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能:兒童如何建立高級思維能力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這個能力在我國的教育體系裡沒有被專門提出來。但其實在歐美,他們是非常重視這塊兒的。在美國人制定的學校核心課程標準裡,批判性思維被排在了思維培養模塊的第一位。

有的人對批判性思維有誤解,以為這種高級能力的訓練是要到大學階段才開始。而實際上,培養這種思維能力越早下手越好。

新技能:兒童如何建立高級思維能力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教授史蒂芬.諾里斯(Stephen P. Norris)在研究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他說,兒童已經具備了學習這種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如果家長和老師能夠正確進行引導,孩子將會受益極多。那麼,我們該如何從娃娃抓起,培養這種批判性思維呢?

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批判性思維到底是要教會我們什麼呢?

我們先來稍微探討一下這個概念的定義。第一個給“批判性思維”下定義的,是大名鼎鼎的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這個人是胡適的老師。

他在1910年出了一本書叫《我們如何思考》。這本書裡的觀點是: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是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它能夠教會人們準確區分觀點和事實,然後做出正確的判斷。

請注意,這個定義裡包含了三個關鍵詞:事實、觀點和判斷。

從這三個關鍵詞出發,我們來學兩種很好用的訓練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新技能:兒童如何建立高級思維能力

第一種遊戲叫故事拆分法

主要是教會孩子在事實和觀點之間做出基本判斷。你可以先給孩子講一個故事,講完之後,將故事拆成一個個短句子。然後問孩子,這句話究竟是事實還是觀點?孩子一開始可能很難判斷出來,需要我們提供一些線索。對於觀點性的句子,我們可以用一些形容詞來提示孩子判斷。比如“好的”、“壞的”之類的。另外,一些比較級詞語,比如“最好的”、“最棒的”,也都是很好的線索。

一起來聽一下這句話:“蛋糕是好吃的。”

這句話是觀點還是事實呢?

答案當然是觀點,因為句子裡有個形容詞線索—“好吃的”。當然了,你還可以在句子前面加上“我覺得”、“我認為”這種詞來降低遊戲難度。你可以說“我覺得蛋糕是好吃的。”那麼,孩子們聽到前面加了個主語,就能更快地判斷出這句話是你的觀點了。對於那些事實性的陳述呢,家長們可以引導孩子尋找證據去證明它。

我們都知道,“觀點”在大家認知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只要符合邏輯,是不分對錯的。但“事實”不一樣,是可以被驗證真偽的。所以,你可以這樣問:“小豬叫麥兜這件事是事實嗎?如果是,誰可以證明呢?你覺得他的媽媽可以嗎?”這樣一來,孩子們就能學會用證據去做判斷了。

經常玩故事拆分法這個遊戲,孩子分辨事實和觀點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但這還不夠,思維的輸出也同樣重要。

新技能:兒童如何建立高級思維能力

第二個遊戲叫“奧利奧餅乾”作文法,可以培養孩子對於觀點和事實的組織表達能力。

奧利奧餅乾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美味吧,但它其實和我們吃的奧利奧餅乾沒啥關係。我們說的奧利奧OREO實際上是四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組合。哪四個英文單詞呢?

Opinion(觀點)、Reasons(理由)、 Examples(例子)和Opinion(觀點)。

表達觀點、寫理由、舉例子再到總結觀點。這個結構聽起來有點像我們寫的“議論八股文”對嗎?沒錯,奧利奧餅乾就是一個簡化版的議論文結構。具體要怎麼操作呢?

家長們可以先準備一張紙,在紙上按照奧利奧的框架畫出四個格子。然後,在紙的最上方寫一個有意思的作文題,比如“小朋友應不應該有暑假作業?”。剩下的填充格子的活兒,就交給孩子吧。孩子要在這四個格子裡,分別填上對題目的觀點、理由和支持這個觀點的例子,在最後一個格子裡,填上對觀點的總結和感受。

等一會兒,還沒完,家長還有個遊戲任務,那就是思維引導。在孩子搞創作的時候,你要教孩子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就拿剛剛的作文題“小朋友應不應該有暑假作業?”來說 家長們可以教孩子分別從孩子、老師和爸爸媽媽的角度,去思考暑假作業的意義究竟在哪裡。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侷限在“我”的思維模式裡,而是開始學會考慮更多相關的人和事。

以上就是我想和你分享的內容。試試故事拆分法和奧利奧餅乾作文法,讓孩子更會思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