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佛光寺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臺縣豆村鎮佛光村,正殿建於唐大中十一年,是中國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僅次於五臺縣南禪寺大殿。1961年,佛光寺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6月26日,佛光寺連同其他五臺山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名目。

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唐朝時期曾是五臺山“十大寺”之一,法興禪師在寺內興建了高達三十二米的彌勒大閣。唐武宗會昌五年,大舉滅佛,佛光寺因此被毀,僅一座祖師塔倖存。847年,唐宣宗李忱繼位,佛教再興,佛光寺得以重建,大殿即此時在原彌勒大閣遺址上重建。之後,宋、金、明、清,均對佛光寺進行了修葺。1937年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對佛光寺進行了考察、測繪。

佛光寺大殿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構建築。大殿坐東朝西,最東的高地高出前部地面約十二三米。大殿面闊為七間,長為34米;進深為四間,長為17.66米;單簷廡殿頂。殿內設有一圈內柱,後部設有“扇面牆”。


大殿單層四阿頂,面闊四間,進深八架櫞。由內外兩圈柱組成平面柱網,內外柱等高,簷柱有側腳及升起。簷口曲線平緩,出簷深遠。斗栱尺度雄大,形式古樸。脊槫下不施侏儒柱,僅用叉手,是現存已發現古代木建築中的構造孤例。殿內遺有釋迦、彌勒、普賢、觀音等唐代塑像,以及唐、宋壁畫和題記。

東大殿南側有六角形磚塔一座,名祖師塔,是北魏時期建築的墓塔。塔兩層,總高12米餘,底層空心,內置六角小室,門洞外作蓮瓣及火焰形券面,塔簷疊澀砌築,上層塔身作假券洞式門及破子欞窗,塔剎設仰覆蓮座、覆缽和寶珠。佛光寺祖師塔和崇福寺北魏石塔是中國僅存的兩座北魏多層石塔。

佛光寺內有兩座唐代石經幢,一座在前庭,為唐乾符四年建造,高4.9米。另一座在大殿前,為唐大中十一年建造,高3.2米,幢身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之名,與東大殿內墨書題記可相印證,是該殿建造年代之依據。圖為唐乾符四年經幢 。


佛光寺內還有明末所建的珈藍殿、大殿兩側配殿:萬善堂和關帝廟以及廂房等建築。圖為香風花語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