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國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作者 | 黃小軍 靳磊 李凱華

美國銀行業2018年經營環境回顧

宏觀經濟環境整體穩定

2018年,美聯儲奉行近乎勻速的緊縮性貨幣政策,並按照預定計劃緩慢縮表。截至12月底,美聯儲加息四次,共計100基點, 資產負債表從QE峰值時的4.5萬億美元縮減至近4.13萬億美元。

在金融危機後的數年裡,美國經濟復甦快於大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伴隨著美聯儲有效的貨幣政策管理,美國經濟運行狀況良好,消費和投資信心維持高位,勞動力市場強勁,失業率維持在近五十年低點,通脹保持在美聯儲目標附近。2017年底,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推動下,美國國會通過了稅改法案,給原本健康的美國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在稅改和離岸製造業迴歸的刺激下,美國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增速在二三季度分別達到了4.2%和3.4%。

從2018年四季度的經濟數據看,美國經濟在四季度繼續保持穩步增長,但我們認為,稅改對經濟的刺激短期特徵明顯,長期來看難以持續。隨著減稅效果減退、基建投資方案進展緩慢、加息和關稅影響凸顯,加之勞動力緊俏推高工資成本,企業盈利能力將受到更多的限制。除此之外,美國二三季度GDP增速較快的兩個重要因素是二季度淨出口和消費者支出數據表現搶眼。但我們認為,在出口方面,二季度淨出口增速較快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商搶在貿易戰關稅生效前將商品運出,導致了二季度淨出口數據虛高,而隨著貿易戰影響顯現,未來美國淨出口或將承壓。在消費者支出方面,隨著美國股市三大股指跌入熊市區間,在財富效應的作用下,消費者支出或難以保持高速增長之勢。此外, CME聯儲利率期貨數據顯示,當前市場預期2019年1月加息概率為0,3月加息25基點的概率僅為25%。

中美貿易摩擦增加不確定性

2018年,中美經貿糾紛增加了銀行業的不確定性。中美經貿糾紛的潛在影響涵蓋了貿易赤字、知識產權、跨境投資等各個方面。其一,由於CFIUS對中國企業到美投資的限制,美國銀行業綠地投資貸款、併購貸款的業務機遇將減少。其二,由於關稅上升,出口產品將被動提高售價,使得消費者的需求降低,對出口依賴程度較高的企業將縮小經營規模,從而減少對美國銀行業信貸業務的需求。銷售量下降還將削弱企業的收入能力和償債能力,從而降低美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其三,出口企業產能下降以及加徵關稅附帶的匯率波動將對全球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造成負面影響,導致美國銀行業對整個產業鏈的授信業務餘額下降,資產質量下滑。

國債收益率曲線熊平甚至倒掛

2018年末,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熊平甚至倒掛,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資產負債業務及利息收入仍是美國銀行業最主要的利潤來源。衡量銀行業利息收入盈利情況的主要指標是淨息差,銀行作為中介將資金供需雙方對接,再通過不同期限資金的轉換即存短貸長獲取利差收入。在正常的利率環境下,短端利率低於長端,收益曲線向上傾斜,銀行借短貸長,獲取利差。

美聯儲利率及收益率曲線是影響美國銀行業淨息差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在央行加息週期和收益率曲線陡峭、期限利差擴大時,銀行淨息差會隨之上升。美聯儲利率政策對收益率曲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短端(兩年以內),對中長端的影響有限,而且越來越弱化。無論美聯儲加息還是降息,銀行貸款利率的變化幾乎都是全行業同步的。通常情況下,作為銀行資產的短期貸款利率變化較快,中長期貸款利率變化則相對滯後。各類存款利率也會相應變化,但通常情況下,降息時銀行利息支出下降的時間和幅度均領先於利息收入;加息時則相反,銀行普遍儘量拖延提升存款利率。

