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回家後,還能和父母長輩聊多久?

日本有本暢銷書,叫《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

在書的封面上有一個公式:“假使你的父母現在60歲,父母餘下的壽命是20年,並且你沒有跟父母同住,那麼,你每年見到父母的天數,大概是6天,每天相處的時間大概是11小時!所以: 20年×6天×11小時= 1320小時,也就是說,你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只剩下55天了...”

你有沒有認真想過,我們到底還能陪父母多久?還能有多少次陪父母聊天的機會?父母又能聽到多少?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忙著學習,忙著戀愛。即使偶爾回家,也是各種同學朋友聚會,玩累了到家倒頭就睡。父母精心準備一桌子你愛吃的飯菜,卻被朋友一個電話喊出去聚會,半夜才回家...

這個春節回家後,還能和父母長輩聊多久?


這個春節回家後,還能和父母長輩聊多久?

工作以後,回家的時間變得更少。父母也從不願打擾我們的生活,哪怕只是說一句,“不忙了,就多回家看看”。偶爾的電話問候,卻總被我們以工作太忙太累為藉口一拖再拖。電話撥通沒說幾句,可能已匆匆掛掉。

這個春節回家後,還能和父母長輩聊多久?


這個春節回家後,還能和父母長輩聊多久?

我們的世界很大,遠遊尋夢,卻時常模糊了父母的音容。父母的世界卻又很小,小到只剩下盯著我們的朋友圈。期盼著我們每次狀態的更新,盼望著每一次我們打給他們的電話,盼望著我們每一次回家...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帖子:

“如果你和媽媽分隔兩地,每年你能回去幾次?一次幾天?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就算媽媽超出13歲,活到85歲,算一算,這輩子你到底還能和媽媽相處多久?我自己的答案是100天。”

其中有一個回覆讓人觸目驚心:


這個春節回家後,還能和父母長輩聊多久?


這個春節回家後,還能和父母長輩聊多久?

你以為自己還有三十年,其實這輩子,也許只能和媽媽相處25天了。我們心裡總想著,爸媽總在那兒,以後有的是機會。

可是一回頭,他們已經白髮蒼蒼。

這個春節回家後,還能和父母長輩聊多久?

龍應臺說:“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我們在慢慢長大,他們卻在慢慢變老。

其實,交流能很好地詮釋變化的歲月!你還記得上次和父母暢聊的樣子嗎?如果父母逐漸聽不清聲音,我們該怎樣做?

這個春節前,我們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和父母暢聊。那些外面的故事,家裡的長短,不再因為聽不清而隔絕,我們希望父母能聽見你的每一個字。

這個春節回家後,還能和父母長輩聊多久?

年底再忙,也抽空帶父母或爺爺奶奶來海之聲助聽器驗配中心吧,我們願意在春節前為所有老人提供免費的聽力檢查與諮詢服務。你父母或爺爺奶奶的聽力健康,我們與你一同守護。這個春節,不再寂寥,有聲的家,才美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