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人合一理念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人合一理念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调研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图为安吉竹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对人与客观世界的本原进行了诠释,认为物质性的气是人与客观世界的最初本原。《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构成了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阴阳二气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人类社会与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重要规律之一。气化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物质基础。阴阳二气的此消彼长形成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特别是大自然四季轮回的转换规律,以及事物由量变的积累而引发质变的质量互变规律。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已经发现了这一规律,并意识到这一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并由此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有意识地去遵循、效法大自然的规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大自然生生不息、永不停歇的气势和精神使孔子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老子则明确提出了效法自然的思想,《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自然”即效法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庄子更是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先秦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不之恶辽远也辍广。”既然大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只要掌握了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就可以利用其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根据此,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论,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制天命而用之”的具体方法就是“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在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中,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宋明理学时期形成了人与万物浑然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孔子提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北宋时期的程颢给予高度赞扬,他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自汉以来儒者,皆不识此义,此见圣人之心,纯亦不已也。”程子的点拨实质上开启了以道体诠释心体、以道心诠释人心的儒学体证路径。此外,孟子提出的“仁民及物”的理论对宋明理学也有深远的影响。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爱有等差”,仁学作为“人”的学问,是以孝悌观念为伦理基础,由亲亲之情、恻隐之心所呈发端的仁、善之情渐次扩充而达致圣人人格。唯有从亲亲之情出发,从真实的情感体验出发,由近及远,渐次扩充,仁学的内涵方才是真实的,方能在此亲亲之情、恻隐之心的基础上构建庞大的儒学理论体系。孟子说:“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在《孟子·尽心》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民而爱物”是从人的主体地位的视角关注、关爱万事万物,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和精神,为儒学的天人关系奠定了基本的基调。宋明时期的诸位大儒就是从人文主义的角度,以人文主义精神诠释人与物的关系,即将人之“小我”置于大自然中审视,要“以物待物”,而非“以我待物”,平等、中正地对待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

北宋的儒家学者张载在孟子“仁民爱物”的基础上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理论。张载《西铭》曰:“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与万事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从宇宙的“大我”来看,人是“小我”,因而人应当公平、公正、平等地看待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很显然,张载继承了孟子天人关系的人文主义精神。北宋时期的二程更进一步,从气化论的角度诠释了人与物同根同源的“一本”理论。周敦颐是儒学气化论的提出者,《太极图说》云:“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二”指阴阳二气,“五”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人与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化生而成,此即人与万物“一本”的物质基础。作为周敦颐的学生,二程继承了气化论的宇宙生成理论,以之作为物质基础构建了新儒学体系。程颢曰:“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一本”即人与物同根同源,并由此引申出心与理、人心与道心、心体与道体相互贯通的理论体系。程颢曰:“道,一本也。或谓以心包诚,不若以诚包心;以至诚参天地,不若以至诚体人物,是二本也。知不二本,便是笃恭而天下平之道。”“一本”论是人与物相贯通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修身养性的工夫祛除私欲,就能做到“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集》)。

张载与二程的理论对明代心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代心学一个重要境界就是达致“以物待物”,尊重客观事物,公平、公正看待万事万物,达到人与物浑然同体的天人合一境界。明代心学的开创者陈白沙在人与物“一本”的基础上,实现了心体与道体的贯通,他说:“夫心也者天地之心,道也者天地之理也。天地之理,非他,即吾心中正而纯粹精焉者也。是故曰中,曰极,曰一贯,曰仁、义、礼、智,曰孔颜乐处,曰浑然与天地为一体。”陈白沙认为“惟仁与物同体”是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出“大人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阳明学及阳明后学在明代中晚期兴盛一时,将儒家文化以人与万物浑然同体的天人合一理论体系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当今社会,人的健康发展与环境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系五邑大学校长、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