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這個小鄉鎮今晚被新聞聯播表揚了!

今天晚上新聞聯播播出了我們漳州的一個鄉鎮了:龍海市隆教畲族鄉!

牛不牛?

新聞描述道,面對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當地黨委“為擔當者擔當,以作為促作為”,激勵基層幹部擔當作為,推動各項事業發展。


漳州這個小鄉鎮今晚被新聞聯播表揚了!

那為什麼隆教鄉被表揚呢?

白塘灣位於龍海市隆教畲族鄉,景色優美。上個月底,從這裡通往廈門的快速通道順利通車,可修這條路前前後後拖了5年。

施工緩慢,主要源於沿線部分村民認為工程破壞了“風水”,面對群眾的不理解,隆教鄉幹部帶領村幹部輪番“入村走訪”,向村民解釋鄉里的規劃。

激勵幹部們作為,更為擔當者撐腰。鄉財政所長王嘉成長期忙碌於徵遷一線,卻因一起農村糾紛調解未果而得罪了涉事村民,每逢組織研究提拔時便遭惡意舉報。


漳州這個小鄉鎮今晚被新聞聯播表揚了!


瞭解情況後,隆教鄉黨委聯合多部門,核查舉報事項,最終澄清事實,也說服了舉報人,為王嘉成解決了後顧之憂。

對敢於攻堅克難的幹部提拔嘉獎,對懶散推拖的幹部批評嚴懲。截至目前,全鄉已經有50多人次因為消極工作、故意拖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懲戒。

幹部們的投入帶動了各項事業的發展,今年以來,多個大型旅遊項目在當地落地,現在,白塘灣附近已有民宿、餐飲100多家。今年,隆教鄉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15000元。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千百萬年來,隆教灣碧波盪漾、潮起潮落,“海底兵馬俑”古火山口日日隨潮汐起落現身人間、亙古不變……然而,風光壯美的隆教鄉卻是龍海市的“小邊窮”,因山地貧瘠崎嶇“靠山不成山”,因缺乏港口碼頭資源“靠海不成海”,長期是龍海發展“後進生”。

“不因落後不發展,不因困難不前行”,隆教鄉的新一屆黨委領導班子負重前行、銳意進取,決心帶領畲鄉走上發展快車道。他們與大山大海對話,與“黑色兵馬俑”共舞,用忠誠擔當、無私無畏的精氣神,凝聚成基層黨組織的“紅色”力量,

舞出了“小鄉鎮的大作為”!

兩年的光陰過去了,海還是那片海,而昔日偏僻的小漁村卻不再沉寂:從“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的鄉村小道到50米寬的瀝青大道,從地少業疏的農耕小產業到百億項目雲集的大格局,從貧困偏遠的後進鄉到和諧發展的濱海新城。隆教鄉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大變化,掀起新一輪的大發展!

一段時間以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各大央媒先後聚焦這個鎮,點贊他們的發展面貌。據悉,隆教鄉福建省漳州龍海市惟一的民族鄉。清山碧海,山清水秀,名勝眾多,氣候宜人,交通方便,通訊發達,特產豐富,地理優越。奇特的景觀異彩紛呈,宛如絢麗的畫卷,海岸線25公里蜿延曲折,形成許多美麗的島嶼和優良的海濱浴場。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初以來,白塘灣國際旅遊度假城共接待遊客逾二十萬人次。

漳州這個小鄉鎮今晚被新聞聯播表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