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離婚潮《找到你》揭示婚姻痛點,為什麼你總是遇到“渣男”?

近期上映的電影《找到你》看哭了很多的職場媽媽。電影中的三個女性形象,基本上囊括了當下不同階級的女性在婚姻中的全部“痛點”,展現了許多當代女性所面臨的殘酷現實。例如,要不要生孩子,是全職帶娃還是繼續工作,如何處理丈夫、婆媳兩代人的觀念差異等諸多關鍵問題。一旦處理不好,離婚便成為了無可避免的最終結局。

80後離婚潮《找到你》揭示婚姻痛點,為什麼你總是遇到“渣男”?

在我們嘗試分析這一系列家庭衝突時,網絡上有一種聲音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它認為女性婚姻的不幸多半源於遇見了不同類型的“渣男”。因此有人說,《找到你》無心插柳地變成了一部《中國渣男圖鑑》,無論是“媽寶男”、“家暴男”還是“油膩男”,女人步入婚姻前,一定要擦亮火眼金睛以防受到傷害。

80後離婚潮《找到你》揭示婚姻痛點,為什麼你總是遇到“渣男”?

孤單的小女孩用一隻手覆蓋她的臉哭


不過,電影中的人設畢竟含有虛構的成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的是,很多姑娘在吐槽完前一任“渣男”之後,又總會在接下來的親密關係中被同樣類型的“渣男”所傷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生劉軍告訴搜狐健康,所有的情感關係都是兩人互動的結果。如果你在親密關係中總是重複出現相似的關係模式,那麼問題或許出在你自己身上,這很可能與個體的原生家庭及潛意識運作方式有關。

80後離婚潮《找到你》揭示婚姻痛點,為什麼你總是遇到“渣男”?

你捲起千層海浪,我躲也不躲往裡闖,你不就像風一樣,侵略時沙沙作響,再宣佈恢復晴朗


親密關係背後的原生家庭

“在很小的時候,我們最先接觸的與爸爸媽媽的相處模式會給一個人生活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劉軍解釋說,原生家庭是影響我們最早、持續力也最久的環境及系統。在很多婚姻中,表面上看起來我們是在與自己的配偶相處,但實際上,很多的經歷都是與父母互動模式的重現。而在這個過程中,母親作為與我們建立情感關係的第一人,往往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

舉例而言,如果一個孩子的母親生活幸福又充滿智慧,那麼她對待孩子的方式會更加溫暖,能夠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更容易看到世界中美好的一面,思考事物的方式也將更加的積極、熱情、充滿勇氣,長大後也容易在配偶那裡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

反過來,如果母親總是對生活失望、感到無助,那麼她會在無意識中把自己的焦慮、不安、憤怒、恐懼等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對於孩子而言,從母親這裡獲得這一系列體驗同樣也會複製在長大以後。在情感上,這些人會更加關注親密關係中消極的一面,難以獲得安全感。比如說,當配偶因為工作忙而無法顧及到自己時,他們更易產生一些負面的想法,會擔心配偶不再愛自己,認為自己被嫌棄,甚至會懷疑對方出軌。在遇見這些情況時,這些成年後的孩子往往會回憶起自己童年的創傷,並採用一些消極的方式處理兩性關係。即便兩個人最後分手,他們的行為模式也依然沒有改變,會重複體驗上一段的關係模式。對於一些女性來說,也就是反覆遇見同一種“渣男”。

80後離婚潮《找到你》揭示婚姻痛點,為什麼你總是遇到“渣男”?

夫妻在孩子面前的戰鬥

父母的關係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孩子對待親密關係的態度。劉軍表示,父母的婚姻是孩子接觸最多的關係模式,孩子在自己婚姻中處理矛盾的時候,會參考父母的處理方式,這樣一來,也就導致了相似的婚姻結果。

在筆者自身的體驗中,也有過類似的體會,原生家庭中的父母關係也是一個人獲取兩性相處知識的重要渠道,如果一個人連有效的處理關係的方法都沒有在家庭中體驗過,他怎麼會知道兩個人發生矛盾時該如何處理更好呢?又怎麼能要求對方非要為自己做什麼呢?

潛意識運作中的強迫性重複

“如果一個人總是被生活中的同一塊石頭絆倒,那他需要警覺起來,有可能是一種強迫性重複。”劉軍向搜狐健康介紹說,弗洛伊德曾在觀察孩子時發現,孩子在經歷了一件痛苦或者快樂的事件之後,會在以後不自覺地反複製造同樣的機會,以便體驗同樣的情感。這樣的心理現象被稱為強迫性重複。

有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出現強迫性重複的原因是個體在成長經歷中形成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裡內化到了潛意識裡,前文提到的原生家庭的關係模式也是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一個孩子小時候總能感受到信任,那麼他會不斷複製信任,甚至也能獲得那些很難相處的人的信任。相反,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常感受到敵意,那他之後很可能不僅對那些與他有衝突的人充滿敵意,對於那些本來對他很好的人,他也會用敵意回應。在感情上,總是遇到相同類型的“渣男”或許也是同一個道理。

80後離婚潮《找到你》揭示婚姻痛點,為什麼你總是遇到“渣男”?

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的平衡


對於多數人來說,這種無意識的潛意識運作方式就如同一隻看不見的大手指揮著我們生活、工作及社交的方方面面。但無論怎麼說,很多事情的結局都是個體自己的選擇以及由選擇帶來的結果。我們需要意識到,當發現自己所有不幸產生的原因之後,成年的我們完全有能力改變自己,重新書寫出一個不一樣的故事,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

劉軍表示,一個人主動覺察到自己潛意識的問題往往很難,但如果你意識到自己反覆陷入同樣的負面境遇,反覆遭遇類似的不幸,向專業人士尋求心理治療也許會是此刻最好的選擇。心理醫生會幫助你梳理內在的糾結點,發現行為背後的原因,從而改善自身的行為模式。

過於良善家庭,父母知書達理,環境良好的,單純善良,容易上當受騙,因為沒見識過社會底層的齷齪,不知道那些人的心機與可怕,真正從那些地方摸爬滾打,久經考驗長大的,決不會再上當受騙,能騙她們的人,還沒能出現過,自然不用害怕。

渣,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不分男女。。。。。

幸福家庭是正好雙方都渣過的最佳結局,嚴格上來講家庭的悲劇不是某個人的對錯,而是生物成長中的一個環節所造成的,事件發生後,根本沒有贏家,全是受害者。錯的時間碰到錯的人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