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深度好文)

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深度好文)

自从开始进入新媒体写作,就遇到过很多老师讲写作这个话题,当然也有不少文章在讲述写作的方法。

今天我不教大家写作,是想跟大家探讨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很多人在写作,甚至有人写了十几年,笔耕不辍,也有很多作品,不停地写,很执着地写,但最后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写作,而且越来越痛苦。

我想问有在写作的你:你幸福吗?

这是一个很接地气的问题,如果你觉得很苦,那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即使通过写作赚更多的钱,你也找不到写作背后真正的幸福。

16年,我在师父那边修行,也不用靠写作赚钱,只是网上讲讲英语课,谋些生存就可以了,写作纯属就是写分享,有了好的想法和观点,记录下来,然后写成分享,那时写作没有钱,但我很喜欢这样的日子,写作让我觉得很幸福。

就是这样美好的感觉,让我每天坚持写分享,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一条我很喜欢的道路,这条路我能渐渐找到自我,以及自我存在的价值。

后来,合适的机缘,2017年初,我就进入了自媒体写作,开始在公众号上写文章,这条路我走了近2年,现在越来越清晰自己写作的目的,我想,我终于选择了一条越来越坚定的道路。

接下来我把这3年的写作生命修行感悟分享给大家,我汇总为: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

我们经常会掉入一个误区:以为写作,越多的人看,越多的人给你点赞、甚至打赏,我们写作的幸福指数就会越高。

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深度好文)

14年,我刚开始写作时,写作只是我反省的一个工具,我写完之后,感觉今天又多完成了一项任务,虽然自己蹩脚的文字看着很别扭,但是我知道写完之后,我很舒畅。

15年,我开始在朋友圈写写动态,有好的感想,领悟,都会发出来,无论有没有人看,我都会写,我也觉得这样新颖的想法出来,很是欣喜。

16年,我开始通过写分享来践行生命修行,修正自己,精进自己,只要写完,我就满心欢喜,干什么事情都有劲。

17年,我开始自媒体写作,那时,我运营着一个6万多人的公众号,看得人多了,点赞的人多了,但我发现我写作的幸福指数变低了,容易患得患失,经常追求高传播量的文章和好评度。

有人说:当你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时,你写作的成就感也会越高。

事实并非如此,阅读量上来了,转发量上来了,却发现我们写作更向外求了,更多的是写给别人看了,而忽略了自己真正写作的需求,不是吗?

今天我们探讨写作生命修行这个话题,我们试曾想想科技的进步,粉丝的增长、阅读量的提升、作品的积累,是否真正让你感受到幸福,还是徒增自己贪欲,追求更高的外在目标,导致自己越来越焦虑?

我们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可以做下思考。

接下来,我来分享写作生命修行的七堂课。

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深度好文)

01 第一堂课:心性:慢慢来,比较快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最伟大的成就,来自于最长的时间和最大的耐心。

有没有人问过你:“你写作的初心是什么?”

我想告诉你,几乎所有现在的大号,大家刚开始的初心,就是热爱写作,热爱文字表达。

绝对不像市面上弘扬的通过写作赚大钱,只要这样的念头存在,就基本可以断定赚不了大钱。

16、17、18年,多少人在教写作赚钱,写作变现,文案变现,我们再看看这些人去哪了,我们仿佛从规律中发现,原来写作赚钱不是她们的初心,忘了初心,就迷失了自己。

我从去年开始,就琢磨着写一本书,叫做《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大家都知道,一看这标题,基本可以断定没有人会看,即使内容再好。如果你变一个标题《写作变现》或者《文字变现》等,你会发现好卖得多。

试曾问下自己:写作的初心到底是啥?

如果自己写作的初心都变了,那么教出来的学员不都误解了写作的真实义了嘛。

再问:这样的写作者怎么能够走得长远,偏离轨道的写作者怎么能够持久?

去年,我在线下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你怎么不教演讲啊,演讲改变更快,也更赚钱啊。

我想是啊,写作是一种慢修行,谁能耐得住写作的寂寞呢,演讲很快,一天下来就有改变,学的人也乐意付费,越学越有劲。

但我知道,没有经历,没有功力,演讲成了一个技巧活,没有多大说服力,演讲的本质也是不断创造价值,影响身边人,如果自己都没有价值,怎么能够通过演讲说服他人呢?

