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块钱的家庭基因检测,你敢不敢做?

从1977 年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发明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Sanger测序法”,到2006 年安妮·沃西基创立了个人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开启消费级基因检测先河,再到2014年以后23魔方、微基因、水母基因等一众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40年来,基因这项玄之又玄的实验室项目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前,医疗提供的专项基因检测动辄需要2、3千元,高则需要上万元,可为何家庭基因检测只需要2,3百元?个中玄机我们来一一展开。

200块钱的家庭基因检测,你敢不敢做?

一、家庭消费级基因检测有哪些检测项目?

家庭消费级基因检测一般声称采用高密度基因芯片来检测80-100万个位点,扩展数据采集1200万,严选项目100-200个,可以完成如下检测内容:

200块钱的家庭基因检测,你敢不敢做?

200块钱的家庭基因检测,你敢不敢做?

仅仅一滴唾液就能检测出如此多的信息,是不是很诱人?事实还远非如此。有些商家甚至可以通过这一滴唾液检测“儿童天赋”、“想象力”、“记忆力”、“主观幸福感”等等。

200块钱的家庭基因检测,你敢不敢做?

200块钱的家庭基因检测,你敢不敢做?

一滴唾液就能决定孩子以后是搞文艺还是玩体育,是学霸还是学渣。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充足的实验数据和学术论证显示,某些疾病或生理性状与某几个片段相关,基因检测通过对基因进行测序,将测序出的数据和已有的数据进行比对,进行比对以发现是否携带有致病的基因突变,从而可能及早进行医学干预。

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上常见的祖源分析、解酒基因检测等等这些都是可靠的。不过,市场上见到的基因检测产品中大多情况也只能说明某个位点和生理性状或疾病的相关性,要想证明因果性,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和临床验证。商家对于“天赋基因”的解读大多来自于论文,并未通过充分的临床验证,样本量级及相关性论证并不充分,所以消费级基因的检测结果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200块钱的家庭基因检测,你敢不敢做?

“基因决定未来”的口号被商家过度渲染。天赋基因检测产品中包装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内容,把很多性状如想象力、音乐天赋、抽象思考与基因进行关联,实际上在真正的科学研究中并没有天赋基因检测中众多性状的关联分析,属于纯粹的过度营销,吸引误导消费者。

二、家庭消费级基因检测为何这么便宜?

消费级基因检测大多采用B2C的方式以降低运营成本。用户足不出户利用商家提供的采集容器收集1-2ml唾液或口腔内皮细胞,寄回商家,商家会在检测中心自动化完成样本信息采集、基因组分析及报告生成工作。这么看来对于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商家来说,它的边际成本就是基因芯片。此时哪个产品更有价格优势,取决于这个产品的市场有多大,样本量大了,成本自然也就下降了。

200块钱的家庭基因检测,你敢不敢做?

2017年8月,拿到4000万元B轮融资的23魔方将全套基因检测从999元降价到至499元。2018年6月,23魔方再次将其基因检测产品单价下调至299元,被市场质疑是再次向微基因、水母基因等同行挑起“价格战”。据了解,2,3百元的“白菜价”实际只能勉强支撑检测成本。那为何商家还在不惜成本大打价格战,其终极目的是“基因数据库”。据说23魔方已累积近20万量级的样本数据库,是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机构中规模居大的。如此巨大的基因数据库,可以在技术科研、临床医疗、药物研发、精准销售等领域挖掘巨大的商业价值。在这个“数据”即是“价值”的时代,我们的生命密码正在被人窥视、加工、利用。至今,基因检测的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仍然难以保证。甚至有相关专家指出:“可以把23魔方的此次降价看作是一次大规模的获取基因数据的行为,目的是积累百万级的中国人群的基因数据库”。

200块钱的家庭基因检测,你敢不敢做?

三、“生命密码”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我们已经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提供给陌生人,因为这些信息足以被不法之徒利用。未来个体基因信息将作为重要身份信息记录在案,将广泛应用于犯罪DNA库建立、亲子鉴定、雇佣及保险等各个方面。在没有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和技术发展的基因隐私保护机制之前,还是希望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不要轻易以“科学算命”的心态泄露的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密码”,或许这个“密码”在不久的将来有异乎寻常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