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遭遇陌生号码来电的尴尬,有的确实是拨错了号码,但有的却是别有用心的骗子来诈骗钱财的。不久前,曲靖杨女士接到过一个声称是某购物App客服的电话,客服振振有词地说订单上的货已经售完,现在需要支付宝账号将钱返还到支付宝,一边通过对话套取支付宝账号基本信息,一边诱导买家及时点击链接并输入支付密码,幸好被身边朋友及时制止才避免上当受骗……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经过与卖家核实后得知,杨女士遭遇的正是电信网络诈骗。随着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防骗意识,但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陌生号码来电接还是不接?该如何应对“花样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

01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根据曲靖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多年办案经验,结合多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的特点给出防诈骗“锦囊”,面对不断升级的骗术,市民要如何处理?

02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别大意:

本地陌生来电同样需警惕

据民警介绍,2018年4月12日曲靖市公安局沾益分局接到我市某银行的工作人员朱某的报警电话称,一名说着一口曲靖本地方言的男子用本地陌生号码打电话冒充自己单位领导,骗走了其人民币一万元,随后警方根据朱某提供的线索,集中警力在广东茂名、广西玉林抓获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作案80起涉案金额121万元的家族式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广东茂名籍、云南曲靖籍犯罪分子11人。之前,很多人接到的陌生号码来电是说着外地口音的普通话,随着群众防骗意识的提高,大家显然已经对这样的骗术有所防备。但诈骗手段也在“升级”,犯罪分子开始利用大家更容易相信本地号码、本地口音的人的心理,招募曲靖本地人,利用本地号码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朱某遭遇的电信网络诈骗正是中了犯罪分子这一“招”。

像朱某这样接到陌生电话冒充领导要求转账到对方账户的案例是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方式之一,当遭遇到这类电信网络诈骗时,即使是自己熟悉的领导也要多问几句详细信息,以便于辨别情况真伪;同时,在转账之前要再三向当事人确认电话是否是本人打来。说着本地口音的本地号码同样需要警惕。

03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请注意: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花样翻新

轰动全国的“徐玉玉案”后,很多人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惕性越来越高。安警官介绍,电信网络诈骗有一定的固定套路可循,目前,公安部总结出了13种电信诈骗类型。分别是QQ或者微信诈骗、冒充熟人或者领导诈骗、机票诈骗、重金求子诈骗、冒充黑社会电话诈骗、PS图片诈骗、台湾系诈骗、冒充军警购物诈骗、冒充购物客服诈骗、刷单类诈骗、代办信用卡或贷款诈骗、网络交友赌博等诈骗方式。

2018年到2019年春节前后,曲靖范围内市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刷单类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采取网络招募的形式招聘人员帮助刷单返利或者做兼职快速赚钱,结果不仅没有返利连本金也被骗。二是代办信用卡以及提现业务,犯罪分子看准春节前后很多人急需用钱的时机,通过短信群发或者在微信群里发布快速办理信用卡或者快速提现的信息,这招对于急需用钱的受害人而言很“管用”,今年以来我市已经有多起受害人遭遇代办信用卡而上当受骗的案件发生。三是网络交友赌博类,遭遇此种诈骗的受害人往往存在贪小便宜心里,付出代价往往很大。

另外,据民警介绍,有些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有一定的“潜伏期”,比如,春节期间有犯罪分子利用拜新年的手段告知受害人自己已经更换电话号码,当受害人信以为真将号码存到手机里后,过一段时间犯罪分子以受害人好友的身份要求转账、借钱,受害人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除此之外,群众对犯罪分子以领取扶贫款、慈善资助等名目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应警惕。

04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要牢记:

这些防诈骗方法要记心间

2月19日,公安部官方微博“中国警方在线”发布了一则微博,发布了最全60中典型网络诈骗手段,这些都是血汗钱堆出来的案例,请所有人赶紧查收,尤其是一定要发给自己的父母,他们是被骗的主要人群。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当“单位领导”问你借钱 咦?难道……

来源:曲靖警方 中国警察网 曲靖日报

审核:徐 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