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西域小国的命运,方才知道大汉朝也有“流氓”的一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这一首著名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让楼兰这个遥远而又富有西域风情的地名深深地刻在了亿万国人的心中。唯美的名称,消失的神秘国度,总能引起人们美好的回想,甚至有人希望时间能都倒流,回到那个遥不可及的国度,“梦回楼兰”。可是,这个听起来很不错的地方,在汉朝的时候却被我们勇猛的先辈虐的体无完肤。

楼兰国其实是一个比较靠近汉朝的西域小国,《汉书》记载:

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率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它。能作兵,与婼羌同。

看了这个西域小国的命运,方才知道大汉朝也有“流氓”的一面

楼兰古城

汉武帝初期,整个西域还是一个未知的神秘地狱,直到张骞出使西域,汉人才知道西域的一些情况。起初,整个西域基本上都是在匈奴的控制之下,跟汉朝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也没有什么往来。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向汉武帝做了详细的出使汇报。从张骞的口中,汉武帝得知西域的大宛国有一种名贵的马叫“汗血宝马”。汉武帝极其想要得到这种马,一来自古以来的男人都有“宝马”情节,汉武帝本人就尤其喜爱宝马。更重要的是,汉武帝急需从境外引进优良种马以改良国内相对较差的马种,扭转汉朝骑兵在与匈奴作战中战马不行的劣势。

汉武帝派往大宛国的使者络绎不绝,但是西域诸多国家显然还不知道汉朝的强大国威。于是楼兰人的作死之路开始了,它不仅半路上打劫汉朝使者,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王恢,还充当匈奴人的耳目,一旦发现汉朝使者就给匈奴人通风报信,让匈奴骑兵攻击汉使。

看了这个西域小国的命运,方才知道大汉朝也有“流氓”的一面

西域三十六国

汉朝的使者非常恼火,一个区区小国竟敢凌辱大汉朝,简直是奇耻大辱。汉使回到长安,义愤填膺地对汉武帝说,楼兰这个弹丸之地根本不把大汉朝放在眼里,城邑小,兵又少,稍稍伸出一根手指就能把它捏成齑粉。汉使姚定汉更是说:

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即破宛矣。

汉武帝闻之大怒,立即派从票侯赵破奴率领数万大军征讨楼兰,并让王恢担任向导,协助赵破奴将兵杀敌。

赵破奴果然不愧是跟过霍去病的人,所谓“从票侯”正是随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意思。赵破奴一马当先,率领七百名轻骑兵闪击匈奴,楼兰果然不堪一击,一顿猛攻之下就把楼兰王给俘虏了。

楼兰王为了保命,只好向汉朝认错,称臣纳贡,汉军这才罢兵。不过,匈奴人知道了楼兰降汉的事情,于是派兵攻击楼兰。楼兰自然也不是匈奴人的对手,只好又向匈奴人承认错误,还把一名亲王派到匈奴人那里当人质。不过,汉朝这边也同样得罪不起,又给汉朝送去了一名人质。

看了这个西域小国的命运,方才知道大汉朝也有“流氓”的一面

后来,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出西域征伐大宛,匈奴人想趁机攻击李广利的军队,但是无奈汉朝兵多,吃不下这支汉军。于是匈奴就派骑兵到了楼兰,在楼兰人的帮助下,截击汉军的后续部队。当时驻扎在玉门关、担任李广利后援部队的任文将军抓到了俘虏,从俘虏口中听说了这件事,立马将情况如实汇报给了汉武帝。于是汉武帝下诏书,命令任文将兵立刻去抓楼兰王。

任文轻松的逮捕了楼兰王,并把它押解到了长安。汉武帝叱问楼兰王为何如此胆大妄为,楼兰王的回答相当无奈:“汉皇啊,我们楼兰是一个小国,夹在汉朝与匈奴两个大国之间,不当墙头草肯定被灭掉啊!要不然比我们迁到咱们大汉朝吧,这样就不用受夹板气了。”史书记载:

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

汉武帝听了哈哈大笑,认为楼兰王的回答虽然可笑,但倒也道出了事情,是个直爽的人。于是汉武帝就把他放回了楼兰,但让楼兰给汉朝担任侦察匈奴人的任务。自此以后,匈奴人就不再信任楼兰国了。

汉武帝征和元年,楼兰王去世。王位继承是件大事,但是合法的继承人却在汉朝当人质。于是楼兰派使者来汉朝迎回质子,结果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这个楼兰的王位继承人,因为多次触犯汉朝法律,竟然已经被汉朝判处了宫刑。

汉朝虽然是一个大国,但是也是要脸面的,把人家的王子阉割了,无论如何也没法交代。于是朝廷便告诉楼兰的使团:“你们的王子很受我们大汉皇帝的喜爱,所以不能还给你们,你们再立下一个王子当国王吧”!

