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唐朝的诗人杜甫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还写过一首诗,这首诗讲的是最能喝酒的唐朝八个文人,八个文人的名头不小,诗歌描写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喝酒之后的醉态: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一仙贺知章)

贺知章,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时期,考中进士,被授予国子四门博士的称号。开元年间,官至太子宾客、秘书监。天宝年间,出家为道士,不久以后去世。贺知章生性豁达,能说善辩,经常喝醉酒以后作诗,并且一气呵成,写出来的草书和隶书,深得人们的赞赏。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阳,实为汝阳王李琎,杜甫形容他为二仙,唐玄宗侄子。李琎是皇家贵族子弟,好酒贪杯,饮酒纯属感情宣泄或者借酒消愁。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李适之,天宝年间左丞相。李适之当宰相的时候,亲口说过,岁数已经将近半百,不喝点酒怎么能体会人生的乐趣呢?当他被李林甫陷害之后,罢官在家,经常借酒排解烦闷。杜甫将李适之的感怀体会得尤为深刻。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崔宗之,曾经做过御史,勤勉好学,与李白和杜甫都有诗信往来,但是他喝醉之后不能自持,经常拿着酒杯,傲视众人,在喝醉酒的崔宗之眼中,没人值得他尊敬,即便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他,崔宗之仍没有摆脱醉酒失态后的负面影响。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苏晋,曾经官至太子左庶子,他一面学佛参禅,一面嗜酒醉饮,喝醉酒之后,往往得意忘形,记不起吃斋的人不能饮酒的戒律。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字太白,今四川江油人。唐朝最有名气的诗人,胸怀宽广,喜欢饮酒,有李白饮下一斗酒就能创作一百首诗的说法。他为后世留下九百多首诗歌,其中《将进酒》就与喝酒有关。他的诗作读起来雅俗共赏,不论是文人雅士或是儿童老妪,都能读得朗朗上口,他的诗歌在当时就被人们广为传颂和喜爱。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书法家张旭,字伯高。唐玄宗时期,做过金吾长史,人们又称他张长史。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裴旻的舞剑号称唐朝“三绝”。张旭不喝酒时,创作的书法作品很不入眼,但是喝得朦胧的状态下,他经常呼喊狂走,继而落笔成书,有时还用头发蘸着墨汁书写,因此,当时的人们叫他“张癫”。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第八仙焦遂,平时口吃,经常被人笑话,但是只要喝下一斗的酒(古时的酒度数较低,常以斗、碗盛酒,比现在的啤酒度数还低。),便能高谈阔论,看不出一点口吃的样子来,并且所说的言论经常语惊四座。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这八位文人之间并没有在一起喝酒豪饮,也没有同时出现在一场宴会或者酒店中。他们彼此喝酒的状态与以酒寄托的感情各不相同。比如贺知章、张旭喝醉酒,是不满当时的现实状况,同时有着玩世不恭的心态。李白醉酒才能创作出流传百世的诗歌,较大程度上是发泄朝廷对其才华不予重视的不满,他想通过诗文做官的心思没有得到实现,由此抒发自己不得志的郁闷。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古人将这八个人并称为“酒中八仙”,可以看出当时的文人是爱好喝酒的。这八个人性格迥异,又极有代表性,他们中间有高贵的皇室贵族、宰相、也有诗人、书法家、画家、甚至还有僧人、道士,这八位“仙人”并不是真正的天上的神仙,拥有千杯不醉,永喝不倒的酒量。他们是文人雅士,且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期间知识分子的生活再现。当时,这种狂放不羁的生活饮酒方式,对于当时文坛的内容和风格都有很大影响。

唐朝最能喝的八个人,杜甫誉为八仙,你敢和他们喝酒吗?

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我们今人无法与唐朝的八位“酒仙”一比酒量高下。现代社会,倡导文明、礼貌地饮酒方式,众位亲朋好友围坐一桌,既不劝酒,也不喝醉酒,更不饮酒之后,大发“酒疯”,喝酒适可而止,喝酒之前与喝酒之后性格保持一样,这种文明的饮酒必将受到人们的推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