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悟道

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本为迦毗罗卫国太子,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悟道

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教鼻祖释迦牟尼诞辰日。

释迦牟尼出生后七天,王后摩耶夫人便去世了。

少年释迦牟尼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兼习兵法与武艺,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

16岁时,与表妹结婚,后生有一子,这一时期,过着奢华而舒适的生活。

19岁多次出游,看到人间各种不同的痛苦,而且无论是谁,无论贫富,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最终命运。释迦牟尼始终坚信,世界上应该存在一种永恒的东西,不会因为任何瞬间的痛苦或者死亡而消失。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

释迦牟尼悟道

29岁,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放弃太子身份和王宫的安逸生活,毅然离开妻儿,出家修道。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 

35岁,释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发誓“不获佛道,不起此座”,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觉者、知者。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 “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释迦牟尼悟道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弟子有500人,此时,.佛、法、僧这佛教的 三宝 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