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棋迷比象棋棋迷更高端?“褒圍棋,貶象棋”論調閉嘴吧

某人氣網絡論壇最近有個問題:中國象棋、圍棋和國際象棋哪一個更復雜?哪個更難下好?


圍棋棋迷比象棋棋迷更高端?“褒圍棋,貶象棋”論調閉嘴吧


下面一水的答案几乎都是:象棋太簡單,還是圍棋複雜、圍棋好玩。

許多網絡論壇的高逼格網友的神奇之處在於,在他們看來,象棋(含國際象棋)是極其簡單極其膚淺的遊戲,只有圍棋才代表人類智慧人類燈塔人類希望,才配得上“博大精深”這幾個字。如果配上幾段“我以前下中國象棋,拿了全鎮(縣)第一之後,發現中國象棋實在太簡單了,所以我改下圍棋了,圍棋更深奧更玄妙更有韻味”之類的故事來佐證“圍棋優越論”,更是隨隨便便吸引上百上千贊。


圍棋棋迷比象棋棋迷更高端?“褒圍棋,貶象棋”論調閉嘴吧


那些自稱“精通三種棋,但還是喜歡圍棋”的人,先不論他們興趣轉變的心理活動是否屬實。他們的象棋水平真的達到了他們所標榜的“入門、熟練甚至鎮級比賽能獲獎”的水準嗎?真的如他們所說,象棋只要短期訓練即可達到優於一般普通人的水平嗎?從我的見聞和經驗來看,恐怕也完全不見得。


01

上一個覺得“象棋特別簡單”的,是著名圍棋棋手聶衛平,對自身象棋水平蜜汁自信的他,在全國棋迷的眾目睽睽之下,以讓九子(雙士雙象和五兵)的條件(軟件評分-1000,相當於讓馬炮)輸給了許銀川。隨後不久,胡榮華“讓馬二先”也輕鬆戰勝了聶棋聖——也就是說,這個認為“自己象棋水平至少縣級”的圍棋棋聖,顯然實際象棋水平連鎮級、街道級都堪稱勉強——如果說,一個圍棋造詣如此之高,對象棋也有所涉獵,跨棋界互動經驗豐富,見識廣博名高望重的聶棋聖,對自己象棋水平的判斷,尚且偏離真實情況十萬八千里。那麼網絡上那些“我象棋打遍周邊無敵手,象棋太簡單,還是圍棋複雜”的故事,又有幾分可信度?


圍棋棋迷比象棋棋迷更高端?“褒圍棋,貶象棋”論調閉嘴吧

聶衛平(左)和胡榮華(右)

另外,某大型地級市(戶籍人口800萬)常年舉辦“三棋比賽”(中國象棋、圍棋、國際象棋),數年來一直被一位中年棋手壟斷冠軍。他主項是圍棋,圍棋水平常年高居全市前10,但他的中象、國象水平如何呢?據說中國象棋水平還不到縣級,全市讓他一馬以上的棋手大有人在。國際象棋,他水平放到全市範圍也完全排不上號。也就是說,即使是“三棋”這種考驗全面能力的比賽,就連獲得冠軍的“多面棋手”也具有非常明顯的短板弱項,這位“三棋冠軍”,也就是比普通的獨項棋手稍微全面了一丁點而已,根本不值得神話。如果按照網絡主流輿論“象棋簡單、圍棋複雜”的邏輯,不應該是“一通圍棋門門通”嗎?這又如何解釋?

圍棋棋迷比象棋棋迷更高端?“褒圍棋,貶象棋”論調閉嘴吧


一些網友就更好玩了,個個都是“小時候象棋就稱霸了全校,覺得沒意思,改去學圍棋”的聰慧少年,坦白講,我個人私底下和一部分“聰慧少年”、“小學霸主”們有過交流,發現他們的象棋水平,連兩步以內的抓雙和謀子都看不到,象棋水平低劣至此,卻在網絡上大談特談“象棋的變化已經窮盡了”,你確定你不素搞笑?

是,從絕對數量上看,象棋的變化數目是遠遠不如圍棋多,但是這種“抓雙都看不到”的菜鳥水準,那可是連象棋變化的一千分之一、一萬分之一都沒吃透好伐?


