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小A短評三國風雲人物之“阿修羅”公孫瓚(五)磐河遺恨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阿修羅,印度神話中喜好戰爭、流血與火的神袛,也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曾以阿修羅隱喻四處挑撥離間,試圖引起戰爭,以謀求復國的鮮卑大燕國後裔慕容一脈,給我們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慕容氏

實際上,在人類歷史的舞臺上像慕容博一樣的人物並不鮮見,而在《三國志》中每次讀到公孫瓚,我都會莫名的聯想到阿修羅的形象。

公孫瓚正是一個喜歡四處挑起戰爭的人,而他一生中挑起的最大,最重要的戰爭就是小說中的磐河之戰,在歷史上稱之為界橋之戰。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在董卓西遷以後,袁紹利用不太光明的手法逼迫韓馥將冀州牧的位置讓給了自己,並憑藉關東義軍聯盟盟主的身份以及四世三公的政治背景得到許多門閥世族的支持,成功的登上冀州牧的寶座。

而與此同時,公孫瓚在渤海郡大破入侵的青徐黃巾軍後威名大振,得到青冀兗三州的諸多郡縣的支持,成為了實力雄厚的諸侯。

由於兩個人在利益劃分上無法達成共識,也就是誰也不服誰,一場大戰幾乎是到了一觸即發的狀態,而觸發這場大戰的正是公孫瓚從弟公孫越的死。

這件事還要從劉虞派田疇和鮮于銀遠涉長安向漢獻帝表明心跡說起。當時,以袁紹和韓馥為首的一幫人試圖尊劉虞為帝。劉虞對這件事當然是極力反對的,可是這幫人還是不依不饒,又勸說劉虞暫代尚書事,好大行封賞。氣得劉虞不得不將他們派去的使者殺了以表明立場,同時又派遣屬下田疇和鮮于銀去到長安向朝廷表明心跡,並與身在朝廷中的劉虞的兒子侍中劉和取得聯繫以便找機會迎天子東還。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漢獻帝

田疇和鮮于銀兩個人也不辱使命,到達長安以後,受到漢獻帝的接見與重賞。漢獻帝本身也非常想東歸洛陽,就暗中派遣劉和去幽州聯絡劉虞,希望劉虞能派兵來迎接天子東歸。可是劉和在走到南陽的時候,被袁術所扣押,袁術逼著劉和給劉虞寫信,讓劉虞派兵來奉迎天子。劉虞收到信以後,立即準備派兵。當時公孫瓚知道袁術陰有異志,也害怕劉虞與袁術產生聯盟的關係,於是就諫阻劉虞派兵。可是劉虞不聽,依然向袁術派遣了數千兵馬。公孫瓚由此害怕這件事被袁術知道後會記恨自己,於是就讓自己的從弟公孫越也率領一千騎兵去與袁術聯合,並且暗中讓袁術將劉虞派去的兵馬據為己有,不要放劉和去迎接漢獻帝。其實這也正是袁術本身的想法。雖然後來劉和找了個機會逃出了袁術的掌控,卻又在兗州被袁紹所扣留。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公孫越

公孫越到達南陽後,正趕上袁術和袁紹之間的代理人戰爭陽城爭奪戰陷入膠著狀態,就被袁術派遣到了陽城戰場,去協助孫堅攻打據守在陽城的袁紹方的代理人周昂,結果在交戰中被流矢射中而死。

這件事說起來,跟袁紹不能說百分百沒有關係,但是責任也絕對不能全都算到袁紹的頭上。可是公孫瓚聽說這件事以後,大怒,對眾人說道“餘弟死,禍起於紹。”其實公孫瓚只不過是找了一個發起戰爭的藉口而已。於是引軍屯駐磐河,為攻打袁紹做準備,並向朝廷上疏,數出袁紹的十大罪狀,實際上也就是向天下發表了一篇征討袁紹的檄文,《後漢書》中原文記載如下:

