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1

電影《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紐約有一戶窮人,查理的父親是牙膏廠工人,收入微薄;媽媽沒有工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加起來381歲了,全部癱瘓擠在唯一的一張小床上,爸爸媽媽睡地板,查理睡沙發;屋頂漏雨、牆壁漏風。


他們的晚餐,是7個人一起喝一鍋清水煮甘藍菜湯。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父親失業後,竟連甘藍菜湯也喝不起了。

我們有句俗話,“貧賤夫妻百事哀”,但這句話在查理家是不存在的。

當父親苦喪著臉,從風雪飄零的門外走進來,母親立馬猜到發生了什麼。

但她一句喪氣話都沒說,甚至沒有皺眉,也沒有嘆息,而是輕快地一轉身,拿著菜刀,剁下半截捲心菜,揚著聲音安慰丈夫:

“沒事,我把湯再做稀一點。”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查理,不高不壯也不算聰明,和大多數普通的小孩子一樣,他很愛吃巧克力糖。

因為家裡很窮,所以只有在過生日的時候才能吃一塊巧克力糖過一下癮,他多麼希望每天都可以吃上一塊巧克力糖啊。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鎮上有一家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那裡生產各種糖果和巧克力,查理每天上學路過那裡就使勁聞一聞巧克力的香味。

有一天,報紙上登出一則消息:

巧克力工廠即將向五個幸運兒和他們的家庭開放,並在參觀結束時送他們足夠吃一輩子的糖果,前提是找到藏在包裝裡的金獎券。


消息一出,全世界都沸騰了,查理一家也不例外,所有人都在支持查理:如果喜歡,就去試試吧。

生日那天,家人給查理買了一塊旺卡的巧克力,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查理拆開了包裝,金券——當然是沒有的。

彼時,查理父親也被牙膏工廠解僱了,他們一家的日子過的更加艱難。

隨著4張金券得主出現,小男孩查理只能眼巴巴地羨慕著那幾個小孩,照舊過著自己的生活。

第二次,爺爺將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枚硬幣給他,叫他去買一塊巧克力。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當然還是沒有中。但沒有任何人怪罪,大家互相鼓勵,在貧困的日子裡互相扶持。

次日早上,查理在雪地裡走著走著,忽然發現下水道口有一張紙幣,過去一看,發現是10美元,他用這10美元去商店裡買了巧克力。

這一次,他看到了金獎券。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這是從天而降的好運氣,旁邊一個阿姨說可以花500美元買他的金獎券。但是查理拒絕了。

他衝回家告訴爸爸媽媽這個好消息,家人都興奮不已,爺爺甚至當場從床上跳下來跳舞,癱瘓的雙腿居然好了。

查理提到了有人要買獎券的事,想起最近爸爸失業了,眼神暗了暗,在家人興奮地討論該由誰帶著查理去參觀工廠的時候,查理說,我們不去。

爺爺說:

“只有傻瓜才會放棄金獎券,要錢那種俗氣的東西。”

沒有一個人要掠守他的希望,也沒有一個人暗示孩子要為家庭犧牲。

他們尊重孩子,不掠奪孩子的所得,不要求孩子為家庭犧牲。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他們明白:孩子是孩子,大人是大人;孩子的願望自己去實現,大人的困境我們自己來處理。

一家人最終決定由爺爺帶著查理去參觀工廠,“外面的錢那麼多,每天都有新鈔在印。可是參觀巧克力工廠的券,全世界就只有5張。”

在這種尊重之中,查理從不覺得自己卑微,也不覺得自己匱乏。

雖然沒有零食、玩具、華服與豪宅,但他有一個愛意滿滿的家。

他不自卑、不焦慮、也不短視。由此,他的精神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故事最後,查理是所有孩子中最真誠、善良、積極、勇敢、有責任心的一個,而工廠主人旺卡老了,他策劃這場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一個優秀的繼承者來接替他經營這家工廠,毫無疑問,查理成為了最終的贏家。

