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带头人vol.7|稻田里养小龙虾,托起产业脱贫大梦想

碧小福说

“我不仅要扶贫,还要带你们致富!”


产业扶贫,稻虾田里干活忙

6月,天已经热了起来,太阳烤着稻虾田,蒸腾着水汽,那种闷热让人却步。

秦发林在田间焦急的踱着步。该插秧了,秧苗都一捆捆的放好在田边,可是却找不到人来插。眼瞅着太阳越来越高,秦发林两颊不停地滚落汗珠,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急的。

昨晚下工的时候,很多农户都说太热太累,明天干不动了。确实,现在都是机插,秦发林能理解大家的辛苦,可是这是稻虾田,为了养好小龙虾,必须得手插。大家都不来,没人插秧就麻烦了。没办法,自己能干就先干点吧,秦发林挽起了裤腿准备下田。


致富带头人vol.7|稻田里养小龙虾,托起产业脱贫大梦想


▲秦发林和他的小龙虾

“哟,老板亲自上啊!”远远的来了几个人,也挽着裤腿。“老郑?你怎么来了?”秦发林有点意外,但更多的是高兴。郑本成是合作社签约务工带动的贫困户,70来岁,身体不是很好。原本只想找点轻活给他干干,但今天他这一副要干活的模样,让秦发林挺疑惑。

“这天气你干活我不放心啊。”秦发林是个爽快人,有啥说啥。“我这一把老骨头,你都来雇我们,挑轻活干还给工钱,我人老但心里清楚。现在愿意插秧的人少,你不用谢我,你是老板。”老郑把鞋子脱下来,捞起一捆苗,“我怕自己干活慢,所以把门口几个早上干完活的都叫来了。工钱你要给足啊。”说完就下了田,弯下腰干起活来。

秦发林挺感动,道:“那是一定的,中午管饭!”他没想到,自己原本只是把扶贫当做一件行善积德的事情,没想到真在关键时候帮了自己一把,也让他和家门口的老伙计们把交情越扶越深。

“虾稻共作”,小龙虾带动大产业

秦发林今年49岁,家在舒城县千人桥镇韩桥村。原先是个普通的本分农民,有几亩鱼塘,散养了一些鱼,主要收入靠种地,再就是帮别人犁地。夫人周晓华在附近工厂打零工,工作也不稳定。

不知从何时起,小龙虾爬上了中国人的餐桌,成为大街小巷餐馆里的“时令美食”。麻辣的、蒜香的、油焖的、蒸的、卤的、炒的,各种口味的小龙虾,让小龙虾养殖成了热门产业。

致富带头人vol.7|稻田里养小龙虾,托起产业脱贫大梦想

▲美味小龙虾

这让秦发林眼前一亮。小龙虾市场火爆,销路不愁,利用村里稻田的浅水区和冬闲期养殖小龙虾,变水稻单一种植模式为立体生态的种养结合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农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秦发林已承包有150亩虾田,还和周边农户合作建设了500亩绿色稻米生产基地,现在正积极申报绿色标志。夫人现在也不用再去打零工,只要在家里管理虾田。

致富带头人vol.7|稻田里养小龙虾,托起产业脱贫大梦想

▲秦发林在捕捞小龙虾

“为人肯干、踏实”是周边邻居对他的评价。稻虾田开建以来,他多次雇请村民来干活,为推广产业做了很好的示范,对产业扶贫、产业致富起到了明显带头作用。不少大户和村民,看到他的虾田发展好,都表达了合作或是想干的意愿。

“我不仅要扶贫,我还要带你们致富。”秦发林心里默念,阳光照耀下,一群人在田里忙碌着,一束束秧苗就像脱贫致富的希望,在韩桥村扎根,抽穗,收获。

“韩桥村龙虾现在正积极申报绿色无公害认证,从而进一步提升龙虾养殖效益,增加农业附加值,”据韩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介绍。韩桥村结合水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稻虾共作,“号准”农业发展脉搏,整合激活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助力群众“搭上”了现代农业“快车”。

致富带头人vol.7|稻田里养小龙虾,托起产业脱贫大梦想

政企帮扶,助力精准扶贫

养殖龙虾扶贫的经验是抓住了机遇,充分把握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等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相关政策法规,安徽省政协和舒城县委、县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宣传国家政策、下拨扶贫基金、开展科技下乡等措施为农民增收创收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切实保障。

致富带头人vol.7|稻田里养小龙虾,托起产业脱贫大梦想

▲秦发林和妻子周晓华

有了政府的政策保障,也离不开企业的帮扶支持。2018年5月20日,碧桂园集团结对帮扶全国9省14县,企业扶贫力量的注入,让扶贫工作有了更多动力。

碧桂园舒城扶贫工作队把小龙虾作为帮扶舒城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之一,计划引导当地致富带头人发展小龙虾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后期,将整合产业扶贫资金、品牌、渠道等资源加强帮扶。自进驻舒城县开展扶贫工作以来,碧桂园舒城扶贫工作队多次到韩桥村调研当地小龙虾产业发展,并帮助秦发林销售部分虾稻米。


致富带头人vol.7|稻田里养小龙虾,托起产业脱贫大梦想


▲碧桂园扶贫工作队帮助采购虾稻米

家女返乡,共振家园

去年12月,新浪微博“百县千红新农人”培训班走进舒城,碧桂园舒城扶贫工作队邀请秦发林的女儿小秦回来参加培训,学习通过新浪微博等网络渠道开展小龙虾营销的技巧。小秦还表示今年计划辞掉合肥的工作,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养殖小龙虾,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


致富带头人vol.7|稻田里养小龙虾,托起产业脱贫大梦想


▲小秦参加新浪微博“百县千红新农人”培训班

入冬以来,秦发林和妻子周晓华、碧桂园舒城扶贫工作队带着小龙虾基地生产的虾稻米看望和他一起工作的小龙虾产业工人,希望自己从事的小龙虾产业带个社会更多温暖。

致富带头人vol.7|稻田里养小龙虾,托起产业脱贫大梦想


▲秦发林和妻子、碧桂园舒城扶贫工作队看望慰问郑本成

通过在产业上投资,贫困户入股的方式,项目建成后,农田每亩平均可增收1000-2000元以上。目前,“稻虾共作”新模式已带动了韩桥村20多户贫困户增收。

谈到这些,秦发林深有感触地说:“多亏政府和企业的扶贫政策好哇,让我们韩桥村这个贫困村也搭上了顺风车,走上脱贫致富的光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