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外的白云观街9号,是道教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也是全真道龙门派的祖庭,自元朝起,为全真道“第一丛林”。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设于该观内。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观前身为天长观,始建于唐朝开元二十九年。《大唐六典》卷四记载,道观在每年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以及皇帝诞辰日,都举行祭祀。皇帝诞辰日称“千秋节”,又称“天长节”,所以幽州的该观得名“天长观”。天长观是北京地区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座道观。

蒙古成吉思汗十九年开始,长春真人丘处机在太极宫暂住。据元朝人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载,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成吉思汗遣使,“传旨:改北宫仙岛为万安宫,天长观为长春宫,诏天下出家善人皆隶焉,且赐以金虎牌,道家事一仰神仙处置。”其中的“神仙”指丘处机。本观由此更名为“长春宫”。同年,丘处机在长春宫羽化,其弟子尹志平等人在该宫东面的下院兴建白云观。


白云观玉皇殿始建于明英宗正统三年。殿内祀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为明朝木雕造像,左右两侧祀四位天师和二侍童共六尊铜像,均为明朝万历年间铸造。殿壁上挂有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十六帅、二十八宿的绢丝工笔彩画,共八幅。殿门上的“玉皇殿”匾额为李济深于1956年所题,殿内幔帐为清朝慈禧太后所赐。

白云观灵官殿于明英宗正统八年始建,明英宗景泰七年重建,清朝康熙元年重修。殿内祀王灵官木雕像,为明朝所雕。左右两壁悬挂四大元帅的画像,左边墙壁上为赵元帅和马元帅的画像,右边墙壁上为温元帅和岳元帅的画像。殿前立有四通石碑。

罗公塔位于真武殿以东。八角形三层砖石塔。塔身正面刻有塔铭“恬淡守一真人罗公之塔”。原塔前还有供奉守一真人罗公像的“罗公前殿”,以及四块石碑,现仅存罗公塔。罗公是江西的道士,康熙年间来到北京,在白云观挂单,雍正五年逝世,雍正帝敕封其为“恬淡守一真人”。据民间传说,罗公发明了理发工具与按摩术,传入清宫,获雍正帝赞赏,故有许多理发业者尊罗真人为祖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