“臣聞皇羲已來,君臣道著,張禮以導人,設刑以禁暴。今車騎將軍袁紹,託承先軌,爵任崇厚,而性本淫亂,情行浮薄。昔為司隸,值國多難,太后承攝,何氏輔朝。紹不能舉直措枉,而專為邪媚,招來不軌,疑誤社稷,至令丁原焚燒孟津,董卓造為亂始。紹罪一也。卓既無禮,帝主見質。紹不能開設權謀,以濟君父,而棄置節傳,迸竄逃亡。忝辱爵命,背違人主,紹罪二也。紹為勃海,當攻董卓,而默選戎馬,不告父兄,至使太傅一門,累然同斃。不仁不孝,紹罪三也。紹既興兵,涉歷二載,不恤國難,廣自封植,乃多引資糧,專為不急,割刻無方,考責百姓,其為痛怨,莫不諮嗟。紹罪四也。逼迫韓馥,竊奪其州,矯刻金玉,以為印璽,每有所下,輒皂囊施檢,文稱詔書。昔亡新僭侈,漸以即真。觀紹所擬,將必階亂。紹罪五也。紹令星工伺望祥妖,賂遺財貨,與共飲食,克會期日,攻抄郡縣。此豈大臣所當施為?紹罪六也。紹與故虎牙都尉劉勳,首共造兵,勳降服張楊,累有功效,而以小忿枉加酷害。信用讒慝,濟其無道,紹罪七也。故上谷太守高焉、故甘陵相姚貢,紹以貪惏,橫責其錢,錢不備畢,二人並命。紹罪八也。《春秋》之義,子以母貴。紹母親為傅婢,地實微賤,據職高重,享福豐隆。有苟進之志,無虛退之心,紹罪九也。又長沙太守孫堅,前領豫州刺史,遂能驅走董卓,埽除陵廟,忠勤王室,其功莫大。紹遣小將盜居其位,斷絕堅糧,不得深入,使董卓久不服誅。紹罪十也。昔姬周政弱,王道陵遲,天子遷徙,諸侯背叛,故齊桓立柯亭之盟,晉文為踐土之會,伐荊楚以致菁茅,誅曹、衛以章無禮。臣雖闒茸,名非先賢,蒙被朝恩,負荷重任,職在鈇鉞,奉辭伐罪,輒與諸將州郡共討紹等。若大事克捷,罪人斯得,庶續桓文忠誠之效。”

公孫瓚的這篇檄文式上疏,不知道是誰替他代筆所寫。從文采上講,雖然比後來陳琳為袁紹討伐曹操所寫的檄文遜色了點,但是言簡明易,對袁紹也算是比較客氣,十條罪狀基本上也符合實際,都戳中了袁紹的短板,並不算是誣陷袁紹。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袁紹

當時,袁紹雖然已經得到冀州牧的位置,也已經從延津移駐到了鄴城,但是在對前冀州牧韓馥的安置問題上缺乏技術含量,導致了韓馥的自殺,以此得罪了許多韓馥的故吏;在對冀州各個郡縣官吏任免上又得罪了許多地方勢力。所以當公孫瓚決定討伐袁紹的初期,冀州的許多郡縣都倒向了公孫瓚的陣營。使得公孫瓚非常順利的挺進到了冀州的腹地,移屯到了廣宗。

關於界橋之戰的詳細經過在《三國志》中的記載比較簡單,直接描寫的也就二十幾個字“紹軍廣川,令將麴義先登與瓚戰,生禽綱。瓚軍敗走勃海”,陳壽的這種做法是他治史的嚴謹態度所造成的,卻也使得我們無法知道界橋之戰的詳細過程,以及公孫瓚失敗的原因。

不過,好在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的時候保留了大量的史料,其中《英雄記》將這場戰役相對完整的記錄下來,也被後世包括范曄以及司馬光在內的許多史學家所認可。

