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李冰,今有杨贵

李冰大家应该都知道,李冰父子是都江堰的设计者,兴建的组织者,建设的都江堰规模宏大,地点事宜,布局合理,可以防洪,灌溉,航行。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

古有李冰,今有杨贵

那么杨贵呢?杨贵可能大家都不太清楚,那提起红旗渠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杨贵是当时林县的县委书记,带领着林县人民修筑了红旗渠,在他26岁的时候被任命为林县的县委书记,当时他就下决心来改变这个贫穷落后的城市,在他刚到了林县的时候,林县人民的用水情况十分的紧张,十年九旱,水源奇缺。

当时在林县流传着许多故事,有天一家人里的公公出去挑水了,结果一天还没回来,傍晚儿媳去村口等着,天黑了才看到了公公就上前帮忙挑水,不小心把水洒了,吃完晚饭,儿媳羞愧难当,竟然上吊自杀了,水源对于这个土地上的人们看来非常的珍贵,杨贵决心开辟一条新的人工水渠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初,他并没有考虑从山西的漳河引水。他回忆说:“林县境内有几条河流,我和县委其他领导当时都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好河里的水,挖掘地下的水,蓄住天上的水,就能彻底结束林县缺水的历史。所以一开始打了很多旱井,从1955年起还相继修建了抗日渠、天桥渠、英雄渠和3个中型水库。”但1959年一场干旱让这些水利设施形同虚设。由于流经林县的几条河流全部断流,已建成的渠道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打下的旱井也已干涸,“这才逼着我们走出去找水”。

古有李冰,今有杨贵

多年后,在谈起修建红旗渠的动议时,杨贵仍感慨地说:“应该感谢1959年那场大旱,它使我们从陶醉中清醒过来。严酷的现实,不仅考验了林县的水利设施,而且也逼着县委不得不重新考虑解决林县缺水的办法。”

1959年6月,林县派出3个调查组顺着漳河、淇河和淅河逆流而上,寻找新的水源。很快,目标就锁定在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漳河。其他两条均为季节性河流,而漳河最大流量达7000立方米每秒,常年流量30立方米每秒,即使枯水季节也不少于10立方米每秒。

为了让山西方面同意引水,杨贵除了请河南省委与山西省委协商外,还趁春节之际给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打电话拜年,恳请曾在林县工作过的他帮助协调解决。

“那时县财政只有290万块钱,但粮食还充足,有3000多万斤储备粮,每个生产队都有三五万斤。”杨贵回忆说,“最关键的是群众修渠的热情很高。一听说要跨省修渠引水,大家都摩拳擦掌,纷纷要求参加。有个13岁的孩子叫张买江,他父亲在修渠中刚不幸被崩塌的巨石砸中牺牲,他母亲就把他送上工地。工地指挥长说什么也不答应,父亲刚走,怎么能让家里的独苗再来呢?更何况他还是个孩子。他母亲恳求说,让孩子留下来接着干吧,俺知道,红旗渠水流不过来,他爹也合不上眼。”

古有李冰,今有杨贵

动工以后,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把漳河水早日引到家门口,林县人想尽了办法。买水泥太贵,他们自己建水泥厂生产水泥,整个工程所用的6705吨水泥,有5170吨是林县人自己生产的;缺少炸药,生产队便多积有机肥,省下的硝酸铵配上锯末、干牛粪碾碎制成土炸药;钢钎造不了,大伙就力图节约,长钎磨短了就当小撬用,小撬磨短了就捻成手把钻用。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县委抽调了30多名干部,成立了劳力管理组,组建工程队,到其他城市承揽工程,赚钱弥补修渠资金的不足。据统计,当年就有31000林县人外出搞建筑,挣回经费1800万元。

就是这样子,林县人民艰苦奋斗了十年,逢山凿水,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凿通了211个隧道。怪不得周总理曾和人夸赞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就是红旗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