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老虎”危害大,不防可要吃大亏!

园林植物里面经常见到的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经常出来危害,给园林植物造成重大损失,如何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呢,下面先了解下地下害虫的危害特征及发生时期。

【1】地下害虫的危害及发生规律

蛴螬:一到两年1代,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即金龟子,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蛴螬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幼虫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

地下“老虎”危害大,不防可要吃大亏!

金针虫:沟金针虫一般3年完成1代,老熟幼虫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在13 ~ 20cm土中化蛹,蛹期16 ~20天,9 月初羽化为成虫,成虫一般当年不出土,在土室中越冬,第二年3、4月份交配产卵,卵5 月初左右开始孵化。由于生活历期长,环境多变,金针虫发育不整齐,世代重叠严重。细胸金针虫一般6月下旬开始化蛹,直至9月下旬。

地下“老虎”危害大,不防可要吃大亏!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成虫产卵和幼虫生活最适宜的气温为 14 ~26℃,相对湿度为80%~90%, 土壤含水量为15%~20%, 当气温在27 ℃以上时发生量即开始下降, 在30 ℃且湿度为100%,1-3 龄幼虫常大批死亡。如果当年 8~10 月份降雨量在250mm 以上 ,次年 3~4 月份降雨在150 mm 以下 ,会使小地老虎大发生 ,而秋季雨少春季雨多则不利于其发生 。

地下“老虎”危害大,不防可要吃大亏!

【2】综合防治

根据虫情,因地制宜,做到地下害虫地上治,成虫、幼虫结合治,田内田外选择治。

1、农业防治

(1)深耕翻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生活在土壤表层的翻到深层,将生活在深层的翻到地面,暴晒、鸟雀啄食等一般可消灭蛴螬,金针虫50-70%。

(2)合理、适时灌水:春季和夏季作物生长期间适时灌溉,迫使生活在土表的地下害虫下潜死亡,可以减轻为害。

2、化学防治

(1)土壤处理:结合播种前整地,用药剂处理土壤。

(2)毒饵诱杀:地虫菁是防治蝼蛄和蟋蟀的理想方法之一。

(3)喷雾:50%氯氰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者淇林火吉等喷洒在寄主植物上,对多种地下害虫均有较好防治效果。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法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农林虫害的方法。

4、物理防治:

蝼蛄、多种金龟甲、沟叩头甲雄虫等具有较强的翅光性,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效果显著,试验表明黑绿单管双光灯诱杀效果更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