在介紹界橋之戰經過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磐河、界橋等相關的地理位置。磐河的具體位置一直都沒有定論,據《水經》記載“大河故瀆東北逕西平昌縣故城北,分派東入般縣,為般河。”般讀pán音,與磐相通,故而應該是同一條河。而唐代章懷太子李賢在為《後漢書》作的註釋中曾經提到 “般即《爾雅》九河鉤槃之河也。其枯河在今滄州樂陵縣東南”。由此可見磐河早在唐朝時就已經枯涸。其具體位置應該也是在今天的河北省滄州市直轄樂陵市一帶,個人估計當時應該是屬於渤海郡南皮縣治下。公孫瓚在這裡聚集兵馬,發表征討袁紹的檄文上疏後,就起兵南下進駐到了廣宗縣。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磐河

東漢時的廣宗縣在史學界一般認為就是今天河北省邢臺市東南方的威縣,而威縣城東方家營鄉以東的大葛寨村南部則被認為就是界橋古戰場所在地。廣宗縣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就是當年黃巾軍張角最後退守兵敗的地方。當時是屬於鉅鹿郡轄下,與清河郡接壤。

而袁紹所在的廣川縣正是屬於清河郡,據考證應該是今天河北省衡水市以東的景縣,今天其境內依然有廣川鎮可視為佐證。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在這裡有一點疑問,就是從地圖上來看,廣川縣位於廣宗縣的東北方。袁紹當時的大本營應該是在位於魏郡的鄴城,他的軍隊也應該是在這裡集結,然後再去迎戰公孫瓚的。而從鄴城直接向東北挺進就可以到達廣宗。可是袁紹為什麼要繞過廣宗縣跑到了更靠東北方的廣川縣的呢?

關於這一點,個人猜測,袁紹集結部隊以後應該是直奔磐河而去的,因為公孫瓚是在磐河集結的部隊。可是由於當時通訊不太發達,當袁紹帶領部隊走到廣川的時候,發現公孫瓚早已經南下入侵到了廣宗,於是袁紹就又率兵南下追擊公孫瓚,最終兩軍就這樣相遇在了界橋南二十里的地方。

公元192年,即初平二年,春正月,界橋大戰正式開始。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公孫瓚方大概出動了四萬人馬,他命步兵三萬居中列為方陣,左右兩邊各五千騎兵,採用左右交叉互射的方法,以掩護步兵向前推進。這是典型的“雁行陣”,其特點是覆蓋面廣,步騎兵協調作戰,以中央步兵吸引對方主力,以兩翼騎兵的交叉互射來消耗敵軍,並向前推進壓制敵軍,這些都是雁行陣的優勢。但是其弱點也比較明顯,就是在以肉搏白刃戰為主的古代戰場上,如果遇到以重騎兵中央衝鋒突破為主的“錐形陣”的時候其勝算就會變得較低,也因此在古代戰場上雁行陣較少被使用。而公孫瓚之所以能夠駕馭這種陣式主要是應為他手下的精銳白馬義從。

公孫瓚橫行北方所依仗的白馬義從,在當時是比較特殊的一支部隊,其主要是以善於騎射的技術型輕騎兵為主,這是公孫瓚長期在北方與胡人作戰,而借鑑了胡人的騎射特長所致。而雁行陣正可以充分發揮這種特長。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袁紹

袁紹方一共出動了多少兵力史書沒有準確的記載,英雄記中只說是“數萬”,但通過對袁紹的作戰指揮來看,他當時採用了比較保守的作戰方式,顯示出他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估計他 的兵力應該是沒有公孫瓚多,最多不會超過兩萬,甚至可能還要少很多。

袁紹先是讓先鋒麴義率領步兵八百,強弩兵一千去迎戰公孫瓚。而他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在後方策應。袁紹的意圖很是明顯,就是要先利用降將麴義來試探一下公孫瓚的實力。勝了固然好,敗了也於戰局無損。麴義就這樣領著這一千八百人去對戰公孫瓚四萬人馬的雁行陣。