我通过写作慢慢理解:人的成长,来源于心性,向善、向上、不急不躁。急不来,总有些人,需要再等待,慢慢来却比较快。

我在17年写简书,不到一个月,做了近2万粉丝,急功近利,导致心性混乱,后来被意外投诉。

18年上半年,我做付费社群,想着更多的来变现,多元化进行拓展,做了两个错误的决策,直到后来才深刻认识到。

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总会提到各种武功秘诀,而“以慢打快”、“以静制动”则是武功里的独门秘诀。

谁说最先到达终点的人一定最优秀,能一直不紧不慢地走到最后的人,同样是赢家。

写作这条路上,磨练的是心性:慢慢来,比较快,不浮躁,不张狂,不急功近利,不哗众取宠。

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深度好文)

02 第二堂课:割舍:唯有割舍,才能独一无二

生命有一堂必修课,那就是割舍,凡是难以割舍的,都负重难行。

问你一个问题:对于写作,你想如何割舍?

分享一个故事,我在18年面临着这样的考验,我同时在做三种类型的社群,而且是不同领域的。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精力不够,任何一个领域都不能做到头部,所以,割舍的决定摆在我眼前,到底要还是不要。

毫无疑问,我最终选择的就是割舍,割舍掉其他两个领域,留下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写作。

割舍是不是很痛苦,答案是:一定的。

但不割舍会更痛苦,因为不割舍就是在等死,正如这句话:舍而生,取而死,置之死地而后生。

听梁宁讲产品思维时,提到过傅盛的故事,当时,傅盛从360离职,转到金山,也是面临着生与死的问题,不割舍,就等着慢慢死,割舍就是置之死地等待后生。

后来,傅盛直接把所有产品砍到两个产品,员工层级砍到三级,破釜沉舟,最终结果就是金山成功转型为一家互联网公司。

当我听到傅盛的这段经历时,我也由衷佩服,顶着巨大的压力,面对极大的阻碍,做出明智的割舍,这种勇气不输舍身炸碉堡。

一个写作者在面临到底写哪个领域,到底往哪深耕时,其实,也在面临割舍的问题,这难道不是一个重要的生命课题吗?

在写作这条路上,我看到太多的人不执著于一个点,追求散打的快感,最终被迫沉沦在写作圈,没有做出足够好的成绩。

如果没有断臂的决心,又怎能练就成独一无二呢?

写作修行路上,重重诱惑考验,没有十足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怎能到达黄金彼岸,领略自然而然的生命盛宴。

去年有一段时间给我很大考验,明知道拓展出来一些板块可以赚钱,但已经明确方向,只做一个领域,所以,宁可自己闲来无事,也要抵制自己在其他领域的拓展。

有人说,忙起来是好事,但那段时间我明白:闲下来就是割舍,割舍才是真修行。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但一定会有前提,前提就是:放下贪欲,学会割舍,坚定信念,持之以恒。

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深度好文)

03 第三堂课:感恩:知恩、感恩、报恩

前些日子,听到一句话:那些张口闭口谈“感恩”的人,90%是傻子,有没有道理?绝对有道理,只是嘴上说说,都是假的,说多了就是傻子,“感恩”这东西靠做。

我在参加猫叔社群时,他分享过自己的一个案例,给了我很大启发。

以前有两个老师对他人生的帮助非常大,后来,每次他们更新文章,都会在他们的文章底部打赏,有时候,连文章都不看,直接拉到底部,打赏一个合适的数额,这样的动作持续了1年多。

