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今時除夕,恰逢立春,迎春接福可謂正當時。

此刻,海內外浙師人迴歸家園,

與親友相伴,迎接己亥豬年。

辭舊迎新日,天涯共此時。

唸了來自浙師的新春賀信,

我們一起過除夕,迎立春,

迎春納福,孕育希望。

除 夕 到 !

「除夕到,福來到」

除夕,是一年中人們最為盼望的日子,原意為“歲除”,指歲末除舊佈新的日子。除夕與新年首尾相連,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除夕習俗福

貼年紅

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都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貼年紅”。

祭祖

除夕祭祖由來已久,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先祖保佑。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年夜飯

年夜飯,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餘)、蠔豉(寓好市)、髮菜(寓發財)、腐竹(寓富足)、蓮藕(寓聰明)、生菜(寓生財)、生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

壓歲錢

年夜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壓歲錢的最初用意是鎮惡驅邪,晚輩得到壓歲錢後壓在枕頭下,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這一歲。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守歲

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晚上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也稱為“燃燈照歲”,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財富充實、吉祥如意。

除夕詩詞福

守 歲

[宋]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除 夕

[宋]張蘊

京國逢除夕,棲遲鬢欲霜。

春聲生竹爆,歲色動椒香。

戒睡聽雞早,佔詩探繭忙。

燭花頻送喜,兒女笑烘堂。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而早在1月28日,農曆臘月廿四,來自浙師大各個學院、本碩博各個階段、不同膚色的留校學生代表歡聚一堂,舉行

留校學生新春團拜會,共同慶祝中國的傳統佳節。

浙師大黨委副書記朱堅出席活動並講話。他回顧了2018年學校各方面發展取得的成績:辦學核心指標實現重大突破,開放辦學的力度、深度和顯示度均顯著增強。朱堅表示,所有成績的取得,是全體浙師人擼起袖子幹出來、揮灑汗水拼出來的,希望2019年全體師生能接續奮鬥、持續發力,為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而不懈努力!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留校學生們一起學習包餃子,

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餃子包含著濃濃的中國年味。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留校的中國學生教留學生們書法,

在一個個“福”字中納福迎春。

2019年的立春和除夕正好是同一天。

立春常識福

立春,是干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是新的一年之始。立春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古人對歲首很重視,立春要祭春神、祭太歲,敬天法祖,由此便產生了辭舊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曰:“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2019年是「無春年」嗎?

立春和除夕在同一天,舊時坊間有“無春年”之說,且有“寡年無春不宜結婚”的民俗心理之表達。

事實上,中國的歷法,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年,以月亮虧盈週期為一月,陽是“太陽”,陰是“太陰”即月亮,所以中國傳統的農曆實際上是陰陽合曆。地球繞太陽一週360度,平均24等分為24節氣,以“立春”節開始,以“大寒”氣結束,“節”和“氣”交替週而復始。所以節氣的定義是以地球的運行為準的,每年的“立春”都是公曆的2月4日或5日,相對固定。而這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卻又不斷變動,從而造成了“無春”現象。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同樣地,陽曆和陰曆之間的“陰差陽錯”也造成了中國紀年曆法中的另一獨特現象“兩頭春”,“兩頭春”也稱“雙春年”,即指在一年之內出現兩個立春節氣,如2017年農曆丁酉年就是“雙春年”。

因此,“兩頭春”或“無春”都是由中國農曆和陽曆兩套曆法並行造成的時光“邂逅”或是“擦肩而過”,是正常曆法演變所致。民間兇吉禍福的說法,僅僅是一種民俗的社會心理表徵而已。

立春諺語福

1、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2、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3、立春天氣晴,百物好收成。

4、春寒夏悶多雨,秋冷冬幹多風。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5、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6、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立春小食福

春餅:餡(蘿蔔,豆芽,豆子,為主)

春盤: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為春盤(或拼成盤)饋送親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盤裡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餅、餌五種。蔬菜主要有:豆芽、蘿蔔、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雞蛋、土豆絲。杜甫《立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春捲(春蠶):《歲時廣記》:“京師富貴人家造面蠶,名曰‘探官蠶’。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稱‘探春蠶’。”

咬春(吃蘿蔔):明《酌中志》:“立春之時,無貴賤嚼羅卜,曰‘咬春’。”

除夕“邂逅”立春,我們一起迎春接福丨浙師·圖畫中國節

除夕、立春悄然而至,

我們一起迎新春,接五福!

陽和起蟄,品物皆春。

一年四季從立春始,萬物復生機。

天人合一,期待自明天起,

盼每一個浙師人萬象更新!

製圖 | 李麗君 孫煜雯 金苗苗 陳晶晶

攝影 | 傅棟 沈立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