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徽厨之乡”——绩溪!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国宝徽墨的产地,被誉为徽厨之乡。

国宝徽墨

“天下墨业在绩溪。”徽墨系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它的创始人为南唐制墨名人奚超、奚廷王圭父子,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南唐后主李煜召奚廷王圭担任墨务实官,并赐“国姓”为奖励。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李廷王圭成了古今制墨的宗师。李墨素有其纹如犀,写千幅纸不耗三分的美评。因此,后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说法。

走进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徽厨之乡”——绩溪!

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历代为文人墨客所最爱。

徽厨之乡

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年间就发端于绩溪,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徽菜馆随着徽商的足迹遍及全国。

1

绩溪浇头面

走进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徽厨之乡”——绩溪!

浇头面是最具有家乡味道的小吃,制作简单,笋干及自制豆腐干,肉丝等主材料事先做好的一种“高档调料品”,在加一点点独家“秘制”的辣椒酱,便做成了浇头,美味可口。

2

绩溪挞粿

走进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徽厨之乡”——绩溪!

唐代时期,徽州人远行会带上挞粿作为干粮,至明清时期,挞粿更是成为徽州人必备的食品。它的制作很简单,和面擀皮,包裹馅料,拓成圆形,置锅中烙熟即成。风味挞馃因馅料的不同而各具其味,入口芳香、硬软适中,独具地方特色。

3

胡适“一品锅”

走进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徽厨之乡”——绩溪!

这是古徽州绩溪岭北一带逢年过节、请客、婚宴喜庆的一道大菜,也是胡适一生最爱吃的一道菜。一品锅烧制得好,油而不腻,不老不嫩,烂而不化,熟度适中,热而不烫,冷而不却,保持色香味的统一,使口味一触即发。

4

臭豆腐

走进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徽厨之乡”——绩溪!

俗名“大呆臭”,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传说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从此名声大振。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外。大呆臭的制作工艺很复杂,只有去绩效才能吃到。

......

绩溪的特色小吃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小编就不一一介绍了。

绩溪位于皖南山区,地处黄山山脉和西天目山山脉结合带,这里的风景之美自然也不在话下。

风景如画

家朋

走进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徽厨之乡”——绩溪!

家朋乡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东北隅,是一个拥有美丽花海梯田和独特徽派建筑的世外桃源。

家朋乡原名坎头村,195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许家朋烈士,改称家朋乡。

徽派古建筑坐落在梯田之中,背靠大山,错落有致,白墙黑瓦鳞次栉比,与层层叠叠的油菜花海梯田相映成辉,成了一片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花海。

龙川

走进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徽厨之乡”——绩溪!

龙川村,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依青山,傍碧水,田畴漠漠,炊烟袅袅;龙川溪绕村东流,汇入登源河,形成古徽州最秀美的村落水口;村如船形,有如龙舟出海,堪称风水宝地。

徽杭古道

走进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徽厨之乡”——绩溪!

徽杭古道,西起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浙基田村,全长20余千米,是古时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道路有1米多宽,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

古道依峡谷而建,随处可见溪水、瀑布,既有险峻的山体,又有繁盛的植被,境内的生物资源丰富,可谓是一处原始、古朴的自然景观。

......

绩溪,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还有很多面,等待着你去发现!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