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表明,中國國內需求或將成為2019年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引擎

證據表明,中國國內需求或將成為2019年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引擎

惠譽評級表示,亞洲近期的貿易往來模式顯示,2018年下半年全球貿易增長急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國內需求放緩,而非美中貿易摩擦升級導致的關稅提高。

惠譽評級經濟分析團隊本月的最新圖表數據顯示,亞洲其他大型經濟體對中國的出口放緩幅度遠遠超過其整體出口降幅。由於美國和中國實施的關稅措施不太可能影響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流量,這一現象表明,中國國內需求疲軟是全球經濟放緩的主要驅動因素。儘管進口價格上漲,但中國按名義美元計算的進口同比增長在2018年底轉為負值,錄得自2016年以來的首度下跌,反映了中國國內投資和私人消費的放緩。

證據表明,中國國內需求或將成為2019年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引擎

美國和歐元區對中國出口增長的放緩速度也遠遠高於其整體出口跌幅。中國汽車銷量下降對德國市場的打擊最為沉重,儘管就整個歐元區而言,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英國和土耳其銷量減少的影響。最近幾個月,美國對中國的出口規模銳減,同時,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還受到關稅政策的牽制,例如,在預期的進一步加稅和報復性措施出臺之前,貿易流量可能會前傾而集中於2018年中期。來自亞洲的證據表明,中國的國內需求或將成為2019年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引擎。

證據表明,中國國內需求或將成為2019年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引擎

編者注:惠譽的經濟分析團隊由首席經濟師布萊恩·庫爾頓(Brian Coulton)主管,該團隊負責分析國際宏觀經濟趨勢以及其對全球信貸市場的影響,併發布全球宏觀經濟研究、預測和評論,著重關注20個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全球經濟前景展望》報告是惠譽經濟分析團隊的旗艦性出版物,另有其他全球經濟研究和評論,請參見www.fitchratings.com/site/economic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