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守护神,没有吴越之争,就没有这个人

我们知道,吴国和越国的身后,各有一个大国撑腰,那就是晋国和楚国。所以吴越争霸的大背景是晋楚的中原争霸。而在吴越争霸的主线索中,吴国伍子胥与越国范蠡的斗争又成为其中的副线索。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春秋争霸史。起初,齐桓公九合诸侯,最早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晋文公在城濮一役击败楚国,使晋国称雄一时,后世将“晋文”与 “齐桓”并称。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原争霸的主角就是晋国与楚国。楚国到了楚庄王时,终于击败晋国,称霸中原。不过,楚庄王去世后,晋楚间战事不绝。晋国长 期对外用兵使得握有军权的晋国六卿——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赵氏的力量均凌驾于晋王室之上,晋国的作战力受到不少牵制,与楚之间的对抗也愈来愈显得 吃力。

商人的守护神,没有吴越之争,就没有这个人

这时候,楚国的权臣申公巫臣为了争夺美女夏姬,和楚国大夫公子反闹翻,不得已逃奔晋国。他鼓动晋王室开辟第二战场,联合其他国家,从背侧牵制楚国。地处东南地区、尚属部落小国的吴国,就这样被选中了。

吴国由此跻身春秋乱世的争霸当中,并最终成为一个迟到的大国。

当时的吴王是寿梦。晋国的权臣申公巫臣亲赴吴国,说服寿梦叛楚。寿梦也正为楚军的经常入侵所苦,便一口答应扮演这个角色。巫臣返回晋国,向当时的晋景公 复命,然后带着晋国125人的军队到达吴国,教授吴国军队乘车、射御及战阵的技巧。由于人数不多,这支部队应该是训练用的示范部队,其主要目的是协助吴国 建立中原式的武装部队。

吴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冲突,发生在巫臣到达吴国一年后,也就是吴国寿梦二年,楚共王六年。此役多属实验性质。

巫臣趁楚王出兵攻打郑国时,以吴国刚训练完的新式武装部队偷袭楚国的东方盟友——徐国。楚国立刻派兵援救,但因主力部队已经全部北上,兵力不足,只好采取守势,以临时防御工事与吴军对峙于淮河流域。

商人的守护神,没有吴越之争,就没有这个人

中原诸国对初试啼声的吴国居然和南方霸主楚国打成平手的战绩,无不刮目相看。吴国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成为东南地区的新霸主。此后70年间,吴楚之间的大小战役中,吴国在这些战争中明显取得了较大的优势。楚国只好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靠地域辽阔、战略纵深来消耗吴国。

吴王阖闾夺权成功后,积极向楚国展开军事攻击,在逃难吴国的楚国大将伍子胥的策划下,由一代兵圣孙武出任总大将,兵分三路远征楚国,攻陷楚都郢城。楚昭王逃往随国,楚几乎亡国。

楚大臣申包胥苦苦向秦哀公求援,这就是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来历。孙武鉴于楚国中西部联合阵营军容庞大,又有秦国的援军,于是下令撤军。吴王阖闾和伍子胥 虽然颇不愿意,但也不得不放弃强占楚京的念头,楚国总算得以苟延残喘。此后,楚国虽联合属国派兵攻打吴国,企图报复,却一再为吴军所败。到了春秋末年,楚 国在南方霸主地位的争夺战中,几乎被淘汰出局。

商人的守护神,没有吴越之争,就没有这个人

早在吴王阖闾夺得王位之时,楚国就意识到吴国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敌人。于是,楚国采取了晋国当年对付他们的做法——扶持敌国的附属国—一敌人的敌人,就算不是朋友,也算得上是一枚有用的棋子。

楚国选中的是越国。

越国的兴起同吴国一样,都是当时大国政治战略的产物。如果说吴国的兴起,是中原老霸主晋国为了有计划地牵制楚国,特别选择援助吴国,在楚国的后院豢养一条会噬人的野狼。那么同样的,越国的崛起,则在于楚国想要在吴国背后安排另一枚牵制的棋子。

这从越国几位著名的大臣身上就可以看出来,帮助越国兴起的几位名臣范蠡、文种都是楚国人,也是楚国著名的才士,他们到越国的目的就是帮助越国攻打吴国。只不过,越国力量的茁壮却不像吴国那样幸运,而是充满了坎坷与痛苦。

越国的活动最早出现在春秋历史上,是公元前601年,楚国灭群舒,越国和吴国一道同楚国会盟了一次。此后,越国又销声匿迹了几十年。就是在这个时候,越国和吴国结成了世仇,交战不断。吴王余祭就是被一名越国的战俘刺死的。

