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买保险,你要知道这些!

保险行业自古有一句名言: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保险过去的名声不太好。其中有很大的因素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销售人员出于快速达成销售的目的,存在销售误导的情况。除了个人代理渠道,银行保险在过去几年也备受诟病。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在银行买保险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银行买保险,你要知道这些!

一、在银行买保险靠谱吗?

之前在其他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保险不骗人,是人在骗人"。因为所有的保障内容,保险合同已经清楚地写明了。很多人不愿意看或者看不懂,所以才会在投保后出现和预期不符的情况。

也听银行的销售人员提到过,其实有些时候卖保险挺简单的,很多时候当面一次就能成交。了解一下才知道,基本常见的销售误导有如下几种:

陷阱1:夸大收益

很多人去银行存定期,被工作人员推荐购买其他"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很多人没有过多的考虑就掏钱了。

其实这种更高的收益很可能包含了不确定的因素。例如分红险,实际上分红是不保证的,有可能只有中档,甚至低档的收益。期望于分红获得高额回报是不切实际的,而且极端情况下,可能存在保险公司股东红利很高,而给单个产品却不分红。

陷阱2:不谈流动性

一般在投资中,有三个重要的指标,具体如下: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保险是可以媲美银行存款级别的安全性,而且又强调很高的收益,那么不用想,流动性一定是极差的。

很多大爷大妈去银行是存钱的的,却在销售人员的误导下购买了一份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保险),当过了2年去取钱的时候,发现根本就取不出来,着急用钱只能退保,而退保又有不小的损失。

银行买保险,你要知道这些!

陷阱3:飞单

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借助行内平台,私自销售未与银行达成委托销售关系的金融产品。更直白的说,飞单是是银行个别员工打着银行的幌子为自己牟利。

2017年,就曾有银行行长私自销售非本行理财产品,涉案金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的事件发生。给很多投资人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银行买保险,你要知道这些!

二、银行买保险,先问几个问题:

保险很复杂,为了避免买到不合适的产品,建议大家在银行渠道购买保险时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买这份产品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无论任何情况下购买保险,都是要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真的有一笔长期不用的钱,想获得比银行定期存款稍高的收益,是可以考虑通过银行购买理财保险的。

2、真的了解这份保险吗?

理财型保险只是一个统称,按照不同的产品类型,保险的收益构成也是不同的。正是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地方,而且几句话说不清楚,所以才给销售人员留下了误导的空间。

所以建议大家计算收益时,首先需要区分哪些是保证的,比如:

现金价值:合同中明确约定,每年退保能拿多少钱;

固定领取:合同中明确约定,每年可以领多少钱;

保底利率:万能险会在合同中约定保底利率,通常为1.75-3.5%之间。

除此之外,还要了解这份产品哪些收益是不确定的,比如:

实际利率:实际的结算利率,一般变化的区间是多少?

分红:这款产品的历史分红情况,是多少?

只有了解这些基本情况,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一款理财保险,而不能简单地说这个就比那个好,谁比谁收益更高。

银行买保险,你要知道这些!

三、银行买保险,如何保单验真?

银行现场销售的保险一般都需要进行双录(录音和录像),通过柜台出单的保险都是可追溯的。购买了保险,想了解这款保险的更多信息,有哪些办法能查到?

方法1:保险公司查询

官网查询:保险公司官网一般都会有保单查询的功能,方便投保人查询保单信息和验证真伪。

银行买保险,你要知道这些!

客服热线:大家也可以直接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查询和验证真伪。

方法2:保监会网站查询

通过保监会网站菜单栏依次点击:"办事服务"——"备案产品查询"——"人身险产品",选择具体的保险公司后,就能看到具体的产品名称了。

方法3:保险业协会网站查询

通过保险业协会网站菜单栏依次点击:"服务平台"——"保险产品库"——"人身保险产品条款信息公众多维查询",可以查看产品的具体合同条款。

四、最后

一直都在强调保险只是一种金融工具,所以在选购一款产品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这个是重中之重。尤其对于理财型的保险,更加要结合自己的需求来进行设计。否则,无论是哪种渠道,就会很容易被误导。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baopres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