實驗證明,出生在高自尊的家庭裡,哪怕貧窮,哪怕生活捉襟見肘,孩子也能聰明、自律又樂觀。

所以,像查理這樣的孩子,即使沒有巧克力工廠的金獎券,生命的金獎券也一定會到來。


2

泰國有一個由真人真事改編的廣告片,叫《菠蘿冰棒》,講述了一對貧困的母女在底層生活的故事。

小女孩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她跟著母親長大。

母親沒有念過書,是一個文盲,沒見識,更沒有大視野,工作也卑微至極,靠賣水果為生。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有一次,小女孩想切菠蘿,但不知如何下手。

媽媽沒有撲過去教,也沒有置之不理,而是自己拿了一個菠蘿,慢慢切給孩子看,小女孩就懂了。

她學著媽媽的樣子,順利切開人生中的第一個菠蘿。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媽媽不懂得什麼叫言傳身教,也不懂得什麼叫讓孩子成為她自己,她只是樸素地覺得,不要限定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學、去做、去試驗。

夏天來了,孩子們開始吃起了冰棒,小女孩沒有錢,只能看著別人偷偷咽口水。

母親見狀,便把菠蘿切塊,插上一根竹籤,凍在碎冰裡,次日拿給女兒吃,她說:

“這是菠蘿冰棒。”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小女孩覺得美味至極,

“太好吃了,媽媽,我們應該把它賣出去。”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媽媽沒有反對,她任由女兒揹著冰棒箱去叫賣,一天下來,小女孩一隻菠蘿冰棒也沒有賣出去,她沮喪地回家:

“媽媽,為什麼沒有人買呢?”


媽媽只是溫柔地說:

“那你該自己去菜市場,看看別人是怎麼賣東西的。”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小女孩去了菜市場,細心觀察其他小販如何吆喝、如何宣傳自己。

她回到家,拿起一個紙板,畫上菠蘿冰棒的圖,做了一張簡易的廣告牌:雪糕菠蘿冰激凌,每口好滋味。

並一路吆喝:5塊一根,10塊三根。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她的菠蘿冰棒被一搶而光。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母親看見此情此景,欣慰地說:

“未來無論發生什麼,我也相信她能過得很好。”

因為孩子在她的教育下,懂得了人生得由自己去探索、試錯、糾正和負責。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少有家長能像她一樣,真正給予孩子充沛的自由、無所保留的愛和尊重。

當一對父母能對孩子不控制、不放棄,用成人的資源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那麼,這樣的孩子不說成才,也一定成人。

短片末尾,導演放上了一句話:“家庭教育是激發潛能的源泉。”這一句話,每位家長都要反覆誦讀。


3

在教育上,你只要記得,把孩子當成一個人對待,而不是一個小東西,或者小棉襖小可愛小萌寵,他們是人,一個有記憶有思考有情緒的人。

你希望孩子以後被他人如何對待,你就如何對待他。你希望他以後成為什麼人,你就先成為那種人。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怪獸實驗(這是一個很不人道的實驗,但也揭示了家庭教育的本質問題)。

愛荷華大學的溫德爾·約翰遜博士選了22名孤兒,其中有幾名口吃孩子。

實驗中,約翰遜對口吃的孩子採用了積極療法。

當他們發音流暢時,實驗人員會表揚他們;當他們做事出色時,也會讚許他們;給予充分的愛和尊重,並讓他們自由去做想做的事情。

而那些不口吃的孩子們則沒那麼幸運,他們被迫接受了消極療法。

約束重重,規則繁多,言行舉止被苛責、被挑剔、甚至被侮辱,出現細小錯誤,實驗人員會一直責備。


做到這三件事,讓孩子學會陽光,獨立,感恩!


實驗過後,被控制、被挑剔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甚至惡化為一生的問題;而被鼓勵與愛的孩子,口吃全部好轉,甚至不再口吃,而他們在其他方面,也出現了明顯的進步。也就是說,前者是治癒,後者是致鬱。

實驗非常殘酷,但它也說明了一個孩子最終走上什麼路,擁有什麼榮耀與磨難,遇見什麼樣的成就與低谷,與家庭教育關係極大。

你種植什麼,就收穫什麼。你怎麼和他相處,他就怎麼和別人相處。

所以啊,如果你想看見一個明亮的少年,現在就給予愛;如果你想看見一個獨立的孩子,現在就給予尊重與支持;如果你想在十幾年後,遇見一個健全的大人,現在就與他平等相處,並教會他熱愛生活,永懷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