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高中故事里缺少不了的是什么?一群中二捣蛋的同学,三五成群地干着自以为了不得的“傻事”;总有一个“坏”男孩情不知所起地恋着班上的优等生;有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晚自习以及永远吃不腻的雪糕……

当然,还有那么一位老师,成为你回忆里不可缺的一角风景。当年你和他/她斗智斗勇,多年后你后知后觉,他早已悄悄地影响了你的人生轨迹。

昨天新上映的影片《老师·好》便讲述了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的故事。1985年北方小县城的南宿一中,优秀教师苗宛秋和三班学生们展开了长达三年“相爱相杀”的高中生活。同时在众人未料及的结局里透着对时代和人性的反思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正如导演张栾所言,“故事里的师生关系是有中国特色的,所关心的还是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小人物的命运。”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这个故事是聊出来的。”张栾说。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张栾

《老师·好》的片尾处有一行致谢,感谢的是为影片提供大量素材的王海先生(郭德纲、于谦经纪人)。

一次席间闲聊,促成了一个故事的诞生。从一些社会新闻中师生关系的紧张和脆弱聊到各自的学生时代,你一言我一语的交错中,两人越说越好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好多故事都和自行车有关。”张栾说到。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行,那就攒一个故事吧。张栾找来另一位编剧搭档徐伟一起把故事落了地,因为记忆多为

80年代,故事也就顺理成章放在那个时代。至于为何远离都市,选择县城。张栾坦言,“县城的环境更有故事,更贴近生活。”

自行车成了故事中最重要的道具。


王海记忆中把老师自行车挂树上的细节被张栾移用进故事里,不过被挂在了旗杆上。电影里同学们与苗宛秋的斗争始终围绕着那部教委颁发给苗老师的自行车展现。拆自行车挡泥板、把自行车挂路灯杆上、刮自行车上的漆乃至同学们集体出动给苗老师寻找丢失的自行车,师生情谊的流转因自行车变得有趣和动人。

张栾直言电影中学生们做的那些“闲事儿”里,也有他的影子。“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坐到老师讲桌边上。刷过树围子,给食品厂砸过核桃。”这些杂事,也是青春记忆中的好事。

在张栾看来,80年代的人是可爱的,他们是一帮傻孩子。“交流方式和情感表达都是简单的,没有绕弯的地方。”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也是基于特定时代下人群的这种共通性,张栾选择用类似“流水账”的方式,把三年中发生的故事按时间顺序铺陈开去。他认为,“人物间情感关系建立的过程是很有趣的。从高一的轻松玩闹慢慢过渡到高三的紧张,有起伏才会有意思。”

而时代的背景也赋予《老师·好》有着不同于其他师生故事的底色。“毕竟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不同于以往的闭塞,那个时期人们才开始把视野放宽,把步子放大,大地出现春色。”所以我们在影片里看到了霹雳舞、健美操,看到了洋溢在年轻人脸上的明亮笑脸和特属于80年代的单纯。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而能和这帮孩子一一过招、见招拆招的那位老师苗宛秋,是影片中分量最重的人物,也是最立体的角色。

这个角色一开始便意属于谦,“于谦老师最早便参与过创作,包括素材积累阶段和剧本阶段。角色正是贴着于老师的感觉走的,也参照过范伟老师。两位有共性,都是既幽默且走心的风格。”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于谦(左) 张栾(右)

一出场,苗宛秋带着优秀教师的骄傲与光环,用着教委奖的茶水缸,骑着教委赠的自行车,办事作风就是要争第一,哪怕是个合唱比赛。这样的老师形象难免让人“讨厌”。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在故事情节不断展开的过程中,苗老师的立体性慢慢得以展现。

他看似板着脸,对安静、洛小乙两位父亲缺失的学生,有尽心照顾;为生了病的学生捐钱募款,甚至悄悄寄去一个月的工资;开小课帮助外校的学生补课,分文未取;但同时他也在不经意当中,在学生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将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学生身上,去填补自己人生的缺失。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张栾把故事中苗老师的际遇和困境称之为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为什么说是好老师的‘悲惨世界’呢,因为他教书育人的初心是对的。只是时间久了之后他慢慢扭曲了。那些不自觉的变化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在影片的高潮戏阶段,被苗老师寄予厚望的安静出了车祸。对于这样看似并不圆满的安排,张栾阐明,“我们并非故意让结局不完美。安静的车祸给了苗宛秋一个反思的机会,让他了解自己所做的并非都是正确的,也让他找回当初他的老师对他的告诫。”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汤梦佳(饰安静)

或许这样一个让人心有戚戚焉的结局,反倒给了故事一个更绵延、更值得回味的空间。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这部里里外外透着质朴、怀旧色彩和理想主义

的影片,出自80后导演张栾之手。

《老师·好》整个作品的筹备期长达两年,拍摄期1个月45天。筹备和拍摄期的日日夜夜,张栾到现在依旧铭记在心。

为了还原80年代的人情风貌,张栾在前期找景的过程中颇费周折。最终在昌平找到了合适的景。“那是一个在昌平废旧的钢厂里,但凡你觉得好的景,很多剧组都在那拍,不得不争取时间抢拍。”除了找现有的景之外,剧组依附废旧厂区的建筑,搭了一条街景。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而此时,剧组早已错过了故事中发生的夏秋时节,开拍时已经入冬。

除了景之外,对于故事中人的选择标准,张栾的标准只有一个那便是像那个年代的人物。“贴合80年代的人物,起码不能是整容脸,要有那个年代人的精神风貌。”而影片中还有大量的明星客串,他们有些只有一句台词,甚至有些没有。“他们的出现是拍摄时的一种设计。设计的重点是让他们越像我们身边掠过的人越好。”

当制作期结束,影片出现在银幕上,张栾算是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影片上映两天,在并不高的排片占比中拿下了近4000万的票房,猫眼9.4分、淘票票9.2分、豆瓣7.1分。


《老师好》:一位好老师的“悲惨世界”


当然,张栾也在总结自己的不足。“对筹备期、严谨性的把控上的欠缺,还需要在未来慢慢解决。”如今,他已完成了一部喜剧片的拍摄。至于未来,没有成熟机会的时候,写剧本、多创作,抓住大量的内容是最重要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