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韭筆記——分眾傳媒(二)

大家好!本來沒想過要再寫一篇分眾傳媒的文章的,但是由於最近分眾江湖事多,腦海裡又有了一些想法和疑問,所以打算碼下來,方便以後回顧自省。

今年7月份,BAT巨頭阿里150億入主分眾傳媒,無獨有偶,11月8號,新潮傳媒接受了BAT巨頭百度的橄欖枝,獲得百度12億元戰略投資,融資後估值100億元。自此BAT巨頭的線下流量入口之爭,拉開了序幕。

小韭筆記——分眾傳媒(二)

1.在線流量漸趨枯竭,線下流量成為BAT巨頭們新方向

據CNNIC統計,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0.3%;手機網民規模達6.2億,佔比提升至90.1%,網民增長和網購用戶增長均已趨緩,這意味著中國互聯網發展到今天,高人口基數帶來的紅利正在消磨殆盡,線上流量的增長空間將會越來越小。

而流量是互聯網的命脈,當大多數互聯網企業遭遇流量瓶頸,這個時候,走向線下就成為BAT巨頭的新方向。

中國主流的消費群體大約有1.5億左右的都市白領和2.4億左右的都市藍領,他們代表和引領著中國主流消費趨勢,因此把握住這兩大消費群體就等於抓住了線下流量的第一入口。而作為主流消費群體們生活的主要場景(上班、下班、回家)之一,與消費者的距離很近,電梯場景成為重要的線下流量入口。

因此,BAT巨頭們進入電梯媒體行業,意料之外,亦情理之中!

2.對分眾的弊與利

弊的部分,自然是不用說了,蛋糕被分食了。本來這塊蛋糕90%是分眾的,現在多了一張嘴巴,分眾能吃的份額自然就變小了。資本逐利,本就無可厚非(想想餓了麼和美團、ofo和摩拜,永輝超市與盒馬他們背後的資本力量,不過分眾與新潮可能更像短視頻霸主抖音和後來者微視吧)就算沒有今天的新潮,也會有明天的舊潮,就算今天百度沒有入局,也不能保證明天騰訊不會參一腳。投資者在選擇分眾的時候,就應該想到這一點了。

利的部分,隨著線上流量漸趨枯竭,線下流量成為了稀缺資源,將會被市場重估。新潮接近10億的營收,估值100億元,而分眾120億的營收,目前市值850億元。

被低估了嗎?不知道!以後可能會降到700億元、600億元,或者升到1000億元、1200億元。這個由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3.分眾身上的大概率事件

短期運營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為了應對新入局者的競爭,分眾為了保證現有資源不被搶奪或者為了加快“500城500萬終端5億新中產”的戰略佈局,短期內分眾的運營成本會急劇上升,利潤會停止增長甚至負增長。

可能要打很久,大概率會勝出:對於廣告主而言,廣告效果比廣告費更加重要。分眾佔領一、二線主流城市的電梯資源,而且接近60%都是由排他協議的,合同期在2~3年左右,而新潮採取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想要進入主流一、二線城市至少還需要持續燒錢2年左右,才有與分眾正面幹架的機會,當然前提是有足夠的資本以及廣告主的認可。

另外說一點,很多人可能認為新潮會死在資金鍊上,但是小韭認為,只要蛋糕夠大,資本會趨之若鶩的。

4.可能有哪些結局?

新潮自己折了

:燒錢並沒燒出資源和競爭力、金主撤資、資金鍊斷裂等等,不過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畢竟人家也不是傻子,背後的金主也不是傻子。

新潮皈依了:如同聚眾被分眾收購了一樣,分眾也降伏了新潮,這是目前市場普遍的觀點。

新潮據山為王:新潮在電梯媒體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通過佔據目前分眾較為薄弱的三、四線城市,然後對一、二線城市虎視眈眈,與分眾分庭抗爭。這也是能想到的最壞的結果了。

最後再說一點,可能很多人認為三、四線的電梯媒體沒錢途,其實不然。舉個例子,阿里跟京東自然是在主流城市得消費人群中攻城略地,而拼多多在三、四線乃至農村消費者心理更據主導地位,那廣告也是分城市投放得啦。奧迪、奔馳投北京、上海,長城、哈佛投城鎮、農村,都有各自得需求。

文末

時至今日,思考分眾的基本面已經意義不大了,因為經過大幅的單邊行情,市場已經把估值和邏輯呈現出來了。其實如果我們拋開股價不談,其實新潮也好、百度也好、這些資本對電梯媒體行業的覬覦,不正是說明了分眾的價值嗎?

分眾將來會怎麼發展,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答案。不過,過程會很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