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一遇到人人從從眾眾眾我就慫慫慫慫

昨天看到這樣一張圖片,一個有社交恐懼症的女孩把頭埋進自己的毛衣裡,這樣用生命在害怕社交的樣子真像你也想我。

社交恐懼:一遇到人人從從眾眾眾我就慫慫慫慫

你和我並不孤獨,因為我還看到了他們是如何恐懼社交的。

每日豆瓣上有人發了:令社恐患者感到絕望的瞬間!

“會議上被點名發言,眾人圍攏的目光”

“婚後去婆家過年,他們家人特別多,叔叔姑姑加起來六個,屋子裡隨時二十來個人,客廳的每個角落都有人,我就安靜的看著春晚走神兒。突然我公公笑呵呵的叫了我的名字問我:某某,來談談你過年的感受。然後一屋子人看著我”

“擊鼓傳花,傳到我手上的時候鼓聲停了,童年陰影裡簡直沒有比這個再厲害的了”

“三人行,另外兩個人更聊得來”

“在健身房跑步的時候,私教上來搭話;上私教課的時候”

“和關係一般,只是認識的同事坐同一部電梯”

“下面每個人表演一個節目吧”...

看完這些少不了會心一笑:原來你也害怕人類!

當你在電梯裡害怕對面的人,原來他也在害怕你!知道這一點,你是不是沒那麼害怕了?下次當你站在電梯裡,對面是你領導,往常你會想:哎喲我去,領導會不會覺得我不會來事兒、會不會討厭我,那誰誰就可以和領導相談甚歡,為啥我就是個弱雞。現在你大可以這麼想:領導會不會也正在害怕我,他在考慮該擺哪個姿勢才更像個領導。相比與我,他更擔心表現出自己的人際恐懼,因為他擔心作為領導居然被人看出來害怕人類,想完這些,電梯也就開了,你的嘴角掛著意味深長且猥瑣的笑。

社交恐懼:一遇到人人從從眾眾眾我就慫慫慫慫

其實,社交恐懼比你想象中要普遍,很多人會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懼,但要達到社交恐懼症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比如在大部分人際交往場合,有明顯的焦慮症狀,且對社會採取迴避態度,人群中有5%至17%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懼症。

大家最關心的兩個問題,今天我們都會談到。首先它是怎麼來的,其次怎麼辦?

它是怎麼來的?比如嚴謹的說法當然就是,所謂素質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們來看看你是怎麼被養成這樣的。

在此之前先討論一個誤區,內向者更易社交恐懼?很多人會認為內向者更容易在社交中有明顯的焦慮,內向其實是一個性格標籤,是指一個人相比別人表現出更明顯的人際迴避、喜歡和自己玩兒。看上去都是迴避社交,但其實這和社交恐懼有個根本區別。迴避的原因,很多內向的人其實內心相當穩定,他們只是喜歡和自己待在一起,不喜歡和人交往而已。他們迴避社交不是因為社交會使得他們焦慮,而是他們單純不喜歡。如果硬要去和人社交,他們頂多表現的相對笨拙,並不一定會出現緊張和焦慮。

而社交恐懼的人,有很多人是渴望社交的,但是他們發現自己無法在社交關係中自如的展現自己,出現無法耐受的焦慮和恐懼,更害怕這種焦慮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從而回避社交。所以內向者更容易產生社交恐懼,這是不成立的。

社交恐懼:一遇到人人從從眾眾眾我就慫慫慫慫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社交恐懼?有以下性格特質或之一的人:

一、敏感

比如一個小女孩兒從小家庭氛圍壓抑,父母情緒變化大,她必須發展出隨時觀察到父母情緒的本領,才能使自己不受牽連。這種敏感,如果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很寶貴,他們善於覺察自己,去感受別人的情緒,當他們深處人際關係中全身的毛孔都張開,並於感受周圍的環境。成年後這種本領延續下來,他們會與他人相處時,仍然會處於戒備狀態,以防隨時被攻擊和評價。

二、強迫

這裡並不是指強迫症,而是有強迫性格特質的人。比如我們身邊很多人追求完美,什麼事兒都往死裡做,一定要沒有瑕疵才算完。他們對自己要求高,人際交往的時候也是如此,當他們需要當眾發言,他們會給自己很大壓力,不論做到什麼程度他們對自己也不會滿意。在這樣大的壓力下,他們會產生極大的焦慮,因為這是個永遠追求不到結果的循環。哪有人會完美,你可能認為自己並不是這樣,但你可以做一個很小的覺察,當你需要當眾發言時,你希望自己表現成什麼樣?好,這個標準是什麼?讓人嚇掉下巴的是,你腦子裡出現的參照形象通常是一個主持人的標準,你希望並非主持出生的自己能做到向主持人一樣落落大方。

