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低估价值的临空经济区,或成为重庆当之无愧的“热土”!

2017年,T3A航站楼及第三跑道的正式投用,让江北国际机场在重庆大地上发出了一声呐喊。至此,江北国际机场成为了继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之后,全国第四座拥有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0万吨的运行需要。

江北国际机场的耀眼成绩,让临空经济区再度成为话题中心,而临空区域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迈进,伴随着重庆经济地位的与日俱增,以更耀眼的姿态屹立于重庆之心。

构建一核五区产业空间,明确划分功能定位

在2018年5月重庆市政府正式印发的《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后,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发展重心便转向以十二个功能平台为支撑,着力构建“一核五区”的产业空间。

所谓“一核”,指的是临空经济示范核心区,面积42.2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总部、航空客货运输、航空维修检测与培训、航空展示、航空配餐及航空服务等。

而“五区”则是临空制造区、临空商务区、临空物流区、临空会展区、临空保税区5个功能片区。

明确的分区发展和功能定位,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为空港板块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进一步提升了空港的城市地位和价值。

被严重低估价值的临空经济区,或成为重庆当之无愧的“热土”!

4大产业齐聚临空,快速发展带动转型

从世界航空经济发展规律看,无论哪种模式的航空经济形态,都无疑指向一个方向:机场,特别是大型枢纽机场,都吸引或汇集一系列高科技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通过与多种产业的有机结合,与区域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临空物流产业、建设智能制造基地、临空国际贸易中心、服务贸易四大产业集群在重庆临空区域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带来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凝聚城市核心资源,带动重庆经济的转型升级。

被严重低估价值的临空经济区,或成为重庆当之无愧的“热土”!

10个投资项目,608.4亿元内资金额

根据数据显示,每100万航空旅客运输量将产生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增加2500个就业岗位。这也是国际机场协会将机场喻为“经济增长的引擎”的原因。

正因为机场对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渝北区政府在临空经济区的打造上才下足了功夫,在T3A航站楼落成的同时,加速了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

在第二十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在上,重庆市渝北区现场签约10个投资项目,其中,内资金额608.4亿元人民币、外资金额2.98亿美元,主要包括智能终端、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金融、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推动重庆临空经济区大力发展。

被严重低估价值的临空经济区,或成为重庆当之无愧的“热土”!

四线合一交通体系,无缝连接其他区域

交通是横贯区域的血脉,在打造立体交通方面,政府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为中心,构建了内外通达、高效便捷的“四线合一”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四线”指的是“航空+轨道+铁路+高速路网”的交通全覆盖模式。不仅有江北国际机场和接驳三大铁路站点的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交相辉映,更有3号线和规划中的14号线双轻轨出行。并且,以绕城高速、空港大道、观月大道为“三横”,以桃园大道、机场路、南北大道、空港东路为“四纵”的交通网络已经成型,令临空经济区与重庆其他主力区域无缝连接。

被严重低估价值的临空经济区,或成为重庆当之无愧的“热土”!

与临空,共未来

一核五区、4大产业、10个投资项目、四线合一……临空经济区以“硬核”发展数据,实力打破偏见,从价值被低估的区域成为重庆当之无愧的“热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