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射雕三部曲”激荡江湖,为何《倚天屠龙记》最精彩?

金庸“射雕三部曲”激荡江湖,为何《倚天屠龙记》最精彩?

因为机缘巧合,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我翻阅最多的就是《倚天屠龙记》。

“射雕三部曲”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金庸武侠小说的合称,因三部小说在情节上有承接关系,故有此名。

“射雕三部曲”横跨南宋末年到明朝初立这段百年历史,《倚天屠龙记》是尾篇,塑造了张无忌这个优柔寡断的主角,主角无侠者风范,让读者多年来意难平,其实大可不必。

回顾“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最能诠释侠义精髓,郭靖一人即已代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主题高大上,有时代之风。

金庸“射雕三部曲”激荡江湖,为何《倚天屠龙记》最精彩?

但《射雕英雄传》全书的脉络笼罩在南宋末年的历史背景下,结局其实是很丧的。

而这个“丧“,是在《倚天屠龙记》里点明的:借俞莲舟向殷素素讲故事这个桥段,告诉读者,襄阳城破,南宋陨落,郭靖黄蓉夫妇殉国。

《神雕侠侣》则是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杨过既叛逆又倔强,小龙女清冷也柔情。但这是金庸小说啊,《神雕侠侣》是三部曲之二,多彩的人物故事,牵引出了太多的爱恨情仇。

就像武氏兄弟与雪岭双姝,杨过曾见过张君宝。这就是三部曲的令人流连之处,后书道尽前书事。

金庸“射雕三部曲”激荡江湖,为何《倚天屠龙记》最精彩?

《倚天屠龙记》里面不完美的主角,却有四位红颜知己。

张无忌携四女泛舟大海,颇有武侠言情的恶趣味,但这情节毕竟是小品,《倚天屠龙记》里真正优质的描写是明教。

试想蝴蝶谷中,明教众人身着白衣聚众起义,迎着火光,念诵:“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这是武侠小说中情节的升华啊!

“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此句罢了,男儿皆抱拳而去,此去经年,是驱除鞑虏,逐鹿中原。

这是金庸小说里少有的侠以武犯禁情节,也是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应该有的格局。

金庸“射雕三部曲”激荡江湖,为何《倚天屠龙记》最精彩?

《倚天屠龙记》里还有一段颇为点睛,那就是众所周知的黄衫女子、杨过后人。

历部《倚天屠龙记》拍摄,黄衫女子都有意无意的选一个亮眼的演员,那是因为她的出场,有一句台词非常重要:

“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十六个字,不仅点明前作结局,词句缭绕,也增添了读者不尽的唏嘘之感。

《倚天屠龙记》里有一个小细节,昆仑掌门何太冲,是《倚天屠龙记》开场与郭襄有缘的昆仑三圣何足道的徒孙。何太冲惧内,为人也不是什么磊落之人,还多次加害张无忌。

金庸“射雕三部曲”激荡江湖,为何《倚天屠龙记》最精彩?

​但在万安寺一役中,面对蒙古人的诱降,他全无惧色,大是大非坚贞不屈。

这段在全书中不足为道,但这几句描写却勾勒出了汉家儿郎一派掌门的民族气节,不得不让人佩服《倚天屠龙记》人物塑造之丰满,令人叫绝。

有趣的是,《倚天屠龙记》结局之时,明教最终成为明朝的奠基人,但教主张无忌却不贪大志,飘然而去,为伊人凭栏画眉。一个十足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

少年子弟江湖老,相比于前两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结尾,《倚天屠龙记》的结尾更显释怀。

激烈的历史画卷,终还是回归平凡。也是在提醒读者,这不是起点小说,没有外挂,绝无王霸。汉复王朝,回归一统,功德圆满,如此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