02

不客氣的說,在網絡上大談“象棋簡單圍棋複雜”的網友,他們洋洋灑灑的千字雄文,一副行家裡手模樣,確實很容易吸引新手棋迷崇拜的目光——可他們推薦的幾部“只要好好看一下,象棋就能輕鬆入門”的書籍,就完全暴露了他們的真實底子。我只能說,這些網友的象棋水平,非常大概率連“入門”的門檻都沒有模到……

在這裡,需要強行插入一個關於“入門”的定義——有些網友對“入門”的定義就是指“可以下完一盤棋”,如果按照這個定義,那毋庸贅言,圍棋的門檻確實是大大高於象棋。但是,如果“入門”的定義是指“水平達到或超過50%的棋迷(含公園大爺在內)”,憑我在知乎以及其他熱門論壇當中的觀感,我幾乎可以斷言:一大批自稱“小學象棋冠軍、小區象棋冠軍”的大v和網友,根本連這個“入門”門檻都沒達到。

圍棋棋迷比象棋棋迷更高端?“褒圍棋,貶象棋”論調閉嘴吧


這也正是網絡論壇非常弔詭的地方——這裡包羅萬象,各行各業精英薈萃,幾乎所有的行業、所有的領域,都能見到高水平從業者的高水平討論,唯獨在“中國象棋”這個項目上,討論水平真的低得令人髮指。絕大多數知乎er在象棋話題上的言論,其淺薄和無知程度真的讓人咋舌,簡直比公園大爺、臭棋簍子、路人甲路人乙的水平還要低,我一直很納悶,究竟是為什麼,這個平均學歷遠遠高於普通人的論壇,為什麼象棋的整體水平,卻遠遠低於人民群眾的平均水平?


03

回到“中國象棋、圍棋和國際象棋哪一個更難下”這個問題上,我只能說,這個問題需要分情況分標準討論,要看具體的參照物是什麼。

1 以“會下、能下”為標準,毫無疑問,圍棋難度最高。

2 以“能夠超過50%的普通棋迷”為標準,個人認為,象棋難度最高,因為象棋“上手”相對容易,以至於培養了基數巨大(至少是圍棋三倍)的業餘棋迷,想要在普通人中具備能夠立足的水平,你在象棋上的理解和研究,需要做到比“上手”高出很多很多。而圍棋只要你“上手”,水平幾乎就可以秒殺普通人了。

3 以“窮盡棋種的所有變化”為標準,毫無疑問也是圍棋難度最高。

4 以“獲得地市級名次”為標準,個人認為,還是象棋難度最高,因為象棋棋迷基數巨大,地區比賽選拔同樣的名次,象棋的選拔分母肯定要比圍棋和國際象棋更大得多——如果說圍棋比賽是“千里挑一”,那麼中國象棋比賽就是“萬里挑一”。

5 以“象棋和圍棋的頂尖棋手哪個判斷力計算力更強”為標準,我個人認為各有千秋,難分伯仲。如果把圍棋、象棋(含國際象棋)分別比做一面大海和一條河流的話,那麼“大海”的含水量縱然比“河流”要高出很多很多,但是對於人類而言,無論是從海洋裡喝水還是從河流裡喝水,喝到極限也就是一肚子而已。應該說,圍棋頂尖棋手和象棋頂尖棋手,計算力和大局觀都達到了人類的極限,但是所知所學也僅僅是滄海一粟,距離象棋和圍棋兩個棋種本身的極限都非常遙遠。

之所以拉扯這麼多,僅僅是基於對中文互聯網長期“褒圍棋、貶象棋”的主流氛圍,而不得不以正試聽的駁斥。圍棋本身固然是一門博大精深、玄妙深奧的國粹棋種,它的國際化市場化程度比其他棋種高,但這並不代表“我下圍棋,所以我比你們下象棋的屌絲更高一等,我們圍棋就是比你們象棋更牛逼”。


04

圍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雖然同屬“棋類”,但各棋種之間的差別其實是非常巨大的。圍棋愛好者們津津樂道“厚味、做活、拔花、脫先”這些精妙的圍棋術語時,中國象棋棋迷同樣有著非內行人士所不知的獨特樂趣:同樣數量和兵種的子力,可能因為細微的位置區別,就決出了勝負;一個貌似均勢的盤面,其實在二十步以前的佈局交換中,就已經分出了細微的優劣,最終使勝負的天平發生偏轉(參考中炮雙頭蛇對左炮封車轉半途列炮黑棄空頭變例,就是一個兵和一個象的交換,紅方就幾乎奠定勝勢了);中國象棋容錯度非常低,經常是“一步不慎,滿盤皆落索”,很多分出勝負的大師對局經過覆盤和細推,全盤可能就只錯了一步,不像圍棋那樣互相“打勺”錯進錯出,直到盤末還出現各種啼笑皆非的局勢逆轉,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象棋對精確度的要求更高。

圍棋棋迷比象棋棋迷更高端?“褒圍棋,貶象棋”論調閉嘴吧

“隔行如隔山”在棋類運動中也是成立的。棋類運動雖然在文化、原則和道術上,有一定的互通性和近似性,但是細分起來,每個棋種內部都有很多隻有資深人士才能知曉的門道,都有其獨特的魅力,都有需要長期鑽研和深究才能突破的技術壁壘。

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每門棋類自然有它的特點和韻味,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性,真心奉勸某些圍棋棋迷收起“棋種偏見“,收起”圍棋優越論“,不要再人為設置棋種鄙視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