麴義這個人我們以前講到過一點,他曾在涼州與羌人打仗,比較熟悉少數民族的騎射戰法。可以肯定的說麴義也是當時少有的良將,當他看到公孫瓚的雁行陣時心中也是知道雁行陣的缺點的,假如是一般的將領一定迅速抓住雁行陣的弱點組成錐形陣去衝擊對方的主力步兵。可是麴義手上當時根本沒有騎兵,只有八百步兵和一千弩兵,即便這八百步兵都是屬於重型步兵,以這區區一千八百去衝擊對方的三萬步兵方陣,還要穿過兩翼策應的騎兵箭雨,這無異於是以卵擊石,就算是兵神降世恐怕也是很難取勝。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麴義

不過麴義的冷峻態度以及思維模式非常的與眾不同,他沒有采用以上我們所提出的一般的常規性做法,而是命令步兵將盾牌舉起,步兵和弩兵交互穿插著全都蹲伏在盾牌之下。我們可以揣測一下麴義的想法,他的目的應該是要以盾牌抵擋對方的箭雨以減少己方的傷亡,並在敵方步兵方陣靠近以後,再向其發起衝鋒,以此為後方袁紹的第二波衝鋒建立支撐點。

麴義的這個策略應該是之前與袁紹經過溝通後而制定的,只不過,袁紹的第二波衝鋒會不會來,什麼時候來,對於麴義來說是一個未知,且完全取決於麴義和這一千八百人能不能在袁紹的步兵方陣中撕開一個缺口。

可是事物的發展,往往並不會按著設想的去走。當麴義的士兵們嚴陣以待的時候,公孫瓚方面卻發生了意外。當公孫瓚看見麴義手下只有這一千八百人所組成的盾陣的時候,突然放棄了原有的雁行陣佈局,命令白馬義從騎兵主力加速直接向麴義的盾陣發起了衝鋒。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公孫瓚的目的很明顯是要以騎兵的戰馬踐踏麴義的盾陣,將其盾陣打亂。可是卻忽視了一點,就是白馬義從的輕騎兵騎射性質,並不適合衝陣,這一點一直都是白馬義從的短板,所以才會需要與重型步兵方陣配合穩步前進。公孫瓚並不是不知道這一點,只不過麴義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少的都有點可憐,這讓公孫瓚產生了輕敵的心裡。個人猜測當時袁紹的主力部隊應該是隱藏在後方,甚至可能是有一定的屏障,所以公孫瓚應該是並不知道麴義的後方還有袁紹的主力部隊,否則也就不會輕易改變原有的雁行陣佈局了。

當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向著麴義的盾陣衝過來大約還有幾十步的時候,麴義突然下令發起攻擊,本來蹲伏在盾牌之下的士兵突然一躍而起,步兵揚起沙塵大喊著向敵軍衝鋒過去,一千弩兵不停的向敵軍射擊,據《英雄記》記載當時的情景叫做“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只這一下就將公孫瓚四萬大軍的陣法衝了個四散奔逃東奔西走,在陣前麴義率領部隊不但斬殺了一千多首級,還斬殺了公孫瓚所任命的冀州刺史大將嚴綱,並一直追擊公孫瓚到達界橋。在界橋公孫瓚指揮後續兵馬打算守住界橋,結果又被麴義打敗。麴義就這樣一直打到公孫瓚的大營,拔下公孫瓚大營的牙門方始回軍。所謂牙門,就是牙門旗,是古代行軍安營時樹在主帥軍帳前的牙旗。一般奪得敵方的牙門旗,被視為極大的勝利。