當收益率曲線呈現平坦化時,短端利率上升速度較長端利率更快,對借短貸長的銀行業而言,其盈利能力、淨息差將承壓。一方面,對新增貸款來說,貸款收益率受市場利率影響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對現有貸款而言,當市場利率過低時,客戶可能通過重新貸款降低融資成本,從而降低銀行貸款餘額或貸款收益率(具體情形須考慮銀行資產負債對利率的敏感性)。除此之外,收益率曲線平坦化甚至倒掛也是過去美國數次經濟衰退的可靠“先兆”。2018年12月初,5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2年期和3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之下,自2007年以來國債收益率曲線首次出現倒掛,10年期與2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收窄至11個基點,再次刷新危機後最低水平。美國收益率曲線出現熊平甚至在部分區間出現倒掛,不僅引發了市場對銀行業盈利能力的擔憂,也為美國經濟走弱甚至潛在的衰退鳴響了警笛。

美國股市年終拋售

美國股市繼2018年初暴跌後再現拋售潮,在投資者避險情緒的驅動下,三大股指紛紛從2018年10月初的高點跳水,一度跌入熊市區間。我們認為,股市跳水及近期波動性不斷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投資者對宏觀經濟形勢的擔憂加重。隨著投資者對美國下一輪經濟衰退的擔憂加重,在美股開始回落後,投資者開始尋求降低風險,拋售作為風險資產的股票。其次,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擔憂加深。2018年12月19日,美聯儲FOMC會議決定加息25個基點。雖然美聯儲在聲明中降低了對2019年加息次數的預期,但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接受採訪時稱將堅持當前加息縮表的路徑,從而引發了市場對利率過高導致經濟衰退加快的擔憂。此外,由於加息被市場視作對銀行的利好消息,當美聯儲預期2019年加息次數減少時,市場認為銀行股未來的盈利能力將不及預期,導致銀行股被拋售。再次,近期油價的大幅下降使得投資者擔憂與能源行業息息相關的銀行業貸款不良率上升,從而紛紛逃離銀行股。最後,美國政府關門因素進一步增加了股市的不定性。

信用市場波瀾跌宕

洲際交易所(ICE)數據顯示,美國BBB級(比垃圾級高一級)債券市場規模在2018年下旬超過3.2萬億美元,佔美國債券市場份額居於首位。相較2008年危機前的峰值(0.82萬億美元),當前規模已經接近危機前峰值的四倍。

我們認為,當前的信貸泡沫主要是由於企業過度承擔風險所致。為刺激經濟復甦,美聯儲在危機後將聯儲基金利率降為0, 大幅降低了市場融資成本,企業在“免費”的資金來源面前紛紛加槓桿以擴大經營規模。在寬鬆的貨幣政策結束後,美聯儲不斷提高聯儲基金利率,推高市場融資成本。隨著企業的融資成本不斷升高,企業不僅難以繼續通過大幅借債來擴大或維持當前的經營規模,甚至還可能因為利率過高而違約,從而導致評級下降, 進一步推高企業的融資成本。

對銀行而言,企業信用評級下降將意味著計提大量不良貸款和貸款損失撥備,影響銀行的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就目前債券市場的評級分佈來看,一旦BBB級企業發生大規模違約現象,這些企業將直接滑為垃圾級。考慮到目前BBB級債券前所未有的規模,其對美國銀行業和金融市場的潛在影響將難以估量。

展望美國銀行業發展須關注兩大趨勢

監管環境逐漸放鬆

2018年5月24日,特朗普簽署《經濟增長、監管放鬆與消費者保護法案》。這是金融危機後美國首次對《多德-弗蘭克法案》的主要條款進行修改,也是特朗普上臺後實現“金融去監管”承諾的第一步。這標誌著美國金融業再次進入放鬆監管的通道,這一環境變化將在未來成為影響美國銀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自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導致的銀行危機以來,美國銀行業經歷了多次監管環境“從寬到嚴”和“從嚴到寬”的變化。大蕭條之前,受到反對中央集權的傑斐遜主義思想的影響,美國金融行業監管相對寬鬆。這直接導致了大蕭條期間銀行發生擠兌,在不到3年時間裡,美國近9000家銀行倒閉。為了避免危機再次出現,通過1933年出臺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和《Q條例》、1934年出臺的《證券交易法》、1940年出臺的《投資公司法》和1956年出臺的《銀行控股公司法》等一系列法案,美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分業監管體制,標誌美國銀行業進入嚴監管週期。自80年代起,為了倡導金融自由化,提升美國銀行業相較歐洲、日本同業的競爭力,美國銀行業再次進入寬鬆監管週期。1980年《存款機構和貨幣管制法》出臺,逐步放開了銀行業的利率限制;1994年《裡格-尼爾法》出臺,放開了銀行跨州經營的市場限制;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出臺,放開了銀行混業經營的業務限制。這一系列監管改革最終給金融危機埋下伏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美國參照“巴塞爾協議Ⅲ”的要求出臺了《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銀行業再次迴歸嚴監管時代。2018年5月,《經濟增長、監管放鬆與消費者保護法案》對於《多德-弗蘭克法案》進行修改,體現了美國立法者逐步推進銀行業監管放鬆改革的計劃。

