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召開科技創新和企業家大會 讓科技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綻放光彩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2月23日訊(記者 程雲 郭佳欽 通訊員 郭哲涵 黃於穗 賴偉敏)22日,廣州高新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召開科技創新和企業家大會,大會釋放一個強烈信號,要讓創新精神成為該區最鮮明的品質,讓“企業家精神”成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要素。

“把科技創新和企業家大會放在一起,原因在於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創新的主體是企業,新時代的企業必須是創新的企業。”市委常委、黃埔區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在講話中表示,“企業家精神不會從天而降,既要有公平的環境、政策的土壤,更要靠企業家‘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拼勁。”

據悉,該區將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精心實施推進大灣區建設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率先探索推動灣區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改革與規則融合,重點在貨物通關、跨境投融資、信息互聯共享、知識產權合作、科技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全力推動三地在管理政策、做事規則及標準上的對接融通,找準三地制度對接的“接口”,把“地理結合部”塑造成“制度融合區”。

廣州召開科技創新和企業家大會 讓科技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綻放光彩

大會現場

將進一步加速推動孵化器、加速器集群擴容提質,積極建設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業型孵化器,構建以PNP為代表的國際化垂直孵化平臺。

將啟動粵澳青年追夢空間和香港青年聯會兩個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支持一批科技企業加速器、孵化器打造港澳青年創客空間。

此外,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專項政策也在積極醞釀中,港澳青年在該區創業、就業、實習等將享受政策支持。

不斷探索企業減負之道

針對企業關心的“用地”問題,該區將謀劃建設“工業保護區”或者“先進製造業保護區”,試行新批工業用地“標準地”制度,實行工業用地先租賃後出讓、彈性年期出讓,為解決新增工業用地少、舊工業用地荒廢問題探索新路,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豎起一道安全閥。

針對人才“居住”問題,該區提出集中建設青年之家、人才公寓、國際人才社區等設想,解決人才安居顧慮,真正讓“到黃埔去”變成“紮根黃埔”。

針對企業“運營時間成本”問題,該區將進一步加快“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推進政務數據一體化,努力實現“數字上雲、服務下沉”,打造“24小時自助服務區”。

鼓勵創新 攻克關鍵領域核心技術

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為了讓創新活力奔湧,鼓勵企業攻克關鍵領域核心技術,該區科技部門將引導和支持企業作出戰略性安排,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在戰略必爭領域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突出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在幹細胞、集成電路、量子通信、區塊鏈等領域取得突破。

積極爭取人類細胞譜系、太赫茲、聚集誘導發光等大科學裝置落地建設,加快廣州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建設,引進南洋理工合作辦學。推動廣東省新一代通信和網絡創新研究院、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等研發平臺落地建設。全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3大世界級產業集群。

進一步完善現代金融服務,建立健全常態化產融對接機制,推進“中國風險投資科學城大廈”常態化路演中心建設,打造“融資匯”“融智匯”等投融資對接品牌,不讓資金短缺成為創新殺手。

強化知識產權支撐創新,推動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儘快投入運行,構建快速維權機制,有效行使省級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權限;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爭取設立知識產權公證處,鼓勵開發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融資租賃、保險等金融產品;不斷完善專利導航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專利創造質量,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識產權優勢示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