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收藏白毛女系列藏品1.5萬件 聲稱:是屬於國家的

打開書櫃後,一套套與“白毛女”相關的老劇本、海外版劇本、展覽貼片、文娛用品一一映入眼簾。牛雙躍小心翼翼取出,認真地向記者講解著。

他說:“現在已不再屬於我,而是屬於國家的。”這些收藏凝聚多年心血,他希望盡力把“白毛女”系列全部收齊後,統一捐給國家。

收藏家收藏白毛女系列藏品1.5萬件 聲稱:是屬於國家的

“一個收藏家的最高境界,是把他付出的勞動和心血永遠凝聚下去”。他鄭重補充說,尋找這些藏品的過程很辛苦,“如果賣了,就散失了”。他認為捐給國家,這些藏品會成一個永久的整體,無論對自己曾經的付出,還是對鼓勵他前行的前輩們,“都是一種尊重”。

作為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兼紅色收藏委員會副主任的牛雙躍,收藏研究紅色、民俗類藏品已30餘年。2002年,他在原有基礎上開始系列收藏“白毛女”藏品,並於2013年以12627件(套)“白毛女”主題藝術藏品榮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目前已增至約15000件。

《白毛女》是中國第一部大型新歌劇,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期間,該劇在延安首演並大獲成功,自此傳唱大江南北。多年來,其藝術形式不斷創新,被改編成電影、芭蕾舞劇、京劇、西河大鼓等諸多版本,並被翻譯成俄、日、法、英等多國文字在海外傳播。

牛雙躍說,“白毛女”系列藏品很豐富,通常可分五大類:一是1945年在延安誕生的歌劇系列;二是1950年電影相關藏品;三是1964年在上海誕生的芭蕾舞劇藏品;四是以華三川所繪的連環畫;五是滲入到生活各個方面的藏品,如印有相關圖片或文字的洗臉盆、盤子、郵票等物品。

為了收藏和研究“白毛女”,牛雙躍一直在全國各地尋找。其間“酸甜苦辣,五味雜陳”,“幾乎每件藏品都有故事”。例如香港一家出版社1949年出版的《白毛女》畫冊被他“相中”後,跟著畫冊從北京追到上海、廣州,最終以高價從泰國拍賣會上“追回”。

談及自己的“白毛女”情緣,牛雙躍說原因有二:一是從小接受紅色教育,且有過軍旅經歷,有紅色情結;二是故土情結——“白毛女”傳說主要流傳在河北西部山區一帶。

2004年7月,在他的捐助和支持下,“白毛女藝術陳列館”在石家莊市平山縣開館。當年參與《白毛女》創作、演出的老藝術家們對他的鼓勵,成為他堅持尋找更多藏品的動力。

他記得開館前去北京拜訪歌劇《白毛女》“喜兒”的扮演者王昆老師,當時老人剛做完手術,醫生不讓說話,但她卻說了半個小時,“還讓工作人員去家裡拿了20多件藏品,給了陳列館。”

前輩們的慷慨捐贈,殷殷囑託,讓牛雙躍認為,不能把這份囑託和厚望懈怠,必須做得更好,“因為有的前輩已經離去”。

“不能停下來”的牛雙躍,現在每晚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從網上搜“白毛女”的資料和拍品。由他編寫的《白毛女傳奇》,初稿也已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