问你一个问题:写作,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答案是:感恩。

感恩之前先要知恩,只有知道别人曾经对你的帮助,才能懂得感恩,猫叔知道了别人对他的帮助,所以,才持续感恩他的两个老师。

我觉得他的很多观点对我帮助很大,后来,他只要开通打赏,我就会打赏,我明白一件事,只有会感恩的人,才能走得更长远。

“感恩”这两个字,我受我师父的启发比较大,每次只要家里来人,临走的时候,他都会送他们礼物,不管礼物大小。

但让我最有感触的不是这点,我的师父他现在有3位师父,对待每个师父,他都能做到非常用心,有时候,不管师公对他的态度如何,他都能做到恭敬和感恩,这是很难做到的。

我也看到很多师门,师父有用了,就靠师父近一些,师父没有用处了,就离师父远了,甚至是根本不联系了,已经忘了当初师父给予的帮助。

一个人忘了感恩,他终将失去最宝贵的财富,无法在江湖上立足,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自己在写作的路上有很多学员,我把“感恩”放在社群文化的第一位置,我深深了解到写作之路,看似在打磨技巧,其实,是打磨自己的人格,人格树立不起来,写作之路就创造不起来。

我自己在去年走了些弯路,有些近的学员就离我而去了,这的确是我的错,但有些学员依然留下来了,而且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那些留下来的人,我在写作和生命修行之路上,也会全力以赴给到他们支持,一个会感恩的人,值得用心对待。

我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会感恩的人,感恩是一切的基础。

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深度好文)

04 第四堂课:利他: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利他是最好的利己”,这是我2019年最要用心践行的。

人的一生有三层机会:

第一层,刚毕业,没有背景,没有资源,走到哪里都感觉没有什么机会,很无助,只能自己拼命找机会。

第二层,事业有了起步,到处有人给你机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到哪都有赚钱的机会,这就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删除机会。

第三层,开始渐渐明白,只有给他人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此刻才知道,利他是机会的破局点,唯有利他才能更好地利己。

在写作之路上,我真正明白利他这件事算是比较晚的,刚开始新媒体写作时,我一般不会给人打赏,除非特别打动我的,后来,我看见有些自媒体经常有好几百人打赏,我觉得很奇怪,我自己写,怎么没人打赏呢。

然后,我就开始研究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发现,他们写的内容,都比较有价值,写作中能透露出他们的用心,再者,他们自己平时就经常给人打赏,给人送礼物,帮助别人成长、成功。

那时,我开始渐渐明白,利他是打赏的破局点,然后开始做同样的事情,慢慢的,这些好运就回到了我的身上,我也经常被打赏,收到其他人的礼物等等。

大家如果经常看我的文章,我大部分的短文,阅读量都是100多、200多,但打赏的人数有十几人、二十几人,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这是写作之路上,一堂非常重要的课程,很多人没有学到这堂课,结果就不大好,利他这堂课,永远是自己践行出来的。

去年我的写作年度大课,来了3000多人,大部分的人是别人邀请的,而邀请人数最多的几个人,是我平常给予关心和帮助最多的。

从这一点,我深刻地明白了: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有人问我:写作到底是干嘛的?

写作本质是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和思想,建立信任影响力的,你一直都在卖自己。

很多人搞不明白,一直以为写作只是练练技巧,然后卖点货的,把写作理解错了,所以坚持不下来,也没有获得什么大成绩。

我写作4年多,现在依然紧密同行的那批伙伴,都是靠我写作吸引而来的,而且我们一起参与了很多事情,写作帮我找到了很多同频的伙伴。

2019,我告诉自己深度践行:利他是最好的利己,大舍才能大得。

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深度好文)

05 第五堂课:名利:拿起,然后放下

如果我今天粉丝几百万,年收入上亿,我谈这个话题,可能更有说服力。

但为什么我会把这一堂课看得这么重要呢?

因为在自媒体这个领域,不乏出现因为名利而被封号的事件,如果仔细数一数,几双手都数不过来,对于我们这些人只能算作警醒。

因为我们没有人家的粉丝量,同时,也没有真正拿起过这样的财富和名声,只能提醒自己:名利是把双刃剑,越成功越要谨慎。

以前认识一个90后写作者,很有写作的天赋,在自媒体领域耕耘了一年多,就写出很多不错的文章,后来,开始做写作培训,教人用写作来赚钱,一开课,就拿下了不错的口碑,全网卖得非常好。

在名声势头上,开始不断与其他平台做合作,火了有近一年,赚了蛮多钱,后来写作课越来越多人来教了,慢慢的,她出现得越来越少了,以前还经常更文,现在基本都不写了,后来直接离开了这个领域,又回去上班了。

