冠軍,23歲時更是拿了醉劍冠軍,這一段堪稱他的拿手絕活。

按說年紀輕輕得了冠軍,就該投身電影事業了,李連杰就是這樣,成了最年輕的武術演員。但於承惠則是命途多舛,等到他加入《少林寺》時,已經39了,比覺遠的師父扮演者於海還要大。

於承惠在訓練時受了傷,不得不退出了武術隊,到印刷廠當工人。後來又去了寧夏武術隊當教練。

受傷蟄伏並沒有磨滅他的武學夢。在這段時間,他練習了山東老家的螳螂劍,並從一隻螳螂的身上,悟到了“螳螂穿林”的絕招。在已經不可能再得冠軍的年紀,他重新贏得了武術界的矚目。

從那以後,他帶著磨鍊十幾年的武藝,走進了電影裡。他的身手,放到哪裡都是碾壓的,武術二字,已經融入到精神裡了。

以拍純武行電影著稱的徐浩峰,慕名找到了於承惠。二人聯手,一口氣拍了兩部片子。《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之所以這麼仰仗他,就是信賴他的身手。

《箭士柳白猿》算是於承惠老爺子的遺作,在那裡面,他的一手大槍,抖得赫赫生威,好不花哨,完美還原了真正武行的殺手招數。

自那之後,我再也沒見過那麼酣暢淋漓的畫面。


林二走江湖


當年導演張鑫炎的《少林寺》劇組在挑選演員時,注重演員要具備會武術和會演戲這兩個條件,因此包括女主角丁嵐在內的所有主演都是會真功夫的。

於承惠在當時是內地著名的武術家,尤其以劍術為最精,曾經獲得青島市武術比賽和華東地區武術比賽冠軍,也曾自創雙手劍,被武術界尊為“劍聖”。

《少林寺》的誕生要從1979年4月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創始人宗道臣訪華說起。

當時負責接待宗道臣的日本友好協會會長孫平化建議香港的電影公司拍攝一部少林寺題材的電影,以促進中國武術文化交流,後來中原電影製片公司決定拍攝這部電影。

《少林寺》原來是由香港導演陳文執導的,主演是電視藝人出身的香港演員吳剛,配角多數是來自河南京劇團的京劇演員。因為拍攝時間是冬天,依照香港電影一貫能省就省的作風,多數場景都是在攝影棚裡棚拍。

等到拿到樣片,宗道臣看了很不滿意,認為那不是他認識的少林寺,於是中原電影緊急啟用張鑫炎重拍。雖然此時已經花掉了40萬港元的拍攝經費,但張鑫炎還是決定全部重拍。

首先確定要到少林寺實地取景,以代替那些不真實的棚景;再把原來正劇風格的劇本改掉,變成輕喜劇風格;棄用原來所有主演,改由從內地的武術界選拔出來的運動員出演——在當時國家體協大力支持下,劇組從七個省的武術隊中選出了所有演員,就這樣等到第二年春天,電影才重新開拍。

早在1972年,張鑫炎拍攝紀錄片《萬紫千紅》時就認識了李連杰。《少林寺》在選角時原本要求身高在170CM以上,當時17歲的李連杰因為身高不夠落選了,後來張鑫炎親自點名啟用他來做男主角。丁嵐當時是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劇團演員,也有一定武術功底,才被選為女主角白無瑕的扮演者。

於承惠原是山東省體育學院武術隊的運動員,在1963年參加華東地區舉辦的武術比賽,以一套“醉劍”獲得了冠軍之後不久,便在訓練中腿部受傷了,此後進入山東黃臺造紙機械廠開起重機。

在劇組海選時,他憑藉一套棍術被看中,又因為外貌彪悍,被選為大反派王仁則的扮演者。

當時內地拍攝功夫電影完全沒有先例,拍攝現場連動作指導都沒有,所有的動作都是由演員自己現場設計編排的。由演員來設計動作,導演只負責拍攝,這在現在是難以想象的——因此我們看到片中有很多表現打鬥的長鏡頭,於承惠的醉劍是最有亮點的橋段之一。

我們看到電影中展示了很多不同的少林功夫,除了刀、劍之外,還有鷹拳、鷹爪功、醉棍、三節棍、繩鏢等等五花八門的武術展示,這些都是這些專業武術運動員的創意,是香港當時的功夫電影從來沒展示過的。

正是因為在拍攝時的嚴謹態度,才成就了這部功夫電影經典。

電影1982年在內地公映,網上傳說以當時僅需0.1元的票價,拿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成績。在香港上映也拿下1616萬港元票房。宗道臣當時購買了在日本的放映權,將其拿到日本放映,創下40億日元票房紀錄。1983年又在韓國上映,也收穫51億韓元的票房成績。