與此同時,跟在後方追趕的袁紹還沒有到達界橋,他聽說公孫瓚已經被打敗的消息後,終於鬆了一口氣,停止了追趕並下馬,放鬆了警惕。可是沒想到,公孫瓚被衝散的部隊中有一隊大約兩千多人的騎兵突然出現將袁紹重重圍住。當時袁紹身邊只有數十弩兵以及大戟士百餘人。大戟士是什麼樣的兵種史書沒有記載,據一些網絡文學作品解讀為是重型步兵,從他們追擊敵軍落後的現象來看,有這種可能。但從字面理解來看又好像是一種保鏢護衛隊的感覺,總之應該是那種機動性不太強的兵種。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遊戲中的大戟士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袁紹有一點措手不及,他手下的別駕從事田豐,扶住袁紹想讓他躲到一處矮牆的後面以躲避敵人的弓矢箭雨。可是袁紹一把推開田豐將自己的兜鍪(頭盔)摔在地上說道“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入牆間,豈可得活乎?”當即率領士兵開始反擊。當時這支公孫瓚的部隊並不知道被他們圍困住的是袁紹,再加上得勝歸來的麴義的支援,這支部隊就被打散了或者是撤退走了。界橋之戰就這樣在公孫瓚的徹底的失敗中落下了帷幕。

界橋之戰在史學界一般被認為是漢末或者三國群雄開始爭霸的第一戰,是步兵弩兵剋制騎兵經典戰例,也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範本。經此一戰,終止了公孫瓚的迅速崛起,以及向南入侵的勢頭,為袁紹作為北方的霸主地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也為曹操後來的崛起伏下了鋪墊。

有很多人說在界橋之戰中公孫瓚元氣大傷,就連白馬義從也全軍覆沒了。關於這一點我個人有不同的看法。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在《後漢書公孫瓚傳》中界橋之戰的後面,的確有“瓚軍敗還薊”的記載,《三國志》中也有“瓚軍敗走勃海,與範俱還薊”記載,表面上看公孫瓚就好像是落荒而逃一樣,著急忙慌的就跑回了幽州薊縣。這顯然不太符合實際,也不符合公孫瓚的性格。因為,早在公孫瓚平定渤海郡黃巾軍入侵的時候,就事實上佔據了渤海郡。後來袁紹又陰差陽錯的將渤海太守的印綬交到了公孫瓚的手上,公孫瓚就順勢任命自己的從弟公孫範擔任了渤海太守,並且以渤海郡作為自己向南入侵的大本營根據地。公孫瓚還在這一時期任命了三個州的刺史,就是冀州刺史嚴綱,青州刺史田揩以及兗州刺史單經。其中嚴綱在界橋之戰中被麴義所殺,單經史料記載不祥,可是青州刺史田揩,有史料跡象可以證明其在界橋之戰之前就被派去平定接管青州,一同前往的恐怕還有劉備。所以公孫瓚當時手上至少還有渤海郡的公孫範所部以及青州的田揩所部這兩支有生力量,根本不可能落荒而逃一般的逃回幽州。

真相應該是公孫瓚撤退到了渤海,並在渤海進行一番休整以後,於第二年再次向袁紹發起挑戰,這就發生了龍湊之戰。

關於龍湊之戰的記載,史書中只有《後漢書袁紹傳》中短短的一句話“三年,瓚又遣兵至龍湊挑戰,紹復擊破之”。這使得這場戰役變得比較模糊,好像無關痛癢。這可能就是陳壽將其捨去的原因,也是後世大多數時候將其作為界橋之戰的附屬戰役的原因。但是如果關注一下龍湊之戰發生的地理位置就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據專家考證,現在已經消失的龍湊古城,是一個軍事要塞。位於今天山東省德州市東北部,毗鄰古黃河渡口。當時這一代正屬於渤海郡和青州平原郡接壤的地方。知道這些就可以看出龍湊應該是當時渤海郡通往青州的戰略要道。公孫瓚之所以向龍湊進兵意圖很明顯是要打通與青州田揩所部的聯繫。個人猜測,袁紹在界橋之戰以後應該是親自率兵攻打了渤海郡,並切斷了渤海與青州的聯繫,假如失去青州田揩所部這個後援,公孫瓚在渤海就會形兩面受敵的情況,也就會變得難以支撐。所以公孫瓚才會發動龍湊之戰,只不過龍湊之戰中公孫瓚再次敗給了袁紹,這才被迫返回了幽州。