本次監管放鬆的重點集中在《多德-弗蘭克法案》中爭議比較集中的幾個方面,旨在為美國中小型銀行減輕合規負擔、提高監管體系的效率以及促進銀行業發展。具體而言,《經濟增長、監管放鬆與消費者保護法案》對《多德-弗蘭克法案》的修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放鬆以及一個方面的加強。由於來自國會各方面的壓力,最終版本中較大程度地保留了《多德-弗蘭克法案》的原有體系,並沒有囊括之前頗有爭議的對於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以及“沃爾克法則”的大幅修改。

四個方面的放鬆包括放鬆對大型銀行的監管、放鬆對社區銀行的監管、放鬆對證券市場的監管和放鬆對抵押貸款的監管, 一個方面的加強則是加強對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其中,對於大型銀行監管的放鬆受行業關注最多,對銀行業潛在影響最大。本次改革提高了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資產門檻。為了解決金融危機中出現的“大而不能倒”問題,《多德-弗蘭克法案》對總資產規模超過500億美元的全美36家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單獨制定了法規,從資本金、槓桿率、流動性和風險管理水平等方面從嚴監管。本次監管改革將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資產門檻從500億美元上調至2500億美元;規定不再對資產規模處於500億~1000億美元之間的銀行強制性加強監管;規定資產規模在1000億~2500 億美元之間的銀行需要接受監管壓力測試,且美聯儲可以酌情對這些銀行施加其他強化的審慎標準。這一變化使得資產在500億~ 1000億美元之間的銀行合規壓力與合規成本大幅度降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資產門檻的提升並不一定會使在美國經營的外資銀行受益。本次法案中明確指出,美聯儲“銀行控股公司與外國銀行加強審慎標準”對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的外資銀行依舊適用。本次法案中,對於在美外國銀行的限制是2018年3月提交參議院之前最終修改時新加入的內容,其目的是為了增強美國本土銀行在美國市場與外國銀行的競爭力。該法案之前版本中沒有此段針對外國銀行的內容。因此,多名民主黨議員認為這一漏洞會使得在美國資產少於2500億美元但全球總資產遠遠高於2500億美元的大型外國銀行在美受到更松的監管。

過去一年內,特朗普稅改落地使得銀行業的實際稅率大幅下降,金融監管放鬆的啟動也很大程度上減輕了銀行的負擔。這兩個因素疊加美聯儲2018年四次加息,使得美國銀行業的盈利效率達到了金融危機之後的新高。我們預計美國銀行業的監管改革還將繼續推進,下一步的改革可能會集中在銀行恢復與處置計劃、社區再投資法案、消費者金融保護等方面。然而,需要關注的是改革是否會對美國銀行業甚至全球銀行業造成潛在的負面影響。美國銀行業監管放鬆改革的背景相對比較特殊,在全球銀行業嚴監管的環境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況且此次監管放鬆並未觸及美國銀行業的合規風險管理,我們認為這一領域將繼續面臨嚴厲的監管。

美國銀行業金融科技監管呈現新趨勢

近年來,美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迅速,新興金融科技公司為傳統銀行業務帶來了機遇與挑戰。例如,2018年12月,以“0手續費交易”聞名的美國移動券商Robinhood推出了3%利率的電子支票與存款賬戶。該賬戶的收益率遠遠超出一般銀行提供的0.05%~ 2%的利息水平,發佈不到一週的時間就吸引了近80萬用戶註冊。面對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監管方也適時更新了相關監管要求。