看了这个西域小国的命运,方才知道大汉朝也有“流氓”的一面

汉军骑兵


要不回人,楼兰国也没有办法,只好另立新君。新国王的位子刚坐上,大汉朝的国书就来了。原来,汉朝对新国王不放心,怕他有二心,于是让他再给汉朝送一个王子当人质。新国王将人送到汉朝后,又怕匈奴人再杀过来,只好又给匈奴送去一个人质。

新立楼兰王死后,消息先传到了匈奴人那里。于是匈奴人赶紧把之前的人质送回,抢先将他立为新君。汉朝这次动作稍微慢了点,让匈奴人占了先机,于是便下招书,竟然让新君前往汉朝拜见,并承诺只要人来了,一定大大的给予赏赐。

这个新王自然是个亲匈派。此时,楼兰王的后妻,其实也是原来的继母,劝谏他说:“你千万不能去,有去必然无回。你看前面那两个到汉朝做人质的王子,有哪一个回来了?”于是新王便对汉朝使者说,“实在不好意思,我这刚当上国王,政局不稳,一旦离开了王位肯定不保,再等两年,到时候我一定去长安拜见汉帝。

由于楼兰国在西域的东边,非常靠近汉朝,正对着白龙堆(今天的罗布泊东北部),水草又少。汉朝拿楼兰人当佣人使唤,不仅要给汉朝使者当向导,还要背水背粮,迎来送往,还多次被汉朝的吏卒抢劫。于是楼兰人得到一个教训:与汉往来没有好处。后来,此时的楼兰王不仅是个亲匈派,还中了匈奴人的反间计,于是便与汉朝彻底翻脸,几次半路截杀经过的汉使。

看了这个西域小国的命运,方才知道大汉朝也有“流氓”的一面

汉武帝剧照

不过,楼兰王室内部爷出现了问题,楼兰王的弟弟尉屠耆与楼兰王闹矛盾,无奈之下投降汉朝,并且向汉朝详细说明了楼兰背叛汉朝的具体原因和情况。

这个时候汉武帝已死,汉朝已经进入了汉昭帝时代,当权的是大将军霍光。霍光听闻尉屠耆的讲述,立即派傅介子前去刺杀这个胆敢背叛大汉的楼兰王。傅介子轻装率领勇士,带着大量的黄金、丝绸,扬言要赐给外国。他们到了楼兰,就骗楼兰王说要赐给他。楼兰王很贪婪,听到之后非常高兴,于是请傅介子喝酒,结果喝醉了。

傅介子见楼兰王醉了,就谎称要与他有秘密的话要讲,他把楼兰王骗到一遍,当即命令两个壮士从后面将楼兰王刺杀了。

在场的楼兰人个个都懵了,傅介子义正言辞的对他们说:“你们的楼兰王有辜负汉朝之罪,大汉天子派我来杀他,你们应当赶紧另立在汉朝的王弟尉屠耆为王。我们的汉兵随机就要到了,你们不要乱动,否则就是自取灭亡了!”傅介子斩下楼兰王的头,用驿车送到长安,悬首于城楼北门之下。

看了这个西域小国的命运,方才知道大汉朝也有“流氓”的一面

尉屠耆于是就成了新的楼兰王,改国名为鄯善。尉屠耆担心自己回国之后势单力薄,而且前王有个儿子还在,恐怕会被人干掉,于是请求汉朝派一个将军在楼兰的伊循城屯田驻扎,好让他有个依靠。于是汉朝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可是,汉朝派去了多少人呢?竟然是区区四十一人,即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

不过,楼兰国后来也强大了一段时间。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楼兰国遗弃了原来的楼兰城,逐渐向南部地区转移,并先后吞并了小宛、精绝、且末等小国,成为了西域七强之一。到了公元448年,楼兰终被北魏所灭,自此国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