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經營餐館老闆分享,開餐廳選址的步驟(下)

八年以來,我在這條街一邊開著美容養生館,一邊看著周圍的商鋪不斷更換門庭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唯獨街那一頭開餐館的老張卻屹立不倒,而且比我活得還久開了整整十年。漸漸地我們就成了朋友,我就把交往中他透露的餐館點點滴滴的經營之道彙總成文,陸續發表出來供大家閱覽。


今天發表第五期,老張開餐館的選址步驟(下)。前面四期鏈接放在了本文的結尾處。

老張在和我分享如何選址商鋪作為開餐館的選址時,總是愛強調這樣的一句話:不是所有店面都能夠用來開餐館的。為什麼這樣說呢,他認為合格的商鋪還有三點容易被忽視:

首先,餐館店面內部要有廚房、洗手間、煙道的分區。有些商鋪原本是沒有廚房和煙道的,往往是房東為了出租自己私自接出來的煙道,結果又把消防通道給擋住了,這樣一來就會存在隱患。最低標準就是廚房要有合規的上下水道和煙道,這個很重要。

其次,往往容易忽視商鋪的建築類型。不論是沿街商鋪還是室內住宅,都必須具備商用或者商住兩用的規定,這在選址小區開餐館的時候非常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經常簽下合同付了定金後發現不合適就比較麻煩了。

再者,有些地段附近人流量雖大,卻存在地域性的行動特徵。

有些地方人流量雖然大,如工廠林立的地方,想當然地以為這些工廠裡地工人都會是潛在消費者。但實際上,這些工廠都有免費的職工食堂,而且工廠有嚴格的門禁,員工不能隨意出入,外出就餐的時間段就會比較短。在譬如說部分寫字樓區內部員工,多數為銷售、記者等每天外出的工作性質。中餐的高峰期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客流。

十年經營餐館老闆分享,開餐廳選址的步驟(下)


是整體轉租還是隻租空店?

一般情況下,成熟的商圈裡開餐館很難遇到毛坯未裝修的空鋪,多數時候都是遇到合適的“旺鋪轉讓”。如果上家也是做餐飲生意的,就會遇到一個問題,是整體盤租,還是隻租空店。這裡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二者對比:

  • 只租空店必須付出更多的裝修設計等時間成本,很有可能提高初期的資金投入負擔。
  • 原有店鋪遺留潛在風險的承擔,其中包括原有設備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和做垮的原因在顧客中的印象。
  • 還是和預計開張營業餐廳的定位有關,如果是做沙縣小吃之流,換個門頭就可以繼續開始營業了。
  • 我個人認為,重格局、重硬件基礎為主,軟裝等配套可以自行升級配置。

經過老張的一番探尋和考察,最終還是選定了我們現在這條商業街,毗鄰幾個大型小區,而且是通往沃爾瑪地鐵站的主要步行街。

十年經營餐館老闆分享,開餐廳選址的步驟(下)


與房東簽訂租鋪協議有學問嗎?

當然有的。商鋪房東雖然不懂經營,但是每天都在研究實體店的盈利空間。藉此來實現它最合理的“漲租”計劃。一般情況下,3-5年的租約是比較合理的,如果願意籤更長的也好。因為照過去十年的情形來看,每年5-10%的遞增是遠遠低於租約到期後,一次性上漲50%以上的商鋪租金。老張每次總是感嘆,我們這條街鋪租已經漲到了500元/平/月的標準之上了!

十年經營餐館老闆分享,開餐廳選址的步驟(下)


簽訂轉租協議的過程中的陷阱

第一次創業的人,在輾轉反側多次考察最後簽約的時候。總是心懷美好幻想,忽視了當下的細節,這裡就提醒一下大家容易發生的忽略點:

  1. 租客轉租時一定要連同房東同時在場簽約。
  2. 到房產部門、消防部門、環保部門、街道辦事處瞭解,是否存在開餐廳擾民、符合法律法規,手續齊備。
  3. 上一家的租鋪店主應繳稅費是否已交清。
  4. 水電費是否交清能夠正常使用。尤其是小區鋪面商業用電的功率容量很重要。
  5. 店鋪是否存在抵押、擔保等容易出現經濟糾紛等隱患。
  6. 轉讓費必須在合同等相關手續辦理完畢,所有鑰匙交接完後支付,交付後可以考慮換鎖。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我們改天繼續。本文預計全程十章左右,我自己平時開店,業餘時間愛好寫寫文章。不是專業的培訓策劃公司,寫不出那些條條框框的大道理。拜託各位網友覺得有價值多幫我關注轉發點贊,希望傳播更多有價值的實體創業故事給到大家,帶來啟發與收穫!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