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篇):白雲觀


白雲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便門外的白雲觀街9號,是道教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也是全真道龍門派的祖庭,自元朝起,為全真道“第一叢林”。中國道教協會、中國道教學院、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等機構設於該觀內。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雲觀前身為天長觀,始建於唐朝開元二十九年。《大唐六典》卷四記載,道觀在每年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以及皇帝誕辰日,都舉行祭祀。皇帝誕辰日稱“千秋節”,又稱“天長節”,所以幽州的該觀得名“天長觀”。天長觀是北京地區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座道觀。

蒙古成吉思汗十九年開始,長春真人丘處機在太極宮暫住。據元朝人李志常《長春真人西遊記》載,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成吉思汗遣使,“傳旨:改北宮仙島為萬安宮,天長觀為長春宮,詔天下出家善人皆隸焉,且賜以金虎牌,道家事一仰神仙處置。”其中的“神仙”指丘處機。本觀由此更名為“長春宮”。同年,丘處機在長春宮羽化,其弟子尹志平等人在該宮東面的下院興建白雲觀。


白雲觀玉皇殿始建於明英宗正統三年。殿內祀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為明朝木雕造像,左右兩側祀四位天師和二侍童共六尊銅像,均為明朝萬曆年間鑄造。殿壁上掛有南鬥星君、北斗星君、三十六帥、二十八宿的絹絲工筆彩畫,共八幅。殿門上的“玉皇殿”匾額為李濟深於1956年所題,殿內幔帳為清朝慈禧太后所賜。

白雲觀靈官殿於明英宗正統八年始建,明英宗景泰七年重建,清朝康熙元年重修。殿內祀王靈官木雕像,為明朝所雕。左右兩壁懸掛四大元帥的畫像,左邊牆壁上為趙元帥和馬元帥的畫像,右邊牆壁上為溫元帥和嶽元帥的畫像。殿前立有四通石碑。

羅公塔位於真武殿以東。八角形三層磚石塔。塔身正面刻有塔銘“恬淡守一真人羅公之塔”。原塔前還有供奉守一真人羅公像的“羅公前殿”,以及四塊石碑,現僅存羅公塔。羅公是江西的道士,康熙年間來到北京,在白雲觀掛單,雍正五年逝世,雍正帝敕封其為“恬淡守一真人”。據民間傳說,羅公發明了理髮工具與按摩術,傳入清宮,獲雍正帝讚賞,故有許多理髮業者尊羅真人為祖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