名利往往让我们越来越看不清自己,经常活在别人的掌声中,然后就开始不好好做事了,一旦这样的势头出来,倒闭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人经常在聚光灯下,是会滋生傲慢的,傲慢损福,福报没了,往日的辉煌也就没了。

几年前,每每树立目标,我都会写上:明年收入要达多少,然后奔着这样的目标拼命努力,到头来发现凡是收入的目标,都达成不了。

我看到一个自媒体朋友,今年定了1000万的目标,他的团队只有两人,一月份就已经收了近500万了,业绩目标已经达成了快一半。

除了羡慕之外,还有就是担忧,论以前,如果能收钱,我就多收一些,赚得多不是挺好得嘛。现在想法不一样了,我在思考:拿了他们的钱,我能不能给他们提供十足的回报,如果不能,我就不收。

钱只是福报的一种形式,能赚钱的确是有福报的,但乱收钱会消福,福报少了,身体容易出问题,家庭容易出问题,这就是担忧所在。

看得见的是名利,有钱有名真好,看不见的是福报,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一个写作者在名利的道路上,最好的状态就是拿起,然后放下,如果拿不起来,就慢慢积蓄力量,等待有一天拿起,然后再放下,如果实在放不下,那就多布施。

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深度好文)

06 第六堂课:责任:承担才能承载

我每次做写作训练营,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问到大家:如果你有100万粉丝,你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写作?

大部分的人回答都是一致性的,比如,多传播正能量,对自己文章有更高要求,多分享有价值的内容等等。

写作面前,价值观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当我们都在谈流量,谈变现,谈转化率时,我们要留点时间谈责任,影响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我去年在头条上写文章,有一次追了一个热点,写了一个出事的明星,结果文章发出来后,不到两小时,已经好几万阅读量,底下近千条评论,大部分都在骂这个明星,当时,把我惊呆了,赶紧删了这篇文章。

尽管我文章的价值观是正向的,写出的观点是客观的,但读者不会收敛,该骂就骂,没有一点含蓄,我认识到这样的趁流量是错误的,甚至可以说缺乏责任的。

后面,我面对到一些热点时,我非常谨慎地做分析,如果是负面的事件,我很少会写,我深刻明白:

写作价值观会影响一个写作者的长期赚钱方式和写作生命力。

没有承担,谈何承载,更谈不上要变得更有影响力了,这样的方式,影响力越大,负面也就越大。

一个自媒体人,如果做得足够有影响力,赚钱足够多,只要出事,必然受到严重打击,几乎舆论声势一边倒。

这就像明星一样,只要出事,几乎所有人都会骂他,严重的,还会被封杀,这是为什么?

后来,我明白了,影响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唯有承担,才能承载。

虽然我今天的影响力还很小,但仍然要严格要求自己,多付出,少索取,多承担,少抱怨,唯有把自己做好,才能承担更多的责任。

写作是一种生命修行:七堂写作生命修行课(深度好文)

07 第七堂课:信仰:信仰带来力量

一个写作者如果没有对于文字的执念和信仰,很难持续写出精彩的作品的,信仰可以给人带来持续的力量。

我写作4年多时间了,刚开始写作时,也就做做记录,反思下自己的行为,导致后来,凡是遇到反省,必然要做输出,如果只是脑袋想想,都没有那么深刻。

2014年元旦,我在丽江旅行时,4天4夜的旅行有很多感悟,但是我就是无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很失落,我就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要把文字功底练好。

这是执念,但这是向上的力量。

走近我的人知道,我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吃素快3年了,在吃素这件事上,我是存在执念的,这种执念给我带来了很多生命的领悟。

有人问我,你是有什么信仰吗?

我回答,对于吃素,我是有信仰的,我把吃素理解为我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一旦突破这条底线,我将溃不成军。

有些事情,执着对了,就是智慧,执着错了,就是愚痴,执着对了的信仰,就是智慧,就会给人带来持续的力量。

作为一个写作者,有一个教条式的信仰必须执着,那就是:

所有的快乐都来自于希望别人快乐,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希望自己快乐。

写作者的信仰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点,给更多人带来快乐,让更多人向善向上。

我希望在你开始写作的那一天,就拥有这样的信仰,希望你的写作之路越来越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