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收紧 体育特长的名校之路变难

比起2018年,今年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大学增加了12所,达到287所。

287所高校几乎包括所有双一流院校和各地知名高校。按照国家规定,通过高水平运动队录取资格,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二本线即可被录取;专业成绩特别突出的,文化成绩更是低至二本线65%。按目前全国二本线大致情况,文化成绩高则430分左右,低则330分左右,就可望进入各类名校。

利用体育特长通过报考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实在是一条名校捷径。但是,本月教育部公布2019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有关规定,条件收紧意味非常明显。对部分小项目特长生和拟报考某些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同学而言,实在不是好消息。

条件收紧 体育特长的名校之路变难

其一,2019年,停招柔道、摔跤;棋(牌)类、定向越野、龙舟、赛艇等生源不足者逐步停招。可向足球等项目倾斜。2022年前全部停招或调整到位。

其二,如高校的体育专业已有项目,不再招收高水平运动队,比如某师范大学本身招收有田径专业学生,则高水平运动队不再招收田径特长生。

统计显示,受影响的学校如下,换言之,拟报考这些大学的同学相应受影响。

条件收紧 体育特长的名校之路变难

从第二个方面看

一般而言,师范类院校大多设有体育院校,类似田径类项目很可能停招。

涉及学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海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约30所高校。

综合性大学中,预计会有影响的包括:苏州大学、宁波大学、集美大学、湖北大学等。

作为一种有效升学路径,拟报考高水平运动队的同学应关注有关高校的招生项目和条件变化,早作准备。

条件收紧 体育特长的名校之路变难

注:普通高校会招收具有某种体育特长(如球类、武术、田径、游泳等等)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的运动员)进校就读非体育类专业,代表学校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基本条件为国家二级运动员且在高中阶段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个人项目前三名或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