所以,於承惠老師是不是有真功夫,不言而喻。

我們看於老師六十幾歲表演的劍法如老猿嬉戲,腰胯沒開到哪個地步,身形整勁合一沒出來,根本不可能玩出這種味道。香港的一家電視臺識貨,知道這是古戰場留下來的東西,特意來採訪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於老師除了套路表演,實戰水平也很高。50、60年代玩武術的人,其實都是愛打的人,不像後來那些只練不打的表演武術。徐皓峰曾點評過於老在武學上的建樹:“於老的武術動作其實不僅僅是打的漂亮,他的實戰搏擊能力也非常高。具體來說,於老在內家拳、尤其是形意拳上造詣極深;除此之外,他開創的‘雙手劍’也是少有的由‘實戰搏擊’招數改編而來的‘武術表演’項目,它如今也被列入很多內地官方的武術比賽之中。


電影爛番茄


看完評論我隨便聊幾句,我朋友說當時拍少林寺的時候沒有選現在的演員,已經快拍完了,導演臨時決定換的人,當時在山東郝家絕對是一把,有人推薦香港導演去國家武術隊選的人,說下於老,由於當時有段時間禁武,練武術的並不讓人高看,於老其實就是一個快倒閉企業的工人,也是介紹推薦了於老,其實於老人不是特別熱情,人比較冷,看對眼就聊會,看不上幾乎很少說話,這裡可以看看於老自己參與創造的片子,東歸英雄,於老的雙手劍是於老自己研究總結出來的,螳螂劍裡很多老郝家的影子,通過自己苦練才有劍聖的成績,有人說於老練劍的時候天上下著雨,劍舞起來雨都不沾身,後來聽說於老的劍法一直也沒有傳人,早期練武的都偷著練,因為年代比較敏感,所以那時候人比較單純,純粹一些,武術成績也要高出很多,我也喜歡劍,於老的視頻和書面的幾個講解我一直保留著,希望武術能發揚光大。


天下狂生


當然是,當時那一批演員全是實打實的真功夫。主角是連續幾屆武術全能冠軍的李連杰

,就是因為功夫出眾才被找去拍少林寺這部電影的。

於承惠老師 國家一級演員、武術家、編劇、武術指導。有劍聖之稱,也是全國武術冠軍。

於海老師 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武術家。1982年,合演電影《少林寺》。1998年,獲"中國武術明星"榮譽稱號。也被稱為一代“螳螂拳”大師。

這部電影沒有任何的特效,當時創下的票房很是驚人,幾個主演全部是實打實的武術家,稱號也都是實打實的,能稱得上武術家的,有一個算一個,沒有造假來的。這些人都是真功夫,不用質疑。


袖裡蘊乾坤


82版少林寺中“於承惠”當時用的是真功夫,但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戰家。

82版少林寺很多演員全部是武術套路運動員,當時這部電影是得到國家體委支持,中國武術協會調配全國各省的專業運動員參演。

於承惠1951年,進入青島業餘體校學習武術。1960年,於承惠參加青島市武術比賽,奪得全能冠軍,選入山東省體育學院武術隊。1963年,參加華東地區武術比賽,以一套“醉劍”獲得冠軍。這是於老師的個人最好成績,這個年代基本上全部是發展套路,沒有對抗實戰。套路是以個人演練為主導,裁判評分為勝負的形式,基本上是自身完成一系列動作就可以,不會受到別人的干擾,而技擊的真功夫,是需要對手相互擊打,在不確定的因素下,通過技術、戰術把對手擊倒才是真功夫,才能最本質的體現技擊這種武技。

於老師肯定是有真功夫,但還不能把他的動作定義為實戰的技擊動作。


福州禪武


第一版用的香港演員。完了請日本少林的看了。說這不是正宗少林功。於是一把火燒了。到內地找了一幫武術運動員,教練等比較有點名氣的重新拍出來的。當時片場有日本人以為中國人都是花架子。於海拿一根子揮出去一個急剎棍子攔腰截斷。日本人才服了。如今這樣的功力可能已經沒有人拿得出來了。更不用說幾十年前了。但一講失傳必定被人罵。現實就如此。


手機用戶25767593120


是的,82版的少林寺中的演員基本都是真功夫,於承惠老師本來就是一位武術家,用的當然也是真功夫啦,那個時候電影技術還沒有那麼好,沒有那麼多特效,也沒有什麼動作捕捉,甚至練提神都不多,很多演員都是親力親為,使用得不單是真功夫


就連演技各個都很認真,大家都想一心一意把這個電影做好,而不是想靠他出名,因為那時候拍少林寺誰也不知道會有那麼火,所以每個人都是為了宣傳少林寺而努力著,包括李連杰也是在這部電影開始出名的


所以少林寺一出來就風靡全球,颳起了一股中國功夫風,少林寺也開始在世界揚名,當年少林寺的票房是一億多元,而當時的電影票只是一元左右,當時中國的人口也就幾億人而不是現在的十幾億,可見當時的火爆程度,話說回來要不是這些真功夫的表演,我想是不會有那麼火爆的。



大家好,我是一名武術愛好者,路過的朋友請點點關注,您的一個支持就是我的最大的動力,本文有什麼不足之處還請多多留言指點,萬分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