在楚吴对抗的早期,楚国支持下的越国曾多次与楚国联手威胁吴国后院,虽然大多没有成功,但也的确让吴国执政当局深感头痛。孙武在指挥长征楚都郢城以前, 曾经在吴国京城的南边建筑坚固的防卫城墙,并发动了一场不小的恐吓性军事行动,以阻止越国可能的蠢动。当时的越国君王是勾践的父亲允常。越国以前是吴国的 附属国,但自从越王允常得到楚国的帮助后,便开始称王,并且逐渐脱离吴国的统治。

后来,趁吴国大举进攻楚国之际,允常又几次攻打吴国。但是,由于越国刚刚崛起,力量有限,都没有对吴国造成致命的危害。

但这却点燃了吴越两国之争的导火索。

吴国的长征军退出郢都后,楚国为了报仇,派出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来到越国,协助越国训练武装部队,并提供物资支援,以提高越国的作战能力。从此,吴越关系更陷入空前紧张的状态。

商人的守护神,没有吴越之争,就没有这个人

文种和范蠡正是为了落实这一援助计划而来到越国的。

公元前502年左右,范蠡跟随文种,经过长途奔波到达越国的诸暨。此时的范蠡还不到二十岁,文种比他大十岁左右。

文种毕竟以前在楚国当过官,而范蠡因为没有名气,越王就不太想重用他。因此,范蠡只好在楚、越一带闲游。

别看越国是个小国,范蠡初来乍到也并不好混。初到诸暨的时候,范蠡发结如毡。文种给他送来了新衣服,让他沐浴更衣去见越王。范蠡不从,说:“越王如果只是看重我范蠡的外表,而不是赏识我的才干,那我也没有必要留在越国了。”

很快,越王允常就召见了范蠡和文种。文种因为是楚国的大夫,在越国人眼里是先进文化的代表,立刻就得到了一个差使。但范蠡没有什么名气,允常又见他身材 魁梧却外表邋遢,心里当时就有些不悦,简单地问了几句就不理睬范蠡了。只是碍于文种的面子,他对文种说:“子禽,你让范蠡先生住下,等候寡人召见。”

范蠡并没有马上被重用。当时,越国有个大臣名叫石买,居国有权。此人心胸狭窄,一向忌恨才能比他高的人。此人能言善辩,常常能说服越王采纳他的主意。文 种和范蠡初到越国时,石买曾对允常说:“非我越人,其心必异。”后来,他见允常没有立即任用范蠡,又进言道:“卖弄风姿的女子不讲贞节,自我夸耀的士人不 守信用。这种周游列国的宾客,自己找上门来,大概都不是什么贤能之人。如果他真是人才,怕是谁都会抢着要呢。可范蠡一路走来,并没有哪个诸侯看上他。很明 显,范蠡不是什么贤能之人,希望君王明察。”允常觉得石买说得很有道理,遂把范蠡抛在脑后。

且说范蠡在馆驿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始终不见越王召见,不免心灰意冷,产生了离开越国的念头。文种于是去越王面前为范蠡说情。文种对允常说:“成大功者不拘于俗,论大道者不合于众。唯大王察之。”

一方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臣,一方是文明大国楚国的大夫,允常两边都不想偏帮,便取了个折中的法子——决定给范蠡一次机会。他命范蠡对越国各地进行考察,熟悉国情,了解民意。

自负的范蠡,早已不能容忍石买的诋毁和越王的“骑墙”,便趁机离开诸暨,以此表明自己的坦荡襟怀。

见到这个局面,文种忧心忡忡地对范蠡说:“少伯,你不能就这么走了,待我找越王说个明白再作定夺。”

范蠡却笑道:“我也并非真的就此离开。在越国,我还是一个异乡人,去越国各地熟悉国情,也是为以后进入核心决策层打基础。况且,越王允常并非我心中的明 君,我倒是很看好嗣子勾践。嗣子勾践长得高高瘦瘦、脸面狭长、鼠目、发疏须稀却眉广盈尺,又鸟嘴鹰鼻、唇尖上翘。我学过些许相面的知识。以我所见,勾践这 种面相说明他虽胸狭阴鸷,却能干、进取心强、坚忍有毅力,假以时日,定能成就一番大业。所以,我暂时先离开,也并非坏事。”

既如此,文种也不再勉强。

两年后,允常病故,勾践接位。在文种的努力下,范蠡重新回到诸暨。

范蠡当初的预言没错,勾践有雄心壮志,也有识人用人的胆识。他和范蠡很投缘,经过一番长谈,深为范蠡的才华倾倒,便起用他做大夫,后又擢升为上将军。

看来,再有才华的人也要遇到伯乐才行。并不是每个人都看你很顺眼。所以,遇到欣赏你的人,一定要懂得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