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加速生猪市场去产能,2019下半年猪肉价格或报复性上涨?

非洲猪瘟加速生猪市场去产能,2019下半年猪肉价格或报复性上涨?

春节之后,非洲猪瘟还是阴魂不散,又出现在了新闻头条之中。近日有消息称,三全、金锣、科迪、康利思、齐汇、惠万家、郑荣等多个名牌的产品样品被相关部门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

自从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来势汹汹,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严厉措施予以防控,但疫情仍在持续发酵中。虽说非洲猪瘟病毒是传猪不传人的,它不是一个人猪共患的疾病,但是消费者购买猪肉的意愿也是大幅下降,并且对牛肉、羊肉的需求大幅上升。

那么非洲猪瘟对于整个产业上下游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猪肉价格又会走向何方呢?

有分析人士指出,以猪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将会度过一段艰难的时期,上游养殖户由于受到非洲猪瘟疫情、跨省禁调、猪肉价格下滑的多重压力将会遭受大幅亏损,市场出现产能加速清退的局面。现在无论大型养殖户还是中小散户都对补栏抱着十分谨慎的心态。

虽然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消费者购买猪肉的意愿大度下降,但是也不能简单认为非洲猪瘟在未来就将持续导致猪肉价格下降。因为非洲猪瘟反而推动了猪肉的去产能化进程。猪肉价格是和整个市场的供应量以及所处猪周期的节点有着紧密联系的。

公开资料显示,2003 年以来,我国已经历三轮完整的猪周期。过去三轮猪周期中,每轮完整周期最长为 48 个月,前两轮下跌期分别达25个月和31个月。截至2019年2月,生猪价格正处于2016年6月以来的下行周期,下跌持续时间长达32个月。

目前中小散户去产能的确在持续,市场集中化程度可能会提升,但如果疫情持续,一些扩张激进,负债率高的龙头企业也可能会受不了。

多家券商分析认为,非洲猪瘟,是“猪不幸,猪价幸”。负债率低、布局完整且疫情控制较好的企业会提前感受猪周期的拐点。

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对媒体表示,据市场调研情况显示,生猪行业去产能已经确定开启,这就是猪周期拐点的前兆。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猪价处于周期底部磨底阶段,非洲猪瘟疫情蔓延导致南北割裂,大小养殖户分化。销区猪价景气但环保压制补栏,猪价有望持续景气。而产区小散生存压力大,现金流紧张,仔猪、母猪量价齐跌,补栏极度低迷。预计产能会加速出清,2019年Q2起猪价有望开启新一轮周期。”

申万宏源亦在研报中预计,以目前的情况,产能去化幅度约为6%-7%,如果(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发酵,去产能幅度超过10%甚至15%-20%均有可能。猪价大概率在2019年5月开启上涨,且将于Q4加速上涨,持续至2020年。

所以虽然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生猪养殖风险重重,但是2019年6月份以后,目前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对市场的影响会有一定体现,猪价出现回升的概率较大。所以目前存栏量较低的养殖朋友,可以适当补栏,为下半年可能出现的生猪行情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其中主要的饲料原料豆粕与玉米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猪饲料中豆粕使用量在50%左右,玉米使用量也很大。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约9600万吨,2018年进口大豆8500万吨左右。与此同时,大量的国产玉米、小麦及其副产品被用作了生猪饲料原料。预计在国内生猪养殖出现较大问题以后,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最终会影响农民的种植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