三、在意別人的評價

說起來總是有幾分傷感,因為在意別人評價這件事,會讓我們對自己很不滿。為什麼我要那麼在意別人?為什麼我就不能做自己?這其實有很多成因,通常還是與養育方式有關,而且總是些不令人愉快的往事。令人不快的是“在意別人評價”這六個字給人造成的困擾,遠遠不止看上去這麼簡單,它會使得我們無法做自己,無法暢快,總感覺四面楚歌一般的絕望。但我也曾見過它的另一面,那就是很多人因為在意別人的評價,而迫使自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要使自己強到你沒有資格評價我,這很慘烈,但這也悲壯。它是一個人無可奈何的壯舉,是對命運的抗爭是生命力。只是當真獲得的成就時,我希望他們能真的幸福。

社交恐懼:一遇到人人從從眾眾眾我就慫慫慫慫

所以社交恐懼有救嗎?當然有!我猜想你做過很多努力。

一、你給自己報過機械班,比如那種演講的培訓,使你不斷需要接觸社交場合。

二、你強迫自己去交朋友。

三、你想辦法剋制自己的焦慮,比如深呼吸,把觀眾想成白菜。

四、每次需要社交時,你會喝一些酒壯膽。

五、你刻意迴避需要社交的場合,以使自己減少焦慮...

我猜想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幫到了你,你想要更好的方法。我不確定我這裡有更好的方法,因為在我的知識範疇內,根本沒有快速治療社交恐懼的方法。

但我相信一個人的力量,當一個人真的想要去做什麼,他就不會輸給任何事,我給你的方法只有一個:不要回避!不要回避!!不要回避!!!這是最最重要的。

當焦慮到一定程度,你會迴避到可能引發焦慮的場合,如同事聚會、主持會議,之所以不要回避,是因為迴避雖然能暫緩焦慮,但會危害你的人際關係和個人發展,更重要的是它使你無法回到人際關係中成長自己,最好的辦法是不論如何焦慮,也請一定勇往直前勇往直前。但勇往直前路上最大的阻礙是,那些焦慮和恐慌你無法耐受,我們來看看針對這些情緒可以做些什麼。

社交恐懼:一遇到人人從從眾眾眾我就慫慫慫慫

用一個例子說明:在社交場合我總是放不開自己,害怕跟別人說話,擔心自己說出來的話沒人在意,別人也不喜歡,而且總是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顧慮特別多,一說話也會緊張,在跟別人說話時有一種乞求的感覺,生怕別人沒有回應。

我們來看看這個例子主人公的焦慮具體是什麼?“擔心自己說出的話沒人在意,擔心別人不喜歡,生怕別人沒有回應”這些焦慮使得他在社交中出現的行為,放不開自己,害怕跟別人說話,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顧慮很多,一說話就緊張,和別人說話時有乞求的感覺。我們看到的是行動是由焦慮指導的,正因為有了這些焦慮才影響了行為。

這一位主人公有一段描述成長經歷的文字:他是被父母送到別人家長大的,有寄人籬下的感覺,沒有一個可以自由說話的地方。

根據成長經歷,我們可以做簡單的猜測,他現在在人際關係中的焦慮,主要由童年人際關係中的體驗延發,也許在童年他的確體驗到了不被在意、不被喜歡、沒有回應,這些體驗保留到現在,表現為持續的擔心和高度的警覺,也就是我們明知道正在交往的這些人不是過去養育我們的人,但我們控制不住產生過去的體驗,哪怕我現在告訴他,他們不會這樣對你、他們不是你過去的養育者,他也控制不住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體驗,而且我們以為一定是體驗指導行為。

社交恐懼:一遇到人人從從眾眾眾我就慫慫慫慫

其實反過來,你在人際關係中的行為也會迫使別人配合你的行動,最終使得產生過去的體驗。這句話如何理解,比如你在與別人說話時你有乞求的感覺,對方極有可能也有,對方看著一個對自己乞求的人會做出什麼,極有可能會怠慢你,於是你再一次感受到不被喜歡,這就是行為和感受的交互作用。

在防禦機制中叫投射性認同,在行為上是一種強迫性重複,所以只要打破其中一環就可以。比如我沒認出來,現在的體驗是過去的體驗帶來的,這是一種投射,人和人非常不同,現在的人和過去的養育者一樣的幾率不大,當你認清這個投射,你那個糟糕的體驗會減輕一些,體驗減輕一些,行動上就會有一些改變。比如:你更敢於去表達自己、不再害怕與別人說話、不會再有乞求的感覺,或者我們先去打破行動,即使你沒有能夠認清投射,你帶著這樣的體驗逼迫自己去行動,不論產生多麼糟糕的體驗你也能行動,因為你有一個信念,這個體驗有可能是假的。

比如有一個人對你輕慢的言語,以前你會有被怠慢的感覺,深信不疑從而回避這個人,現在你依然又被怠慢的感覺,在你心裡被劃開一個口,這也許是假的,你帶著這樣的感覺繼續和這個人相處,不斷告訴自己,我感受到的也許是假的,直到有一天你有勇氣向對方求證,你會發現它真的是假的。即使是真的那又如何,我依然有勇氣再去建立下一段關係。演講焦慮也同意,讓我們焦慮的不過是一些過去的體驗堆積起來的假象,不論我們產生什麼體驗,我們對它的真實性持有一定的懷疑,而在行動上堅定不移去實施,這個過程不會那麼令人舒服,但相信我這條路上很多人與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