從監管框架的角度看,美國採用功能性監管模式,即把金融科技所涉及的金融業務按其功能納入現有的金融監管體系。這種監管的有效性取決於現有監管體系的成熟程度。美國金融體系歷史悠久,金融法規和監管相對成熟,對於現有法律法規無法覆蓋的金融科技新領域,政府能夠及時進行適當的法律調整。如2012年奧巴馬總統簽署了《創業企業融資法案》,填補了美國股權眾籌的監管空白。美國的金融監管框架是矩陣式的,既有貨幣監理署(OC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這些傳統的功能監管機構,也有在金融危機後新成立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委員會(CFPB)等金融消費者保護部門;既有聯邦一層的傘形監管,又有地方州政府一層的區域監管和協調監管。

總體來看,美國對金融科技的監管相對嚴格,監管以維護金融穩定為基。但近年來,特別是自特朗普總統上任以來,美國監管機構對於金融科技創新採取了更為支持與鼓勵的態度。2016 年,銀行監管機構OCC開設了“金融創新辦公室”併發布了一系列面向銀行與非銀行機構的“有責任性的金融創新指導框架”。該辦公室作為美國銀行業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的“窗口部門”,處理來自市場參與者有關科技創新的所有監管問題,旨在促進美國金融行業的創新活動並鼓勵銀行與非銀機構之間的合作。美國銀行業的其他監管機構也開始效仿貨幣監理署的做法,FDIC於2018年10月宣佈開設“創新辦公室”,幫助有存款保險資質的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競爭。

美國監管者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支持鼓勵金融科技創新的舉措。2018年7月31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了關於“支持非銀行機構、擁抱金融科技、鼓勵金融創新”超過200頁的指導報告。美國財政部長努姆欽表示:“美國式的創新是健康的美國經濟的支柱。建立一個支持有責任性創新的監管環境對經濟增長,特別是金融領域發展至關重要。美國作為全世界創新領域的先驅, 應該努力跟上行業飛速發展的步伐並鼓勵金融與科技領域的創新。”2017年2月,當時剛上任的特朗普總統簽署了第13772號行政令,要求財政部牽頭找出現有法律法規中與金融監管核心原則相違背的地方。美國財政部的報告正是對特朗普總統該行政令的回應。在報告制定的過程中,美國財政部與銀行、金融科技公司、支付機構、信貸機構等不同的市場參與者進行了溝通,以完善美國金融監管環境,鼓勵金融科技創新。財政部在本報告中集中關注的問題包括消費者金融數據保護、金融科技創新環境建設、監管法規現代化改革、測試新的監管機制和商業模式四大方面。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貫穿報告全文的關於簡化監管環境、鼓勵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合作的建議。並且,財政部第一次提出了監管機構建立“監管沙盒”的建議,推動對於新的監管機制和商業模式的實驗。

在美國財政部發布指導報告的同時,OCC也於2018年7月31 日宣佈開始接受金融科技公司申請國家特許銀行牌照。該牌照準許金融科技公司在美國範圍內接受存款、發放貸款、開具支票,辦理部分傳統銀行業務。同時提出,金融科技公司須遵守相應監管要求,包括資本要求、《銀行保密法》、反洗錢及聯邦消費者保護法等。雖然這一議案早在2016年就被OCC提出,但一直以來受到來自銀行及各州監管機構的反對。此次OCC力排眾議開放申請,也體現了美國監管者對於支持並規範金融科技創新的堅決態度。

美國銀行業經營業績展望

資產、負債規模穩步增長

2018年三季度,美國銀行業總資產和總負債規模穩健增長, 分別達到17.67萬億美元和16萬億美元,分別較2017年三季度同比增長2.5%和4.69%。我們預計,2018年四季度美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規模繼續保持目前平穩上升的趨勢。預計2018年末, 美國商業銀行總資產為17.98萬億美元左右,總負債為16.02萬億美元左右,分別較2017年末同比增長3.22%和3.63%。由於目前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增速下滑,未來美國銀行業或將資負規模維持在當前水平,並在授信風險上升時更加註重資產配置,如增加對美國國債的持有比重。