但是公孫瓚返回幽州的理由卻並不是兵敗下的被迫還州,而是借托了一件當時非常有名的政治事件,這就是 “天子使太傅馬日磾、太僕趙岐和解關東”的政治事件。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趙岐

這件事在《馬日磾篇》中我們曾經講過,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攻陷長安主持朝政。為了安撫當時紛亂的天下,朝廷就派遣馬日磾和趙岐兩個人分別持節出使關東,利用封官加爵等手段,希望關東諸侯能夠停止戰爭並支持朝廷。馬日磾和趙岐兩個人在洛陽分手,馬日磾選擇先去到袁術的地盤南陽,可是他一到南陽就被袁術所扣留,最終在數年後憂憤交加病死在淮南。而趙岐卻不辱使命,他首先來到比較難搞定的冀州,這是一塊硬骨頭。等趙岐來到冀州的時候,應該已經是初平四年年初的時候了,也應該是在龍湊之戰結束沒多久的時候。

可能是由於趙岐的名望很重,所以袁紹和曹操都對趙岐非常的重視,都出行百里來迎接趙岐。趙岐來到袁紹的營寨中,並給公孫瓚寫信希望各方都能夠和解罷兵。公孫瓚則寫了封信派遣使者送到袁紹的營寨中,這封信並不見於《三國志》中,但是在《英雄記》中全文被記錄了下來,如下:“趙太僕以周召之德,銜命來徵,宣揚朝恩,示以和睦,曠若開雲見日,何喜如之?昔賈復、寇恂亦爭士卒,欲相危害,遇光武之寬,親俱陛見,同輿共出,時人以為榮。自省邊鄙,得與將軍共同此福,此誠將軍之眷,而瓚之幸也。”

這封公孫瓚寫給袁紹的信所要表達的內容很明顯,是要和解的意思,之後公孫瓚和袁紹也相繼退了兵。公孫瓚應該是在這時候才返回了幽州。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實際上在當時來講無論是袁紹還是公孫瓚都已經沒有再打下去的意願,袁紹急著去處理作亂的黑山軍,好徹底掌控冀州。而公孫瓚在龍湊之戰失敗後,失去了青州的後援力量,短時間內也沒有能力翻盤,於是就藉助趙岐的“水”,做了個“人情”給袁紹,即給了太僕趙岐面子,又算是給自己一個臺階下。於是這才與公孫範一起引軍返回幽州。

在這裡,有一件事非常奇怪,就是公孫瓚在返回幽州後,沒有回到自己原來的地盤,也就是右北平或者遼東屬國一帶,而是來到了幽州的州治,也即是劉虞的大本營,薊城。他不但來到了薊城,還在薊城之外“築京”以防備劉虞。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所謂築京,就是人為的堆起高高的土堆,土堆上面再建造城池,以便觀察敵情。實際上就是在薊城之外,又建造起了一座屬於公孫瓚自己的城池。

公孫瓚的這一舉動非常的奇怪,明顯是帶有挑釁的意思,要知道在此之前公孫瓚是從來不敢靠劉虞如此之近的,劉虞數次召見他,他都沒敢去。而這一次公孫瓚竟然理直氣壯的自己送上門去,還做出帶有挑釁的行為。雖然公孫瓚從渤海應該還是帶回了幾萬的兵馬,但是跟當時的劉虞比起來應該還是差著一個級別。要知道幽州本土當時還並沒有被戰火所波及,相對比較和平,在劉虞的治理下這兩年又比較富庶,保守估計當時劉虞手上的兵馬也應該不下十萬以上。可更奇怪的是,劉虞竟然對公孫瓚的這種挑釁行為長時間的不聞不問,甚至是默許的態度。

那麼公孫瓚為什麼要這麼做,劉虞又為什麼是如此的表現呢?請看下一篇。

小A斯蒂芬寫於2018年10月20日。

三國爭霸第一戰—淺析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袁紹的兵力部署及作戰經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