貸款規模繼續擴張。2018年三季度,美國銀行業貸款餘額增速略高於整體資產增速,達到9.94萬億美元,較2017年三季度同比增長4%。我們預計,2018年四季度美國商業銀行繼續穩步擴張貸款規模,預計2018年末,美國商業銀行貸款餘額達到10.14 萬億美元左右,較2017年末增長4.26%。鑑於目前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增速下滑,未來美國銀行業出於風險管理的考慮,可能會多提貸款損失準備金,貸款規模或不增反降。

存款規模穩中有進。2018年三季度,美國銀行業存款餘額達到13.57萬億美元,較2017年三季度同比增長2.68%。我們預計,2018年四季度美國商業銀行會保持當前高效的吸存能力,預計2018年末,美國商業銀行存款餘額為13.87萬億美元左右,較2017年末增長3.48%。考慮到目前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增速下滑, 未來銀行業存款規模或保持在現有規模,下降可能性較小。

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稅後淨利潤同比增速較快。美國銀行業盈利能力在2018年繼續得到改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美聯儲加息使得銀行業淨息差不斷提高,增加了淨利息收入;二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的稅改大幅降低了銀行業的有效稅率,推高了稅後淨利潤。2018 年三季度,美國銀行業稅後淨利潤達到619.67億美元,較2017年三季度同比增長29.04%。考慮到美聯儲加息對銀行業利息收入的促進作用,預計2018四季度美國商業銀行淨利潤將繼續增長, 達到627.57億美元,全年淨利潤將達到2410.4億美元左右,較2017年全年增長45.54%(鉅額增幅主要是由於2017年全年淨利潤受到了美國稅改的一次性負面影響,加上2018年有效利率下降導致)。鑑於市場預期,未來美國銀行業或逐步提高貸款撥備, 從而影響稅後淨利潤,稅後淨利潤將保持平穩或有所下降。

資產回報率(ROA)、資本回報率(ROE)較為穩定。2018 年三季度,美國銀行業ROA和ROE分別達到1.41%和12.48%, 較2017年三季度分別同比增長29個基點和259個基點。基於之前對美國銀行業資產規模和淨利潤的預測,我們預計2018年四季度美國商業銀行的ROA和ROE將分別為1.40%和10.77%。分別較2017年末同比增長82個基點和557個基點。基於市場預期,未來美國銀行業ROA和ROE或不增反降。

淨息差(NIM)上升但未來或將承壓。2018年三季度,美國銀行業授信業務最核心的盈利指標淨息差達到了3.45%,較2017年三季度同比增長15個基點。我們預計,2018年四季度美國商業銀行將繼續穩步吸存,但會逐漸提升存款成本或拉低淨息差。預計2018年末,美國商業銀行淨息差為3.35%左右,較2017年末增長4個基點。由於目前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增速出現下滑,美聯儲或放慢加息節奏、延緩縮表的步伐,導致銀行業淨息差增速不及預期。

中間業務收入有所增加但佔比不斷降低。2018年三季度, 美國銀行業非息收入為666.58億美元,較前兩季度環比下降,較2017年三季度同比增長6.25%。環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上半年股票市場和固定收益市場的交易收入增速較快,大幅拉昇了銀行業非息收入。三季度非息收入佔總收入比為32.72%,同比下降78個基點,主要原因是美國銀行業受加息影響,利息收入不斷上升。我們預計,2018年四季度美國商業銀行非息收入與三季度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為665.24億美元,而2018年全年非息收入為2689.44億美元,較2017年同比上升4.86%。由於目前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增速下滑,美國銀行業非息收入或因企業投資、併購業務下降而受到負面影響。

資產質量及資本充足率保持穩定。2018年三季度,美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和資本充足率基本保持穩定,分別為1.02%和14.62%,分別較2017年三季度同比下降18個基點和6個基點。我們預計,2018年四季度美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和資本充足率與三季度基本持平,分別為0.86%和14.52%,分別較2017年末同比下降34個基點和5個基點。由於目前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增速下滑,未來美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會因企業償債能力下降、信用評級下降等情況而有所下降,銀行業資本充足率或因稅後淨利潤下降而不及預期,但仍將維持在監管要求的安全水平。我們認為, 雖然迄今美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下降還不足以導致巨大的系統性風險,但仍要密切關注其未來進展。

作者單位:中國銀行紐約分行,

其中黃小軍系戰略及研究總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